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318章 漢越雜居,屠夫之名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318章 漢越雜居,屠夫之名

東治縣,乃是劉備新劃分的南平郡郡治,也即諸葛瑾所在的地方。

此地嚴格來說,並非漢人城池,而是漢越雜居之地。

遠在秦朝之時,這裡還是閩越國的國土,直到秦始皇命令南征,滅閔越之後,方纔漢土之一。

但由於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形,導致此地難以發展壯大。

之前秦瑱之所以要特地分出南平郡,就是因爲這塊地實在太過貧瘠。

除了北面山等城,會稽南邊將近上千裡的範圍之,幾乎沒有大城。

政令抵達了會稽北部之後,頂多能抵達章安、永寧,難以抵達東治。

這對於想要大力發展海運的他們顯然極爲不利!

所以秦瑱便意圖專項專治,專門在此地設立一個郡。

以東治作爲郡治,不斷輻周邊海岸,發展海岸城市。

諸葛瑾就是在這樣的目的之下,被派到的東治。

本來秦瑱在視察完夷洲之後,便準備前往此地,沒想到因爲一場病,讓他提前到達此

此時隨著船一靠岸,便能見到遠正有一堆人在此等候。

秦瑱遙遙去,看著其中一個黑瘦青年,便朗聲笑道:

“許久不見,子瑜怎的變得這幅模樣?”

此人正是諸葛瑾,他一說話,諸葛謹便激的上前拜見

見完禮後,他擡起了頭來,看著秦瑱親切的臉龐便笑道:

“謹是黑了不,軍師卻是風采依舊啊!”

秦瑱看他如此激,頓時便是笑意一斂。

看著其黑炭般的臉龐,心中不由一陣愧疚。

須知諸葛瑾以往也和諸葛亮一樣,五清秀,怎麼也算俊小夥。

可現在小夥是不見了,變了一個黑大叔。

Advertisement

活像是剛畢業大學生下了工地一年的模樣。

這樣雖然能混資歷,然則卻有些磨人。

故而細細打量了諸葛瑾一番,他就嘆息道:

“昔日我像明公舉薦子瑜來此荒蕪之地,不知子瑜可怨我否?”

諸葛瑾自不知秦瑱的心路歷程,見其轉喜爲嘆,不由奇道:

“先生此言何意也?先生於謹只有舉薦之恩。”

“謹便謝過尚且來不及,如何會怨先生?”

秦瑱看他一臉樂得自在,自是齒一笑:

“因我見此地天氣燥熱,不似中原。”

“又兼偏遠之地,只恐子瑜怨我發汝至此!”

而他這般一說,諸葛瑾便不好意思的一笑道:

“不瞞先生,初至此地時,謹卻是頗有不適。”

“然則習慣之後,方知此地有諸多好。”

“一則盛,常年均有魚蝦之。”

“二則四季如春,除夏季難耐之外,其他三季均無冰雪。”

“似前段時間,在下還與魏兄弟說笑。”

“若是我等自小居於此地,恐不知冰雪爲何也!”

他口中的魏兄弟,便是和他一道南下的魏越。

此時正站在遠,有些想上前打招呼,又有些忐忑。

秦瑱見之,便對其招了招手,一臉笑意道:

“即見我至,將軍何不上前,莫非還在怨我不?”

他一招手,魏越便急忙上前,著腦袋乾笑道:

“豈敢,只是府君與先生有舊,在下怕打擾二位寒暄,故不敢上前!”

秦瑱見他這般,自是一陣好笑道:

“男子漢,大丈夫,何以扭扭!”

“昔日我等爲敵,自當打生打死,如今既是同袍,自當親如兄弟。”

“今有兄弟前來,豈有不迎之理?”

Advertisement

魏越看他一副毫無芥的模樣,只覺心中一暖,連忙點頭。

如此寒暄一陣,一陣暖風吹過,秦瑱又是一陣噴嚏打了起來,諸葛瑾見狀,急忙道:

“我知先生偶風寒,已準備好了車駕!”

“我等先驅車回府,帶先生診治之後再說!”

言罷就請秦瑱和大小橋上了車駕,一路朝著縣府行來。

東治其實就是後世的福州市,船隻可停靠在閔江口。

只不過此時的東治遠沒有後世那般發展,還未城,便見到都是低矮房屋。

而這個地方不論男,著裝不似中原,都頗爲清涼。

這可讓大小橋開了眼界,一路上東看看,西看看。

尤其是橋珂,一路掀著車簾,裡嘰嘰喳喳道:

“府君,姐姐,你們看那個子未穿服,竟不害!”

“夫君,此地百姓怎的都如此矮小?那個臉似中年,卻不足五尺之高!”

“咦,夫君你看,那人上墨跡點點,好生滲人。”

見得此狀,秦瑱便一路給其講解道:

“此地不是中原,風俗習慣自也不同。”

“因天氣炎熱,不遇嚴寒,故此地穿皆是這般。”

“又因無須寒,故格矮小壯。”

“若換至遼東以北,則材普遍高大。”

“至於人家上之,並非墨跡,乃名文。”

“越地多蛇鼠,故越人常文以龍蛇辟邪。”

“紋面乃祖先訓示,可以避免災禍。”

“似這等文,亦似中原之地及升戴冠,意爲年,可以婚配!”

橋珂聽得此言,目之中自是異彩連連,而車外諸葛瑾則是笑道:

“先生莫非到過此地,怎的對此地似乎頗爲悉?”

Advertisement

“不瞞先生,此地風俗習慣卻如先生所言。”

“在下初至此地之時,也用了許久方纔知曉”

秦瑱見他如此,便探出頭細細詢問道:

“說來我見此地越人居多,漢民較。”

“不知城越人幾何,漢人又有幾何?”

