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明月道:“戰場上的事,我怎能問?”
對宴清風的去向不興趣,去這場戰事的進度倒是有興趣,可這不是能問的事。
多了,被人懷疑居心叵測便不妙了。
李遠道:“沒讓你問戰事,讓你問宴將軍去哪兒了。”
卓明月到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
“我沒什麼好問的。”
不問,李遠就沒有開口的機會,掃興地離開了的營帳。
過了幾日,李遠派人過來請。
走進議事的營帳中,里頭立著兩位將領模樣的男子,兩位鎧甲相似難辨區別,盔帽上的紅纓長短倒是明顯不同。
宴清風并不在。
卓明月向那位盔纓較長的男子頷首道:“李將軍。”
李遠沒有同多作寒暄,拿出一幅圖來,在面前拂開。
畫上是一位明皓齒的青子。
“卓姑娘,這是狄國元帥文桑的發妻,是夏朝子,名云月瑤。”
畫上的子與卓明月有八分相似。
確切地說,更像卓明月的阿娘,尤其是畫中子下那點紅痣。
可當年府里的人管阿娘趙姨娘,阿娘說自己趙清清,也從未提過嫁過人。
卓明月無法想象究竟發生過什麼,但恍惚明白了,為什麼宴清風會去卓府找北稷山輿圖,或許與阿娘有幾分干系。
阿娘若是與狄國元帥有過往,那麼,阿娘手里握有輿圖確實很有可能。
云月瑤。
時,問過阿娘自己名字怎麼來的。阿娘說:是我給你起的,我喜歡月字。
卓明月斂去心中異樣,目不聲地從畫上挪開。
“許多男子視發妻為糟糠,故而有糟糠之妻一說,李將軍認為,一個肖似發妻的子,能有何用?”
卓明月心知,李遠來的目的無非如此。
憑仗肖似云月遙的相貌,對文永桑用人計,這是本最低的計策,然而往往沒有任何用。
誰也不是傻子,會輕信一個突如其來的人。
李遠不不慢道:“文桑的發妻新婚后早逝,之后他每一位妾室,都與云月瑤有幾分相似。但,都不及姑娘你更像。”
卓明月明白了。
一個執著于找替緬懷發妻的男人,對這樣的人,這張臉的確有用。
“這到底是命攸關的事,單憑姑娘意愿,本將絕不強求,”李遠又意味深長道,“但我認為,宴將軍的人,不該是貪生怕死之輩。”
“我可以去。”
對阿娘的事確實有興趣。
阿娘的來歷,阿娘的過去,都一無所知。
陪伴阿娘的人生實在太短,若是能接近一個同阿娘有過去的人,不會拒絕。
再者,這些天呆在軍營里,見無數傷亡的士兵抬過眼前,心中有畏懼,也有震撼。
就這一條命,一個死了也無足輕重的人,何不死得其所?
“但有一事我必須同你說清楚。”
“姑娘請說。”
“我并不是宴清風的人。”
李遠詫異地挑了挑眉,誤解了的意思。
“……你從狄國回來,確實同宴將軍緣分盡了。但你立此大功,圣上必厚賞于你,提拔你的父親。”
“提拔父親就免了,我沒有爹。”
萬一死在狄國,而父親犧牲換來的榮華富貴,死都會不安穩。
他們三人在營帳中共了半日,商議著該以何種方式讓出現在文桑面前。
李遠突然道:“你不問問,宴將軍如何了?”
卓明月對這事一點都不關心。
把人救活了,仁至義盡,接下來他是死是活在何與無關。
“我說了,我不是宴清風的人。今后不是,從前也不是。”
李遠皺了下眉。
宴將軍分明不是這樣說的。
難道他們是鬧別扭了?
“十日前,宴將軍中了箭,昏迷了五日才醒。不讓我們告訴你,說你會擔心。”
卓明月心想,那宴清風真的想多了,毫不擔心。
“拔箭之前,宴將軍說要是不過去,就讓我們好好安頓你,他府上的珠寶都留給姑娘你。”
李遠頓了頓,又問道:“姑娘確定不去看看他嗎?”
卓明月有點奇怪:“箭傷怎麼來的?”
他瘸著,這樣瘸著還上戰場無異于去送死,這個道理宴清風不會不明白。
李遠并沒有說前因后果的細節,只是道:“中一箭換敵方一支銳,不虧。他就是這樣一個豁出去的人,不要命的。”
卓明月心里有點。
單憑這點,就該救。
“送我去狄國的事,他不知道吧?”
