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幻想言情 白眼狼,我不愛你了(快穿) 第127頁

《白眼狼,我不愛你了(快穿)》 第127頁

最終為了強行突破到更高境界,走火魔,憾而坐化。

為了不使自己的武學失傳,他也學先輩那樣留下傳承,以待后輩有緣人。

結果沒想到等來了安樺。

安樺把寧家先祖的骨收斂了,又把他留下的傳承整理了,送回寧家莊。

這個消息在寧家莊引起了些微波瀾,很快就平息了下去。

隔了這麼多代的先祖,寧家莊的那些弟子們沒一個跟寧家先祖有緣關系的,自然不深。

至于說寧家先祖是大宗師,天下第一高手?安樺這個前任老莊主也是呀,而且還是活生生的,有一個活著的大宗師不追捧,難道要去捧一個死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世界法則的限制越來越松。

在天下間還無人突破到大宗師的況下,安樺竟然又從大宗師巔峰突破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安樺對外宣稱,他大宗師境之上的新境界,名為天人境界。

安樺為天下間唯一的一位天人境強者。

寧家莊的地位越發牢不可破。

安樺在上一個世界因為臨走前突破了新境界,又延壽幾百年,于是他又在上一個世界多待了幾百年。

好在他本就是長生種,生命悠久,幾百年時間對他而言就是彈指之間,多等等也無妨。

他在送走了寧莊主,又來到了新世界。

這一次他的任務對象是一個辭的教書先生。

原主姓楊,楊先生自敏而好學,于科舉之路上一帆風順,一路順順利利的考上狀元,一點都沒挫。

然后原主在朝為到其他員的排陷害,他挫之后,剛直的他又不了場的黑暗和爾虞我詐,于是做了十年之后,就辭帶著妻回老家居,當一個普普通通的教書先生。

Advertisement

原主很喜歡資助各種貧困學子,幫助他們走上科舉之路,也希他們以后能夠保持本心,在黑暗的場中為一清流,做一個為百姓請命的好

然而原主自己讀書厲害,教書水平卻很一般,他這樣的天才大概是無法理解那些資質普通的學生為什麼沒辦法把文章讀兩遍就全部背下來吧。

因此原主教書多年,都沒有教出幾個舉人進士來,他的學生中就最好的也就是考中了舉人,考中秀才的倒是有很多。

一個秀才功名,在這個偏僻的小地方已經是出人頭地了,因此還是有很多人家愿意把自家孩子送到原主開的私塾里讀書的。

原主在一次去鄉下踏青時,遇到了一個能夠過目不忘的神,這個孩子只是一個貧困的農家子,家里連吃飽飯都很艱難,更別提供他讀書了。

于是原主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資助這個學生。

這個天才學生也沒有辜負原主的期,就如原主年輕時那般,一路順風的考上秀才,又考上了舉人。

原主高興的把自己兒許配給了自己的得意學生,學生婿,他還把自己為幾年經營的人脈關系都給了婿。

但沒想到的是,當婿高中進士后,他兒就很快病重,跟著就病逝了。

接到噩耗的原主夫妻倆趕往京城的路上,遇到山匪,落得個拋尸荒野的下場。

第59章 弟子攀高枝[01]

安樺睜開眼, 他正躺在床上,邊有個睡的人,應該是原主的發妻楊李氏。

他偏頭看了一眼窗外的天, 窗外一片漆黑,此刻正是深夜,邊的妻子睡得很沉, 呼吸均勻。

Advertisement

安樺沒有什麼作, 他就保持著這個姿勢,繼續翻看著原主的記憶。

原主對婿王甄是真的好,原主遇到王甄時,他才六歲,一直到王甄十八歲考上舉人, 都是原主在資助王甄。

說是資助, 其實就是把王甄當自家兒子養著,讓王甄跟著自己讀書,一個月有二十天是住在楊家的,吃喝穿讀書費用也全都由楊家包了。

后來原主把兒楊菁嫁給王甄,不僅沒收王甄聘禮, 還倒了大筆嫁妝, 就為了讓他們婚后日子不必為了錢財而發愁。

可以說, 沒有原主, 就沒有王甄后來的風,即使王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也得一輩子在泥地里打滾,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 做一個貧民。

然而, 王甄在高中狀元后, 卻害得楊家滅門。

原主有一子一兒楊菁只比王甄小一歲,嫁給王甄之后,隨王甄京趕考,王甄考中狀元攀上濟云侯府的高枝后便暗中害死了楊菁,讓楊菁給侯府小姐騰位置;兒子楊巖,比王甄小了有十歲,王甄高中狀元害死楊菁的那一年,楊巖才十一歲。

原主和妻子楊李氏不知兒楊菁的死因有異,真以為兒是得了急病亡的,趕往京城參加兒的葬禮。

卻被擔心他們會發現楊菁是中毒而亡的王甄派人冒充山匪在半路殺害。

就連留在老家,一無所知的楊巖,也因為王甄擔心他長大后察覺不對勁找自己報仇,斬草除了。

一個孤兒貪玩落水溺斃,也沒人會去為他查落水的原因。

楊家就此滿門皆滅,即使原主還有親朋好友,關系卻都不算多親近,也沒人想太多,只是慨一句楊家人實在不幸,竟皆遭遇意外亡。

子從外地來到京城因水土不服病亡很常見,從外地趕路前往京城的路上遭遇山匪被劫殺也很常見,小孩子貪玩落水淹死也常見……當沒有人去刻意追查背后真相時,冤屈就掩蓋在這一系列的常見事故之中。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