而他一詢問此言,就見諸葛瑾笑道:

“若說東治縣,早已漢越雜居,難分族類。”

“若是細分,漢民約莫四五萬,越人到有五六萬!”

“原來如此,這樣看來,東治卻也不算小城!”

秦瑱聽著東治有近十萬百姓,不由點了點頭。

十萬百姓,便有了兩萬戶,相較中原一些中等縣城也不差多

但橋珂看他點頭,頓時就一臉好奇道:

“夫君,按理來說,越人夷人都是異族。”

“何以此地漢越可以雜居,吳郡夷人卻只得爲奴作婢?”

橋珂這話一出,諸葛瑾便一陣不語,橋瑛則是瞪了一眼道:

“夫君尚在病中,何以又說這等煩心之事!”

橋珂見之,頓時知道失言,忙捂住了小

秦瑱見得此狀,卻是不在意的一笑道:

“說甚煩心之事,吾卻不放於心上!”

實際上橋瑛口中煩心之事,指的是有些儒士對他的譴責。

此事自然和他攻打夷洲以夷人爲奴之事有關。

雖說他攻打夷洲給江東帶來了巨大利益,但也給他帶來大量負面評論。

畢竟在儒家傳統觀念之中,夷人是落後,未開化的代表。

故論語之中,便有子居九夷之言,提倡用禮儀去教化夷人。

而秦瑱直接對夷人興兵,並以之爲奴,顯然不符合儒家教義。

於是以陶丘洪爲首的一票“大儒”,就指責秦瑱之舉毫無儒家風範,枉爲大儒之徒。

Advertisement

遇到夷洲這種地方,就應該大興教化,威服夷狄,讓其知曉中土之禮儀。

而不是見其落後,便興兵討伐,並且公開售賣,以爲奴婢。

要知道現在劉備麾下,可不像當初一般小貓兩三隻,現在儒士數量不

陶丘洪一表態,像是許慈、華歆等人便紛紛上表,勸劉備下令停止此舉。

可老劉雖然對漢民仁慈,可卻從本不喜歡儒家經義。

所以面對這些彈劾之言,劉備直接來了個冷理。

甚至還發信給秦瑱表示淮南士人雖然頗有微詞,但你不需要在意。

但就是因爲這種理辦法,卻導致事越演越烈。

畢竟除了這些儒生之外,秦瑱還有一大票“仇人”!

比如那些在秦瑱政策下被迫屈服的士族,還有會稽那些豪族。

這些人見秦瑱被攻擊,便在一旁煽風點火。

甚至給秦瑱取了一個外號——秦屠夫!

直到這個外號傳回淮南,劉備才知道事鬧大了,急忙下令不準再談論此事!

並且再度發信安秦瑱的緒,讓秦瑱不要在意。

此外尚有徐庶、陳登、袁渙、劉馥、魯肅等一票人相繼發信前來問候。

蔡琰作爲妻子,自也發了幾封家書過來表示對他的支持。

就連大橋珂在家中,也儘量不會提起此事,怕影響秦瑱心

唯有秦瑱像是個沒事人一樣,該吃吃該喝喝,並不放在心上。

要說爲什麼呢?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因爲他早就預料到這種況。

在他看來,自古以來被儒生罵的人多了,不過是被罵幾句,又能如何?

現在他之所以被罵,就是因爲他名聲太大,樹大招風。

誰都指他這個大儒之婿,能效仿蔡邕那樣爲文人之表。

這樣一來,一旦做了什麼有違儒家道義之事,自然就會招罵。

但被罵對他來說並非壞事,因爲這代表了他有污點!

等到合適的時機,他想退就能以此爲由退卻。

相反,如果現在一羣文人給他歌功頌德,那他可就要擔心是誰想要捧殺他了。

所以秦瑱現在就一個想法,你罵你的,我做我的!

我不僅要攻夷洲,連帶倭國、高麗都得屠上一遍。

正好如此也就遂了這些人給他冠上的屠夫之名。

當然,這些也只是他的心想法,眼見橋珂疑,他便笑道:

“夫人須知,越人與夷人雖然都是異族,可其本質卻不一樣。”

“因爲越人在此雜居,彼等識漢字,說漢語,與我等並無二狀。”

“雖彼等源於古越,卻也是漢家一員,理應同等對待。”

“然則彼等夷人不識禮儀,茹,難以與我等共存。”

“故可以其爲奴爲婢,待得百年之後,彼等後代生於漢土,雖爲夷人,卻也是漢民一員!”

“夫人只知我等現在皆爲漢民,豈不知千百年前,我等恐怕也是夷人哩!”

橋珂見秦瑱沒有生氣,反倒如此玩笑,自是咯咯一笑道:

“夫君生的如此高大,想必是個北夷,我與姐姐生於廬江,定是南夷!”

“是了是了,如今南北夷人,都是一家矣,來日亦當如此!”

秦瑱等人說說笑笑,不一會兒便到了縣府之

秦瑱先一步下車,又帶著大小橋府,讓諸葛謹醫師喚來看病。

結果醫師把脈看了許久,斷言秦瑱已經好了大半,只需將養即可。

衆人聽得這話,自是欣喜不已,將心放到了肚子裡面。

畢竟現在江東沒誰都行,就是不能沒有秦瑱。

他們這些人都跟著秦瑱混飯吃的,若是沒秦瑱,誰帶他們建功立業去?

可還沒等他們欣喜,卻見魏越突然一臉凝重的行道:

“府君,不好,那羣越人又來我城外劫掠矣!”

此話一出,衆人便是笑容一滯,秦瑱亦是眉頭一皺。

看來這個東治城,並非表面上看去那麼祥和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