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

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

對於劉寵其人,秦瑱的印象不是很深。

因爲劉寵在漢末之時,並沒有多事蹟,作爲一個諸侯來說,甚至比不上劉繇等人。

歷史關於其記載,總的來說就四個主要事件。

第一是漢靈帝在位時,陳國相師遷上奏劉寵與魏愔共祭天神,有大逆不道之罪。

但因爲劉宏剛剛理完渤海王,故而將其赦免。

第二則是黃巾起,劉寵憑藉數千勁弩保境安民,在其國相駱俊的努力下,收歸難民十幾萬。

第三是羣雄討董之時,劉寵率領軍隊屯駐在夏,自稱輔漢大將軍。

最後,就是公元197年袁向陳國討要糧草,被駱俊所拒絕,於是袁大怒之下派張闓爲刺客,假借因私事而路過陳國,乘機殺死了駱俊和劉寵。

這也是原本歷程中曹討伐袁的導火線!

只不過由於他的改變,導致袁甚至沒有把目標放在陳國的機會。

由此也使得劉寵活到了現在的時間點。

本來秦瑱覺得袁現在已經兵敗,於汝南東北諸城之,劉寵的命運也有可能會改變,故而暫時沒有多管。

可現在劉曄這封信件卻是提醒了他,歷史的車是存在慣的。

有時候即便大局改變,有些小事還是會依照歷史慣發生。

雖然袁已經兵敗,可這貨可不是個安分之人,絕對不會甘於失敗,勢必想法設法都要捲土重來。

而就現在的局勢來看,袁要想再度崛起,唯一的辦法,就是吞併陳國!

因爲陳國雖然不大,卻是真正的人口稠之地。

依照漢末統計數據,陳國一共只有十二個縣,卻有十二萬戶之多,人口超過一百五十萬。

Advertisement

後雖經過黃巾之,百姓卻沒有太大損傷。

即便是他們現在這個時間點,陳國也有上百萬人口。

兼之劉寵擁兵數萬,即便疏於訓練,那也是幾萬大軍。

一旦將陳國吞併,袁就能再度坐擁富庶之地,招兵買馬。

也就是說,劉寵在這個時間線上,還是有極大的可能重蹈覆轍,被袁所殺!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對他們並不是壞事,但也不算好事!

因爲劉寵一死,他們就能順勢吞併陳國這一塊兒

不過沒有劉寵作爲緩衝,他們日後就要直面老曹的力。

若是南下奪取江東之時曹趁勢出手,那他們也有可能會翻車!

因而現在增不增兵,增兵又該怎麼增,瞬間讓他陷了深思。

這不是簡單的外問題,而是戰略決策問題。

有時候戰略決策不好,就會導致,滿盤皆輸。

他作爲戰略決策者,自然需要深思慮。

而劉備本來心還是頗爲輕鬆地,畢竟在他看來,他們要完的目的已經大多完

接下來就是打廬江的問題,與之相對,在不在陳國增兵反而是其次。

可他沒想到自己一番話說完,竟然會讓秦瑱出這種沉思之,一時心中一道:

“軍師何以如此,莫非劉寵之事,還有深意?”

他這一問話,便將秦瑱驚醒了過來。

看著劉備一臉擔憂之,他便點頭道:

“正是如此,劉寵此事遠比表面更爲複雜,因陳國眼下位於三家界之,劉寵疏於防範,便會給曹可趁之機。”

“眼下曹背靠朝廷,自不會主出兵,可袁其人於汝南之地,恐會對劉寵發難。”

Advertisement

“他若有心,便可直接出兵陳國,袁,曹亦會作,兩家便會再度兵。”

“以袁兵馬,不是曹對手,陳國必被曹所獲。”

“如今我軍雖與曹接壤,中間卻有劉寵作爲緩衝,曹難以對我軍發起全面攻勢!”

“可若是曹奪取陳國,他便能從汝南、陳國、樑國、山等地向我軍發起進攻。”

“憑我軍當前軍力,絕不是曹軍對手!”

“同理,即便曹不攻我軍,我軍大部分兵力也將被曹牽制,從而導致無法全力南下江東。”

“眼下江東形勢雖,可孫策卻不是善與之輩。”

“我軍若被曹牽制,絕難奪取江東!”

“故而劉寵若是出事,對我軍目前絕非好事。”

聽著秦瑱之言,劉備自是眉頭一皺,這種戰略問題他還真沒怎麼考慮過。

現在一聽秦瑱分析,便發現劉曄這個提議貌似並非突發奇想,而是有著同樣的擔憂在其中。

想到此,他不由又對秦瑱道:

“那若是我軍現在修書一封,前去提醒劉寵戒備,不知能否解決此事?”

“現在修書前去,亦恐無大用!”

秦瑱搖了搖頭道:

“眼下問題關鍵不在於劉寵,而在於袁!”

“因我軍與劉寵,頂多算是好,不算盟友,即便提醒劉寵戒備,也難保袁會出詭計!”

“也無須兵,他只需遣一刺客前去刺殺劉寵、駱俊,便可保陳國大!”

“但此事亦是在下推測,即便告知劉寵,恐怕劉寵亦難防備!”

現在他們的困難就在於袁殺劉寵用的不是什麼明面上的招數,而是派遣刺客!

他雖然知道袁可能會派遣刺客,但沒有事實依據。

Advertisement

這個時候總不能空著一雙手,就去告訴劉寵你要被刺殺了吧!

不說劉寵會不會信,即便劉寵信了又怎樣?

畢竟,原本歷程中袁憑什麼能確定張闓能殺了劉寵?

