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512頁

《一品代嫁》 第512頁

袁太后卻好像聽的,看著在殿玩在一的兩個皇子笑了笑:“可不是,如今宮里也熱鬧多了。”

皎哥兒已經兩歲多,開始頑皮了。耀哥兒小一些,卻怪霸道的。兩個小皇子湊在一塊兒貓子喊的,確實是熱鬧。鬧得兩邊的嬤嬤宮人們都如臨大敵,生怕兩人打起來,到時候他們這些下人就要倒了楣。

至于蘇阮所生的小公主,這會兒也抱了來。不過比起哥哥們就小得很了,被-娘用個包被包著抱在懷里,正一邊吃著手指,一邊聚會神地觀察著哥哥們的作。

梅皇后就招手-娘把小公主抱了過去,給把小手從里拉出來,拿帕子,又那張懵懂的小臉,笑道:“兒也不錯。瞧我們淑姐兒,多乖。”

淑,是除夕家宴上皇帝才給小公主起的名字,聽說還是因為皇后先提起來,說小公主這都要半歲了,總是大姐兒大姐兒地也不大好,皇帝才隨口賜了個名字。

不過這個字的意思是極好的,尤其是給孩兒。此刻小公主仿佛聽得懂似的,對著皇后出一個甜甜的笑,隨即就著小手想去抓皇后鬢邊垂下的步搖流蘇。

娘連忙上來阻攔:“姐兒,那個可不能抓。”

皇后倒笑起來:“孩兒麼,總是這些東西——”取下頭步搖給,“拿給玩兒罷,只小心別把珠子拽下來擱進里,那可了不得。”

蘇阮連忙起替小公主謝過皇后賞賜,底下的命婦們便彼此遞了個眼。小公主自降生后,皇帝雖然也時常去看,卻連名字都沒取,倒是皇后,對小公主的各樣賞賜從不落后于兩位皇子,顯然十分喜。這不能不那些明人有所猜測——皇后表現得如此喜小公主,是不是正反映了對兩位皇子的忌憚,以及對某些人的不滿呢

Advertisement

不過這話當然不會有人傻到說出來,自有人恭維著又把小公主夸了幾句。

這也不算睜眼說瞎話。小公主生得像蘇阮,又正是可的時候,一張小臉團團的又白又,大眼睛如同黑葡萄一般水靈,兩只小手一出來,手背上一排小窩窩。而且又安靜又乖巧,很哭泣,多是有人一逗就笑。這樣的孩子,也有人真會不喜歡。

于是話題就轉回到了孩子們上,這可說的就多了。在座的命婦們哪個家里不是兒孫群,隨口就能找出一堆話來,好不熱鬧。

只是說到宮里的孩子,就不能不提敬親王。雖然他的年紀其實已經不能算是小孩子了。進了新年,他就算是十一歲的人了,離著皇帝所說的十二歲出宮開府,也只剩下了一年的時間。

要說十二歲出宮開府,這個年紀也確實略早了些。一般皇帝的皇子們,都在親之后才出宮開府,那時候說也是十五六歲了。但敬親王這個況確實有些特殊,他畢竟不是皇帝的兒子。

不小心起了這個話題的命婦心中暗暗埋怨自己,說什麼不好,偏要提到敬親王的年紀。但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若再緘口不言未免太痕跡,皇后可還在那兒坐著呢。于是只能著頭皮繼續道:“開府了就是大人了,再過幾年親生子,宮里頭越發熱鬧,怕太后娘娘就要笑得合不攏了。”

袁太后倒真的笑了出來:“可不是。到時候宮里也再添幾個丫頭小子,再加上外頭的,這到過年的時候可不是要把我這寧壽宮的房頂都掀了。”

難得見太后竟真像是毫無芥的模樣,提起話題的命婦大喜,連忙奉承,其余人也跟著附和,說得袁太后真是笑起來合不攏了。

Advertisement

這一片熱鬧之中,誰也沒注意到袁勝蘭。

雖說坐的位置仍舊很高,但袁勝蘭如今卻遠不如從前引人注目了。從前最喜穿近似正紅的紅,比如胭脂、朱紅等,再配上金玉滿頭,真是走到哪里都顯眼無比。特別那時候總坐在離皇后最近的位置上,倘是有人不留心,怕還要把錯眼看皇后呢。

可如今,雖然穿的也是年下新制的裳,卻換了淡淡的海棠,頭上上的首飾都比從前了一半,除了一枝表示份的釵,余者竟再無特別奢華的,跟從前比起來真是判若兩人。

尤其上那子咄咄人的勁兒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形容的郁。一樣是坐在那里,大家有意無意,就都把忽略過去了。

當然,這也可能跟如今坐在皇后下首的梅賢妃太亮眼有關。自打生了孩子,梅賢妃倒不大用從前那些酷的藍紫之了,據說是因為皇次子最鮮艷的,所以梅賢妃今兒倒穿了件胭脂的長襖,只在領口袖口滾了暗的邊子

不過如今日子過得順心,氣紅潤神采飛揚,便是不刻意做什麼,也頗為引人注目。相形之下,袁勝蘭被襯得毫無彩,也難怪眾人不注意了。

袁勝蘭就那麼默然地坐著,抬起郁的目,掃了一眼上首的袁太后。

袁太后正在跟人說起敬親王的親事——雖說年紀還小,但看袁太后的樣子,似乎現在就準備開始給敬親王相看王妃了。不過也是,親王的王妃必定要仔細挑選,在年紀適宜的孩子們里頭相看個兩三年也不算太久。且親王大婚規矩多得很,一般從下旨到娶進門,中間也得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何況這是袁太后的親孫子,早些心也是理之中。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