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遙遙領先:帶著花為60重回小學 第282章 紅巖可樂

《遙遙領先:帶著花為60重回小學》 第282章 紅巖可樂

第282章 紅巖可樂

在中國飲料市場上,紅巖可樂曾經是最代表的國産飲料之一,在其最鼎盛的1988年,紅巖可樂年産值超過3億元。

1990年,紅巖可樂在紐約市場上架,憑借著獨特的異域口,很快風靡整個紐約,并在世貿大廈中建立起一家銷售公司,它代表著改革開放後民族品牌的崛起浪,也代表著整個國家對民族工業的殷切期盼。

當時都以為是紅巖可樂的起點,竟然了整個民族品牌的巔峰。

屬于中國的民族品牌,為何在經濟騰飛最快的30年裏銷聲匿跡?

超6萬個國貨品牌是怎麽敗給外資的?紅巖可樂是最好的案例。

1992年6月,國家在發布的《關于加速第三産業發展決定》的通知中,放開了外資在商品流通領域的限制,允許外資以合資企業和合作經營企業兩種形式進中國市場,由此一場轟轟烈烈的合資浪席卷而來。

當年諸多國貨品牌被外資收購的是無法抵抗的浪

一方面,外資有著更先進的管理制度和生産經驗,不接外資,就意味著會被接合資的品牌碾

另一方面,外資給的實在太多了,隨便一家外資出手,就是幾千萬元的往外掏,而且還不尋求51%的絕對控,在那個年代很有地方和企業能夠抵制住這種

Advertisement

但誰也沒有想到,外資在通過合資取的進中國市場的資格後就迅速翻臉,再加上國企業對品牌和經營觀念的淡薄,本意用來加速我國商品市場發展的外資,卻在最後為了一只能瘋狂吞噬國貨的饕餮。

不是所有國貨都能像哇合合一樣與外資“和平分手”,哇合合是一起國貨品牌功從合資陷阱中的案例,但更多的國貨品牌沒有哇合合的果斷和好運,而是像紅巖可樂一樣在時代浪匿。

1994年百氏與紅巖的合資,在雙方的合資協議中,百氏與紅巖約定,未來紅巖可樂的産量不低于合資公司産量的50%,但實際上百氏只在接手公司的第一年遵守約定,生産比例達到了74%,第二年就驟降至25%。

百氏與紅巖合作,更多的是貪圖國産品牌手中的銷售渠道,紅巖對所謂專利、商標、品牌意識薄弱,在合資設廠之初,同意了百氏將商標和産品生産配方專利轉合資公司的要求,這導致了紅巖在失去合資公司的控制權後,同時失去了原有産品的生産權利。

到1996年,盛極一時的紅巖可樂驟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百氏。

外資用同樣的手段吞并了諸多老牌國貨,如今能夠見到的老牌國貨,其實都已經死過一,還能夠被看到是因為品牌與外資的合作授權到期後才得以重啓。

Advertisement

而重啓後早已沒了從前的銷路和市場,落後的生産線更讓品牌失去了市場競爭力,只能在小城鎮售賣以求茍延殘,而沒有銷路就沒有收益,更沒有資金升級産品生産線,由此不斷惡循環。

季疏緲站在紅巖可樂廠的大門前,“唰”地一聲展開手裏的折扇搖了搖——如果巔峰留不住,那就重走來時路。

後的周回大無語,再次問出了問了一路的問題:“您出差為什麽要我陪著啊?!”

這次季疏緲終于回答他了,用折扇一角點了點他:“不是讓你陪著,是讓你學著。”

季疏緲秉持著做好事就要留名的原則,知道施恩于人,不可假手他人,免得好名聲給他人做了嫁,因此這個月開始在各個城市輾轉尋找亟待拯救的老牌國貨。

讓周回好好學著,之後就可以讓周回出差去各大老牌國貨的廠子了。

季疏緲小扇一搖,端得是風流倜儻:“走吧,帶你做救世主去。”

三天後,世面直播間開啓了一場“紅巖可樂”專場直播,主打懷牌,讓紅巖可樂一夜之間席卷全國,“喝紅巖可樂,品年快樂”了響徹一時的廣告詞。

半個月後,因為紅巖可樂再次聲名鵲起,許多超市便利店有了紅巖可樂的影。

一個月後,紅巖可樂終于能將生産線升級計劃提上日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