並且在刺殺劉寵的同時,還能刺殺駱俊?

從種種跡象來看,這一場刺殺不是簡單的派人行刺,而是有預謀的暗殺。

甚至劉寵麾下都可能有

關於此事歷史沒有詳細記載,便有諸多變數。

不能直接刺殺,也有各種各樣的突發況。

終究還是那句話,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

這又不是劇本,袁未必就會採取原本歷史上那般手段!

面對秦瑱的推測,劉備自然變得神凝重道:

“那依軍師之見,我軍對此又當如何是好?”

眼見劉備問計,秦瑱便將目掃向了劉曄的書信之上。

對於這個問題,劉曄的理辦法是增兵陳國邊界,這個辦法確實可以儘快反應。

但沒法對劉寵被暗殺的況進行理!

因爲劉寵一死,會引起十分複雜的連鎖反應,他們增兵再多,兵力上對比曹袁兩家也不佔優勢!

唯一的辦法,就是留下劉曄在陳國當應,在袁手之後,曹反應過來之前,接收陳國的全部兵馬,同時擊敗袁

只有如此,才能在曹會戰之前,憑藉陳國、汝南、沛國建立新的防線。

想到這裡,秦瑱的思緒也活泛了起來,擡頭對劉備問道:

“敢問明公,子揚這封信件是由何發來?”

“發出這封信件之後,子揚又在何?”

劉備見狀,即著下道:

“子揚因擔憂陳國之事,故而還在陳國!”

Advertisement

“從陳國發來此信,約莫十日,現在想必子揚還在陳國之!”

“如此,那我軍便無須憂矣!”

聽著劉曄還在陳國,秦瑱便點了點頭道:

“此事難便難在袁突然發進攻,我軍難以反應!”

“幸得子揚提醒,我軍現在自可提前佈置,”

“既是子揚還未返程,那不妨以購買糧草購買軍械之由,將子揚留在陳國境策應。”

“同時,應當立即增派袁軍中細作,尤其增加宋國一地細作,細細探查袁向,以保證我軍及時收到袁向。”

“至於增兵之事,可令陳到率兵一萬,以防備袁之名,北上屯駐鄲縣,調歸元直統領!”

“另外,傳信關將軍,分兵固始,一旦袁有異,便可進軍威側翼。”

“如此,有子揚在,即便袁突然襲擊,我軍也能提前收到消息。”

說到此,他想了一會兒又道:

“不過爲求妥當,我當親自修書一封,予子揚與元直,告誡爾等相關細節!”

現在他們的問題主要是怕袁起手來反應不及時。

但如果將劉曄留在陳國的話,那就能解決大半問題!

從能力上來說,劉曄絕對是沒問題的,再加上一個徐庶,基本上就能防備一般的突發事件。

只要等他們騰出手來,那即便劉寵被刺亡,問題也不大。

左右不過是回軍對陣老曹,到了那個時候,誰怕誰還不一定呢。

只不過這樣一來,劉曄這個戰略大才,可就要繼續閒置一段時間了!

雖有些可惜,但如果能謀取陳國,那一切便都是值得的。

而他這麼一說罷,劉備自是放下心來,笑道:

“若有軍師佈局,那備自無憂也!”

“只不過此番吾觀子揚信中言說曹表孫策爲揚州牧,不知到底何意?”

秦瑱聞之,想也不想便道:

“此乃二虎競食之計,曹此舉,必是想用孫策牽制我軍!”

“他如此行,恐怕下一步是對張繡或者雍涼兵!”

“這對我軍並非壞事,當趁曹無力東征之時,先行南下江東!”

“不過要取江東,還需先行奪取廬江!”

劉備一聽這話,便即瞇眼一笑:

“若依軍師此言,莫非我軍是當出兵廬江了?”

“這是自然!現在出兵時機已至!”

秦瑱正起來,一臉正道:

“奪取廬江之事,宜早不宜晚,現在即將開春,又有太史慈陳兵宛陵!”

“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皆有,此時出兵正是其時!”

“若能在三月之前奪取廬江,則我軍或許可以在今秋之前奪取江東。”

“如此等得秋糧一至,來年便是我軍大展拳腳之時。”

見秦瑱肯定了奪取廬江之策,劉備自是神一震,問道:

“但不知軍師可有奪取廬江之策?”

秦瑱聞之,自是點頭道:

“若說奪取廬江之策,實則之前吾與子敬已經商定,無非便是引蛇出!”

“只是當慮蛇畏我軍之勢,不肯出兵!”

“故依在下之間,我軍不妨先行出兵,討伐陳策等賊,那劉勳不知我軍真意。”

“如此,再行引蛇出,當可事!”

陳策其人,乃是廬江西北方向盤踞的大賊,坐擁數萬之衆,盤踞於霍山以西。

在原本歷程中,是在袁死後,劉曄獻計被曹所敗。

而現在這個時間線,陳策依舊盤踞於廬江境

正可以借其用一招聲東擊西,放鬆劉勳的戒備。

劉備聽著這個辦法,自是連連點頭,但隨之又憂慮道:

“不過我軍現在可之兵不到三萬,不知軍師出兵多?”

秦瑱考慮片刻之後,便即道:

“無須太多兵馬,且此番主公不當隨軍。”

“可令趙雲、橋蕤率部兩萬與我前去即可。”

“如此至多一月,便可奪取廬江全境!”

劉備聞言,自無異議,當下又令人將趙雲、橋蕤等人喚來,準備出兵事宜。

ps:頸椎病犯了,今天在醫院檢查理療了一天,先欠一章,明天補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