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12章 大人,時代變了!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12章 大人,時代變了!

盧象升正端著茶杯準備喝水。

聽了云逍的話,頓時一個哆嗦

手跟著一抖,茶水潑的滿都是。

“老夫如何了大明第一罪人?”

“還請云真人指教!”

孫承宗

隨即波瀾不驚。

一只手卻死死地掐著大

老夫心如磐石!

老夫泰山崩于前而不變!

“關寧錦防線,是拖垮大明的主要原因。”

“孫閣老親手締造關錦防線,不是大明第一罪人,是什麼?”

云逍看著孫承宗,淡淡說道。

一語,石破天驚!

“什麼?”

孫承宗眼睛圓瞪,胡子都翹了起來。

淡定,老夫一定要淡定!

云真人這是因為袁崇煥的事,遷怒于我。

老夫絕不能怒。

“天啟元年,沈、遼先后被建奴攻陷。”

“老夫臨危命,接手遼東軍務時,關外城池,已經全部失守。”

“這一點,云真人應該不會否認吧?”

孫承宗深吸一口氣,強忍怒氣。

云逍淡然說道:“不可否認。”

“老夫經略遼東期間,屯田五千多頃,安置遼東難民近百萬。”

“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構關寧錦防線。”

“前后收復失地四百余里地,退努爾哈赤后退七百里。”

“老夫的這些功績,云真人不會否認吧?”

孫承宗盯著云逍,語氣傲然。

云逍點點頭:“孫閣老功勛卓著,無人能夠否認。”

孫承宗面,繼續說道:

“天啟七年,努爾哈赤親領大軍圍攻寧遠。”

“袁崇煥憑借寧遠這座孤城,守軍僅有一萬。”

“卻抵擋住了努爾哈赤六萬多人的圍攻。”

“這是大明軍隊,在遼東首次大勝。”

“寧遠大捷,就足以證明,關寧錦防線的重要。”

“云真人能否認這些?”

Advertisement

孫承宗所的這些,都是事實。

云逍自然不能否認。

寧錦防線,不僅是現在固若金湯。

甚至于建奴自山海關關,一直到順治多爾袞時期。

這道防線,最終都沒能被完全攻破。

“既然如此,云真人為什麼說,老夫是大明第一罪人?”

“老夫愿聞其詳,請云真人不吝賜教。”

孫承宗微微一笑,端起茶杯,悠悠喝了起來。

年輕人,就是喜歡危言聳聽。

云真人的才學、手段,那是毋庸置疑的。

可年輕人該有的病,云真人也不了。

“防線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前次建奴繞過寧錦防線,借道蒙古,突。”

“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寧錦防線的問題嗎?”

云逍搖搖頭,一聲輕嘆。

耗費大明無數錢糧,心打造的寧錦防線。

與后世著名的馬奇諾防線,何其相似?

前次皇太極領十萬大軍,繞開關寧錦防線,借道蒙古,奇襲大明。

與元首的戰略,幾乎是同出一轍。

“前次建奴關,并非寧錦防線的問題,原因在于其他。”

“一是袁崇煥殺了文龍,使建奴沒了后顧之憂。”

“其二,是由于薊鎮防空虛,這才讓建奴功。”

“因此這只是孤例,只要小心防備,絕不會再有第二次!”

孫承宗的頭很鐵。

關寧錦防線,是他的得意之作。

后來的袁崇煥,也不過延續他的方略。

又怎麼可能輕易給否了?

那不是說,自己畢生的心,全都是白費了?

再說了。

事實就擺在那里。

即使是云真人,也要跟他辯一辯。

“大人,時代變了啊!”

云逍看著孫承宗,恨鐵不鋼。

隨即取來紙張和自制的炭筆。

在紙上畫出一幅略的遼東地圖。

Advertisement

然后標注寧遠、錦州等城池。

“不可否認,關錦防線,是孫閣老的杰作。”

“對抵建奴,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這并不代表,關寧錦防線完無缺。”

云逍丟下炭筆,大聲說道。

孫承宗不在意地一笑,“請云真人明示!”

“所謂防線,無不橫亙在敵我之間,遲滯、防敵人進攻。”

“但關寧錦防線,卻是例外!”

云逍用手指在地圖上,從山海關一直向建奴版圖延

“關寧錦防線,從山海關開始,向建奴區域延400多里,形一個縱向的防系。”

“如同一把尖刀,建奴腹地,且越越深。”

“問題就在于此,這個防線只有縱深,而沒有正面寬度!”

孫承宗眉頭皺起。

云逍說的分毫不差。

由于關寧錦防線,布置在狹長的遼西走廊。

這種地形,注定了防線徒有縱深。

而正面的寬度,就是城池的寬度。

“孫閣老經略遼東時,漠南蒙古和大明是同盟,建奴也沒有水師。”

“所以關寧錦是防線,是建奴南下的唯一通道。”

“可如今,時代不同了啊!”

云逍用炭筆在皮島畫了一個叉。

接著又在蒙古區域,畫上影,與建奴連一片。

“袁崇煥殺了文龍,東江鎮名存實亡,建奴沒有了后顧之憂。”

“而蒙古部落,則是大多數已經投靠建奴。”

“這就意味著,建奴南下,無需強行打通關寧錦防線,只需繞道蒙古即可。”

“關寧錦防線,形同虛設!”

云逍的聲音,如同利刃,在孫承宗的心口。

孫承宗臉變得蒼白,捧著茶杯的雙手,不控制地抖起來。

盧象升駭然看著云逍。

早就聽說了云真人的種種不凡。

Advertisement

今日一見,才知道傳言不虛。

大明那麼多的文武大臣。

甚至包括孫承宗在

都沒有看出關寧錦防線存在的問題。

此時竟然被他一語道破。

覺復雜的遼東局勢,在他眼里,如同簡單的棋局一般。

盛名之下無虛士啊!

“孫閣老以為,前次建奴關,只是建奴的一次奇襲,以后就不會再有了。”

“那就大錯而特錯!”

云逍加重了語氣,神變得凌厲。

“前次建奴侵,雖然被阻擋在遵化。”

“然而建奴卻因此找到了,直接攻擊大明的全新路徑。”

“以奴酋皇太極的明,肯定會調整策略,不再強攻關寧錦防線,而是一次次地繞道蒙古。”

“建奴將通過劫掠大明,壯大自,同時重創我大明!”

“此消彼長,加上大明有民,朝廷不敷出,豈有不亡國的道理?”

“大明亡國,你,就是第一罪人!”

孫承宗如遭雷擊,手中的茶水潑了一子,卻渾然不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