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379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379頁

“夫子這話說的也不對,‘教書育人’一樣,束脩就是你該得的。”

沈翠這麼說著,但左右也不是外人,不需要再搞什麼客套,既然勞不語打定主意要在這件事上表心意,也就沒再過問。

后頭年們聚在一,開始看那合集了,勞不語便把第二樣東西單獨給了沈翠。

這第二樣東西,是幾份京城小報。

這就是純粹給沈翠看著解悶兒的了。

時下會試剛放榜,小報上的新聞當然也都是圍繞著這件事展開的。

像梅若初、沈傲霜和穆二胖、衛奚四人,會試榜上排名最前的十人,就被列為了重點關注對象。

報紙上不止詳細羅列了他們的生平履歷,末了還不忘標注一個‘未婚’。

沈翠想著也得虧自打來了京城后,除了在驛站的那幾日略為招眼,后頭都是能多低調就多低調,亦或是沈閣老從中助力,不然這會子書院怕是要門庭若市,什麼上趕著結的、結親的,不勝枚舉。

關于年們的新聞,掃一眼看過,確認過報上只略為夸大了他們的生平實際,賦予了‘神’‘天才’之類的評價,并沒有像后世有些報紙似的,要從好端端的人上挖掘什麼黑料,便沒再關注了。

關注的,是報紙上對于‘廁妖’的抨擊和辱罵。

舉子都在這屆會試落榜,其怒火和不甘可想而知,罪魁禍首的‘廁妖’順理章地為了他們的發泄對象。

文人罵起人來可太彩了,比普通人可高明太多了,既不帶臟字和俗的話,卻能把它貶的一文不值。

看的沈翠樂不可支,后頭下人出去買菜的時候,還讓下人順帶又買了幾份不重樣的。

Advertisement

全都看過之后,沈翠還特地找了個匣子把這些小報搜羅起來,等通關之后留做他用。

…………

三月初,在殿試之前,還有一場復試。

這場復試由禮部尚書,也就是王尚書來主持。貢士們去到宮里的保和殿參加。

屆時王尚書會隨機一道題,然后留一盞茶左右的時間給貢士思考,思考過后便是當場口述作答。

這個考試就沒有排名,只是確保貢士們是有真才實學的,不至于說真的放才疏學淺之輩到了前,臟了皇帝的眼。等考校完畢,禮部員還得教授貢生們一定的禮儀,防止他們在后頭的殿試中前失儀。

它算是走過場的一場考試,當然了,這其中也有一些門道。

勞不語是過來人,他就分了他當年考這個復試的時候的見聞。

當年他同屆的貢士中就有一人,排在他前頭,也是對答如流,而且還答的很不錯。

但當真正進行后頭殿試的時候,勞不語卻沒再見到那人。

顯然,那人就是在這場復試中被刷掉了。

原因麼,則也不難猜測出。那人有些是很輕微的長短腳,走路帶一些微微的瘸拐。前頭或許是穿了特制的鞋子,所以問題并不明顯。但還是讓眼尖的禮部員給發現了。

所以這走過場的復試,其實也是一場面試,把‘書言判’中不符合‘’這一項的貢生給刷走。

翠微的年們都是一表人才,外表上最欠缺一些的崔斐如今也只是略顯壯碩,實在沒必要擔心這個。

加上他們跟王尚書也算是相識了,而且在鄉試過后的鹿鳴宴上,已經提前經歷過類似的流程,所以雖然都同樣重視這場復試,卻也都不怎麼張。

Advertisement

到了復試這日,翠微的眾人便都早早起了

復試進宮的時間是辰時,也就是早上九點,他們提前了一個時辰去了宮門口,發現等在此的貢士已經不在數。

等時辰一到,自然有禮部的員和太監來驗明他們的份,接他們進宮。

進宮之前,他們也要經過一

但這些貢生都是一只腳邁仕途的了,所以不必再像前頭科舉那樣,只需要讓太監和軍士從頭到腳上手一遍,確定沒有帶什麼兇就好。

也是聽勞不語說了流程,沈翠才沒再像前頭似的,替梅若初心。

能走到這一步的貢士,就沒有不是人中龍的,因此眾人不止沒戴什麼所謂的兇,連發簪那樣的東西,都想到了提前換木制或者玉制的鈍頭。

所以也就半個時辰,這二百六十余人便都順利經過了搜,得以宮。

無須宮人提醒,過宮門之后,貢士們就自發排了一條長隊,寂靜無聲地跟著領路的員走。

穆二胖他們就在隊伍不前不后的位置。

皇宮的建筑自然是空前絕后的巍峨肅穆,宮墻高聳,夾道冗長,青石鋪就的道路纖塵不染。

在這巍峨的建筑和寂靜無聲的氛圍下,不人的心跳都不覺都加快了幾分。

有些貢生張地太過神,腳下一,還摔了一跤,加上他前后之人也都在分神,所以直接帶倒了好幾人。

好在禮部的員寬宥,并沒有為難那形容無狀的幾人,還特地放慢了腳步,還讓他們慢慢平復心

前后走了大概快兩刻鐘,一眾貢士到達了保和殿。

Advertisement

白白胖胖、慈藹得像彌勒佛一般的王尚書已經領著其他員等候在了殿

一眾貢生站定之后,齊齊給他見禮。

王尚書擺手免了他們的禮,然后他笑呵呵地掃了一眼眾人,見不人都張得兩戰戰,便目一轉,看向梅若初和穆二胖他們,點了他們幾人上前,笑道:“那就從你們先開始把。”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