李遠很實在地點了頭。
盡管戰場之上宴清風從來都舍生忘死,可事關這個人,李遠實在不敢確定宴清風會如何選擇。
宴清風昏迷的時日里,喊了許多次的名字。
醒來他還說,回到長安就同大婚,到時候請軍中所有兄弟吃喜糖。
然而人計,哪怕事敗損失也不過一條芳魂,若事便是一本萬利。
為何不試?
李遠拿到那張畫像之時,便沒打算同宴清風商量此事。
-
卓明月在某座山上的茅屋里,被幾個黑人裝在麻袋里擄走的。
不知繞了多路,停了多次,才被放下來。
麻袋打開,驚慌失措地抬起頭,看清立在面子的男子。
大約而立之年的模樣,高大魁梧,皮糲黝黑,披墨鎧甲,儼然不是夏朝將領的打扮。
一間寬大的營帳中,三面都是兵架子。
男子審視的目注視的臉,“宴清風送這麼大禮給我,不錯,本帥喜歡。”
軍中人告訴他,北平出現了一個像極了云月瑤的子,比他所有的妾室都像。
他以為,在這當口,這定是宴清風的計策。
但也不妨礙他對這張臉興趣,當下便命人去把這人弄來。
人而已,他只管消。
卓明月著他,眼中盈淚。
“我終于見到你了,文伯伯,我娘讓我問你,還記得云月瑤嗎?”
文桑目一厲。
“你敢提的名字。”
卓明月心知,若是說謊,那必然今日不得善終,可有把握說的是實話,有把握讓文桑半信半疑。
“你知道的,”卓明月含著淚道,“世人都當云月瑤死在帥府,可你知道,是回了夏朝才沒的。”
這個,世人不知。
文桑瞇起眼,“煞費苦心啊。”
顧知灼覺得自己的上一世是天煞孤星,尤其是在及笄這年,倒黴透頂。 具體表現在: 1、她出生名門,生來富貴。 及笄之年,慘遭抄家奪爵,滿門盡亡。 2、她自幼被指婚太子,日後必當母儀天下。 及笄之年,未婚夫移情別戀,爲了討好心上人,毀她容貌,污她名聲。 3、她才學出衆,弓馬嫺熟。 及笄之年,卻成了京中人人口中的草包,紈絝,不學無術。 反觀,一直寄住在她家的孤女表姐季南珂,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每天只用躺着,地位,財富,名聲,太子妃的尊榮也都會自個兒往她身上湊。 是大啓朝人人皆知的福運女。 直到死後,她才知道,原來,季南珂的福運都是從她這裏偷來的。 難怪,及笄這年,她們的人生顛倒錯位。 好消息:她重生了。 壞消息:一睜眼,她的未婚夫正在教唆太醫給她下藥,想要讓她毀容。 他們不知道的是,上一世,她頂着潑天黴運,苦心鑽研醫卦星相,差點成了國師。 * 上一世,顧知灼在流放後九死一生。直到遇上同樣朝不保夕的謝應忱,才終得喘息之機。 謝應忱是先帝的嫡長孫,曾經的太孫。 他教她養她,把她的未來路鋪的順順當當。 然後帶着半生仇恨和滿身病痛撒手人寰。 如今一切洗牌重來,謝應忱還沒有病入膏肓。 顧知灼要找到他,治好他。
聖旨下來,本以爲要被五皇子納爲側妃的戴玥姝,被打包送進了東宮。 戴家幼女,人如其名,姝色無雙、天香國色。 美人在前侍奉筆墨,太子衛卿珩一心朝事不爲所動,堪稱當世柳下惠。 戴玥姝信了,徹底安心,各種“折騰”打發時間。 她昨天摘了太子院子裏的花做薰香,今天得了太子的布料做新衣裳,後天用太子名義點菜開席嘗新品,玩得不亦樂乎。 將一切盡收眼底的衛卿珩微微一笑。 是夜,明月高懸。 戴玥姝眼淚汪汪,“騙子”還沒喊出口就又被堵住了嘴。 衛卿珩掐着她細腰,勾脣:“‘利息’還是要收的,我的阿姝。” * 後來。 衆人發現,這位慣常被說以色侍人不能長久的寵妃身上穿的是僅五匹的貢緞雲霞鮫衣,頭上戴的是皇帝親自設計的點翠鑲金玉鳳釵,用的是天下獨一僅存的夜光杯,一向眼長腦門頂的太監總管跪在地上給她整理裙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