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現代言情 紅玫瑰的小王子[嬌夫] 第210章 秀芬(三)

《紅玫瑰的小王子[嬌夫]》 第210章 秀芬(三)

程木匠注意到的視線。他目偏移了點,卻假裝什麽都不知道,一筆一劃繼續描摹。只往後稍微側了側子。

于是馮秀芬看字看得更清楚了些。

有小孩蹦蹦跳跳過來,好奇看著木板上的字,歪頭一個字一個字地念:

“家——和——什麽——事——什麽……”

程木匠平時也不大說話。見小孩念錯了,這才指著字給小孩糾正:“家、和、萬、事、興。這兩個字念‘萬’和‘興’。”

小孩含著手指頭問:“‘wan’是什麽意思,‘xing’是什麽意思?”

程木匠說:“萬就是一萬兩萬的萬,興就是生意興隆的興。”

小孩笑了:“我學過‘萬’,這長得不像萬!”

程木匠說:“這是繁字。你說的那是簡字。”

說著拿了個小木棒,在土地上開始寫這兩種寫法。

他一邊寫,一邊餘瞄到,坐在旁邊剝花生的人,傾往前,似乎要迫切看清他寫的字。

于是他把字寫得更大了一點,寫字的速度放得更緩了一點。

馮秀芬在旁邊看著筆畫在眼前清楚延展。一邊長脖子看,一邊急忙拾起一旁的小石子,一筆一劃地,跟著眼前的字樣描摹著。

程木匠一邊寫一邊給小孩細細講解該怎麽下筆,是什麽樣的筆順。一連寫了好幾個“萬”和“興”的簡與繁之後,他又開始教小孩寫“家”“和”“事”……

小孩大聲說:“我知道!我知道‘家’怎麽寫!”

說著拿過另一小木棒開始寫,證明自己也會寫。

程木匠卻依舊在地上一筆一劃,慢慢寫著這幾個字,寫得清楚極了。一邊裏講解著:“這是‘家’,這是‘和’……”

……

從此以後,馮秀芬去給木匠添水的頻率明顯變多了點。

Advertisement

倒完水後,便坐在不遠不近的地方,或是剝花生,或是剝玉米,或是挑豆子……一邊眼神不住地往一側瞟,去看筆尖底下蜿蜒出的墨黑的字。

程木匠還是低頭幹著活,不說什麽話,也不看。馮秀芬也不怎麽說話。這麽多天裏,兩人之間說過的話沒超過十句。

只是程木匠最近刻字的頻率明顯變高了些。他刻字時,從直接在木板上打樣,變先在紙上寫好了,再去木板上打樣,在紙上一寫還要寫好幾遍,邊寫還要邊輕輕念出聲。

如果有小孩子在場,他便一定要熱心拉著小孩子,教孩子們認字,一認要認好幾遍,哪怕小孩爭辯說自己會寫,也要鍥而不舍地教下去。

寫滿字的紙就隨意扔在地上。馮秀芬收拾東西的時候,暗暗將這些紙收起來,然後在沒人的時候,一遍一遍地練習著寫上面的字。

兩人就這麽毫無流,又默契十足地相了好幾天。

一天早晨,吃完早飯,收拾桌子的時候,馮秀芬不小心打碎一個碗,馮老漢跳腳嗷嗷罵了半天的時間,最後一句說的是“不想過就從我家滾出去!你就看看誰能留你!”

罵聲終于平息了。馮秀芬繃著臉走出院門,帶著一肚子悶氣,一屁坐在門檻上,就看見程木匠正蹲在門口,刻門楣兩旁的對聯。

程木匠見出來,急忙抓過旁邊圍觀的小孩子,然後孜孜不倦地教小孩:“這個字念‘春’,這個字念‘風’,這兩個字是這麽寫的……”

小孩子現在見到他教寫字就煩,飛也似地四散逃開了。

程木匠卻還在原地,低頭在地上一遍遍地寫,邊寫邊輕聲念叨:“春字,先寫一橫,再寫一橫,再寫……”

Advertisement

馮秀芬坐在門檻上,看他低頭在地上寫字。他皮微黑,長得不高也* 不矮,不好也不壞。眉目平和,不善言辭,看起來很老實。

他無父無母,沒有十幾口等著伺候的家人,沒有需要孝敬的爹娘、和幹不完的各種農活,只有他自己。

他會寫字。

馮秀芬盯了他半天,突然開口。

“你多大了?”問。

木匠擡頭看了一眼,有些愣神和慌張,似乎沒想到會跟自己說話。

“你多大了?”馮秀芬又問了一遍。

微黑的臉龐泛起了一層薄紅。木匠報上自己的生肖。

馮秀芬點了點頭。

“我比你大兩歲。”說。

木匠木訥地應和著,兩只手無措地在子兩側蹭著。

“你打算找個什麽樣的對象?”馮秀芬又問。

木匠對這個問題張口結舌了半天,最終挲著後腦勺,低頭赧一笑:

“我這樣的,什麽都沒有,過一天是一天,還想什麽找對象的事……”

又一邊眼看,一邊低聲:“再說了,都是別人挑我,哪有我挑別人……”

馮秀芬又點了點頭。然後說:

“要不咱倆結婚。你看行不?”

木匠險些把盛墨的小碟打翻。他手足無措,瞪大了眼睛看著,臉明顯變紅了。

馮秀芬扶正墨碟,說:

“行你就點個頭,然後趕人上門提親。提親時,你記得這樣說……”

婆又喜笑開地上了門。這次在馮老漢耳邊嘀嘀咕咕念叨了半天,最後說:

婿有這個手藝,家裏頭這麽些家,還用得著花一分錢?給婿知會一聲,不就自然什麽都有了?以後什麽櫃子櫥子全不用買了,還是自家人做的,那可比什麽彩禮都強!”

馮老漢“哼”一聲:“幾個櫃子櫥子有什麽稀罕頭。家裏什麽人都沒有,這種不就擎等著當上門婿,能有什麽出息……”

Advertisement

婆一甩手絹道:

“嗨呀,不是上門婿!人家說了,到時候分開單過,吃不到娘家住不到娘家,也花不到娘家的錢,還能往娘家帶東西!沒有比這更好的親事了!”

馮老漢嘬著煙鬥,依舊沉不語。

婆又湊近低聲:

“家裏沒什麽人正好!沒有別的牽絆,大姑娘結婚之後,還能帶著婿幫襯著娘家幹活,小兩口都能幹著嘞!”

馮老漢在桌面上磕磕煙鬥,長舒一口氣,終于出滿意的笑來。

農歷十一月初八,馮家的小兒子婚;當年的臘月二十八,一個飄雪的早晨,馮家的大兒,與村裏的程木匠,騎著一輛自行車,從村西頭騎到了村東頭,從此佳偶天,喜結連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