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裙下權臣:攝政王的掌中尤物 第1卷 第248章 為她鋪好了路

《裙下權臣:攝政王的掌中尤物》 第1卷 第248章 為她鋪好了路

秦宛音看完了信,將信送到燭臺上,看著火苗將信慢慢吞噬,秦宛音低頭著手中侍衛塞給自己的小瓶子,收了起來,回了寢殿。

太后這些時日嗜睡之癥更重了,原本眾人都以為太后是因為莊家獲罪上心,才力不濟。

沒想到這都已經過去快兩個月的時間了,太后非但沒見輕,反倒嗜睡的時間更久了。

便是太醫來了,也說不出什麼癥狀,只說讓們多陪著去庭院中散散。

可是太后不過走幾步,便困倦了。

秦宛音今日才知道,原來太后不是病了,而是中毒了。

的毒藥,不會要的命,卻能讓神不濟,天長日久下去,便會未老先衰,衰敗不可逆轉。

秦宛音想到這是周戈淵的手段,便覺得渾發寒。

太后是他曾經所,如今在跟謝德音只見的角逐中,都毫不猶豫的被舍棄,可見男人之薄

謝氏更為年輕貌些,也慣會伏小做低魅男人,且又那般的有手段。

如今自己雖得了這側妃的份,但是深居后宮,陪著一個漸漸被舍棄的太后,未來暗無天日。

秦宛音想起那人的安排,咬下

如今,只能聽他的了,才能博出一條出路來!

秦宛音看著黃姑姑又端了藥來給太后服用,上前去將那藥奪了過來。

“黃姑姑,此藥不能再給太后喝了。”

黃姑姑微微皺眉,低聲斥著秦宛音。

“不給太后吃藥,太后的病怎麼會好!”

“敢問黃姑姑,現在太后天天吃著藥,病可有好轉?”

黃姑姑一怔,秦宛音又道:

“非但沒有好轉,反倒是每日里嗜睡更嚴重,而且,黃姑姑沒發現太后的臉越來越泛黃憔悴?”

黃姑姑想著秦宛音說的對,低頭看著藥碗。

Advertisement

“這藥是太醫開的,怎會出錯?”

秦宛音已經不是剛京那會,所見所聞都只是在杭州時的那點眼界了。

“黃姑姑,如今這宮中上下,百聽得是誰的?”

黃姑姑似乎想明白了什麼,不敢置信,又不敢高聲語,吶吶道:

“攝政王......”

“百都聽攝政王的,更何況是一個太醫。”

“可是,太后跟攝政王自相識,太后又是在妃娘娘跟前長大的,攝政王怎會......”

“黃姑姑久居深宮自然不了解男人,他們薄薄幸,喜新厭舊,最是靠不住。若姑姑不信,可從宮中抓一野貓來,將這藥喂了,看野貓是何反應。”

秦宛音說到此,知道黃姑姑已經差不多說了,又道:

“便是我多心了,太后吃兩天藥也無礙,姑姑真的試過了,也更安心些不是?”

黃姑姑雖上沒說什麼,但是心里已經信了。

將藥端了出去,很快便借口宮里有了耗子,讓人去抓兩只貓來。

黃姑姑在宮中這麼多年,自然比秦宛音更謹慎。

若真是攝政王的安排,只怕這宮中多的是攝政王的眼線。

秦宛音說了黃姑姑,自己回了房間,躺在床上想著接下來的事

在宮中與世隔絕了一半,完全不知道外面的況。

那謝氏已經平安產子,且孩子還進了王府,了攝政王的長子,只怕不用多久,謝氏就要嫁進王府了。

守長安城那一役之后,只怕沒有人能超越謝氏在攝政王心里的地位了。

謝氏嫁進王府后,只怕對這個名存實亡的側妃,且還是親妹妹,也絕對不會心慈手

如那人所說,與其被,不如主

-

謝德音去護國寺前要先進宮聽封,以天之名,為國祈福。

Advertisement

戴金冠,著玄鳥服,出丹門,朝臣相送之禮。

本就生的極艷,此時又添雍容華貴,儀萬千之態,當真是華奪目,令人不敢直視。

周戈淵站在階梯最頂端,看著一步步離開。

此一去,便會奠定在百姓和朝臣心中無上的位置,為天子,為國祈福,將不再是普通的子,有著足以匹配自己的份了,也不會再有人議論是否是二嫁。

周戈淵不遙想不遠的將來,戴著冠穿著嫁,一步步朝著他走來,與他并肩看這天下的風云起伏,再看山川秀麗。

喜歡這樣,喜歡無上榮眾人敬仰,再沒有人強折腰彎頸。

那他便送無上榮,為折腰。

直到出了城,換了馬車,金子和元寶上前給將金冠摘下。

“這樣重的金冠,夫人戴了這麼久,脖子一定很疼吧?”金子托在手里掂了掂,看到金子,就忍不住刻在骨子里想要咬一下的沖

看著真去咬,元寶手打了的后腦一下。

“這是夫人的朝冠!”

金子嘿嘿了兩聲,謝德音看著這個活寶,也忍不住笑了。

了一下脖子,也沒想到這冠這麼重。

元寶輕輕的給著后頸,“等到了護國寺,再戴著進寺走走過場就可以摘了。”

謝德音嗯了一聲。

“夫人且得習慣呢,將來嫁了王爺,王妃的冠比這個還重呢,每逢大日子,夫人得全天頂著那冠。”

謝德音提起做王妃的事,神淡淡。

周戈淵并沒有跟著去護國寺,朝中諸事繁多,且馬上便是春闈之日,這幾日長安城的文人學子數不勝數,莫說是客棧了,便是普通百姓的家里也住滿了進京趕考的異鄉學子。

謝德音之前就跟大哥代過,謝秉文一切都準備好了,青云書院屋舍頗多,為許多異鄉的學子提供了住宿的地方。

Advertisement

如今謝家不缺錢,只缺名和助力。

士族門閥也不是一夕之間便崛起的,而是積累起來的。

謝家如今雖然滿門榮耀,但是底子卻虛的很。

這些寒門學子,若是能籠絡好了,不失為一件益事。

且許多各地來的學子中,有許多都是別的地方青云書院的學生,一時間,這場春闈中,青云書院名聲鵲起。

往年一些書院族學,要麼是名家大儒所辦,要麼是士族所辦,壟斷了天下教育晉升的途經一般,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個青云書院,惹得許多世族大家打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