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死后宿敵給我燒了十年香 第264頁

《死后宿敵給我燒了十年香》 第264頁

他放下茶盞,如同穩下心緒,盯了眼前的男人足有半晌,忽笑了一聲:

“顧昔,你占了朕的妻子,還要朕給皇后之尊,你不覺得這太好笑了嗎?”

顧昔凝眉,頭一回端詳面前的皇帝。

偏殿點燃了十余盞燈燭,影重重,照得皇帝面龐清瘦,兩頰凹陷,眼瞇著,細紋之中,愈發顯得銳利。

宮城的碧瓦飛甍還還如舊時。

偏殿的擺設,一案一臺,似乎都未有分毫的變化。

猶記得,眼前的皇帝初登極之時,同一間偏殿里,二人是何等意氣發,暢談朝政,指點江山至天明,再一道神抖擻參加朝會,從不知疲倦。

是君臣,亦是知己。

他放心將兵權予他;他征戰在外,也放心將后背予他。

他從最手的戶部為他拿下軍糧,雷霆手段;他為他啃下一場一場的仗,不惜命。

他們從前有相同的政治抱負。為家國社稷,為四海升平,為百姓安樂。

不知是哪一年開始,這一切已悄然改變。

然而,曾經的回憶和念想,是他昔年為臣時,縱使對皇后存心如狂,也從不越雷池一步的緣由——唯一的一次,是水池畔醉酒后的失持,從此便滴酒不沾。

也是他至今還喚他陛下的緣由。

君臣之間的裂隙越來越深。即便當年他拱手出自己世的把柄,也不能讓這位皇帝放下戒心。

而此時,他的陛下面不見喜怒,向他的每一道目都帶著懷疑和警惕。

Advertisement

元泓也在滿殿燭火里深深凝視歸來的大將軍。

十年未見,一個未老鬢先衰,一個疾病纏

當年在此間笑談之時,何曾想過他最忠心的臣子會到今日不可撼的地步。

皇帝嘆了一聲,陡然間收起了緬懷悵惘的神,沒有再猶豫,傳喚早已在殿外等候的待詔

待詔文思如泉,筆墨闌干,寫就兩道詔書。

兩道黃絹在大將軍面前一一鋪開。

其中一道,正是皇后薨逝的哀冊:

皇后沈氏薨,殯于永樂宮,追謚孝貞皇后,萬乘悼懷,群臣慕思。玉追慶,金鈿同儀。

大魏即日起國喪三月,百哀送,萬民素服。

而另一道,顧昔掃過,眸微微一變,又了然一笑。

皇帝勾了勾,目凜冽,語氣淡然:

“大將軍要朕予死后尊儀,可。”

袖口金龍倨傲而立,輕叩另一道認罪詔書,道:

“只要將軍向天下人承認,你不守臣節,不顧倫常,覬覦君后。朕,便依你所求。”

顧昔為將十余載,為國征戰,為民戍邊,勞苦功高,朝野外無不嘆服。

民心所向,皇帝也抓不住他的把柄,更不敢擅

唯有覬覦君后一事,君臣父子,天綱倫常,足以定他死罪。

北疆的軍士與他生死相多年,知道他深義重,可是天下人不會這麼看。

皇后已死,死無對證,只能讓他親口認罪,無人敢有質疑,無人敢來保他。

Advertisement

屆時再攪弄風云,推波助瀾,引得清流怒斥,史彈劾,他只會敗名裂,萬人唾罵。

如此,大將軍手中的兵權,自會落回皇帝手中。

如此一石二鳥的毒計,兵不刃,殘酷冷的帝王心,顧昔怎會看不

他低首,鬢邊銀垂落,忽笑了一聲。

“你笑什麼?”元泓眉頭皺起。

顧昔搖了搖頭,面無波瀾地道:

“我只是笑,事到如今,你還是要以來要挾我。”

元泓下顎微抬,半晌沒有作聲。

“十年前,你利用最在意的舊案和北疆軍,使我長留北疆,不涉朝政。十年后,你又要以的喪儀算計我,迫我束手就擒,甘愿認罪。”

顧昔前微微起伏,聲量提高,一拳砸在案上:

“每一回,你拿來算計利用的,都是到死都放不下的事!”

顧昔沉定的面容浸染薄怒,握的拳頭幾要將箭袖崩裂,奏章山坍塌滾落一地。

元泓回到龍案前,側過,始終平靜地著他,負手而立,居高臨下:

“朕是天子。”

所有人,包括他的發妻,都是他的臣子。

他自小看著父皇縱橫前朝,博弈后宮。耳濡目染,習以為常。

一代君王,天下為棋局,而他是唯一的執棋之人,自然枕邊人也是他的棋子。

他并不覺得有何不妥。

“不錯,陛下是天子。”顧昔頷首道,“但臣以為,一個子,是要維護的名譽,為而戰。”

Advertisement

他話鋒一轉,一字字地道:

“所以,臣答應陛下的條件。”

“今日,陛下只要肯將的死訊昭告天下,讓天下百姓予欠了十年的香火。”

“臣,愿領罪。”

“你……”出人意表,元泓瞇了瞇眼,向這個甘愿赴死的男人。

男人姿凜然,冷峻的面龐含著一期許的笑意,聲清朗:

“因為,罪臣,慕皇后娘娘。”

“因為,臣之罪,臣之,皆要昭告天下。”

元泓從座上緩緩站起來,面鐵青。

面對這樣孤注一擲的男人,他發現自己并沒有贏。

“大將軍,欺君罔上,不守倫常,即日幽。”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