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漢室麒麟,開局迎娶蔡琰 第1卷 第376章 給荀彧畫餅

《三國:漢室麒麟,開局迎娶蔡琰》 第1卷 第376章 給荀彧畫餅

劉琦微微一笑,很篤定的道:“李儒送來的這些數據,我看到后也很震驚,專門詢問過,沒有任何的摻假,絕對真實。甚至可以說,其實還收斂了些。”

嘶!

荀彧倒吸了口涼氣。

他死死手中的書信,雖然左伯紙很輕,可是在這一刻,荀彧卻覺得仿佛有千斤重。

過了好半晌,荀彧才恢復了過來,咬著牙道:“按照書信中記載的數據,李儒麾下的人在各州行,一共查封了十六個家族。”

“最的一個郡級大族,侵占的土地多達九千八百六十七畝,囤積的糧食竟然多達三萬石。除此外,珍寶玉很多,換算下來至四千萬錢以上。”

“李儒的書信中更說了,銅錢的數額可能偏小,因為實際上只按照稱重來略評估,不是真正的細數,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誤差。”

“區區一個郡的大家族,都私藏了近萬畝良田,而且足足十八樁大罪,一樁樁大罪,都是目驚心。”

“這怎麼了得。”

作為執政的尚書令,荀彧是一腔公心,希能讓大漢重新騰飛起來。可是一個郡的豪強大族,占據了這麼多的糧食和土地,實在匪夷所思。

這是荀彧無法想象的。

荀家也是真正的世家大族,可是荀家的土地不算特別多。荀家的投資,最主要的是在場上,一個個都出仕,都能得到重。

另外荀家的家風也很嚴格,并沒有出現太多惡劣至極的況。。

這個前提下,荀彧更無法理解大肆兼并土地的大家族。

劉琦看著荀彧吃驚的模樣,反而是輕輕一笑,再一次問道:“文若,看完了有什麼想?”

“該殺!”

荀彧擲地有聲回答。

他眼神有些微紅,開口道:“十六個大家族中,最大的一個家族來自于益州蜀郡,占據的土地多達一萬八千畝,號稱占了半座城。”

Advertisement

“這樣的家族,不殺不足以平息民憤。”

“該殺,李儒殺得好!”

“臣一直認為世家大族起到了穩定地方的作用,有世家大族的人出仕,地方上更加的穩定。沒想到,卻是這樣的況,太讓人失。”

“臣恨不得親自去殺人。”

荀彧眼中毫不掩飾的出殺意。

李儒置的大家族,都是該殺,簡直是死有余辜。

劉琦點了點頭,進一步說道:“之所以你認為大漢朝的大家族不錯,是因為荀家的家風嚴格,家教非常的嚴格。雖然荀家有不的良田和資源,好歹是荀子后人,都是講究臉面的。”

“荀家的做法,都是合理范圍。”

“下面的大家族卻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們兒就沒有想過搞什麼名聲,只想著借著機會鯨吞一些人口和土地。”

“沒有戰,他們可能還會縱容賊匪,肆意的制造戰,才好趁機得利。”

劉琦闡述著況,說道:“文若,不要用你的道德標準去衡量人。你的標準太高,他們的標準太低,兒就沒有可比。”

荀彧拱手道:“臣謹教。”

劉琦笑瞇瞇道:“文若現在覺得,如果不解決盤踞地方的世家大族,大漢朝會轉好嗎?”

荀彧疲憊的面龐,嘆息道:“以大王的英明神武和威,您不徹底解決的這些世家大族,大漢這個天下好不了。”

“朝廷號召節約,只是朝廷層面。”

“或許朝廷的風氣有暫時的好轉,尤其在大王強力的手段下,地方大族不敢太過分。”

“可是大王百年后,朝廷沒了更強的掌控力,軍隊漸漸變化,地方上大族迅速就會出猙獰的牙齒,開始撕咬大漢。”

“世家大族是毒瘡,朝廷吏治清明,世家大族不會有任何的行。一旦朝廷的局面了,毒瘡立刻就會發。”

Advertisement

“大漢的重建,不能是補補。”

“大王也絕對不是裱糊匠,僅僅是糊弄幾下。”

荀彧追隨劉琦,也有一腔抱負。而且荀彧心中更清楚一點,劉琦繼位稱帝后,大漢是要真正再續的,而不是簡單補起來。

在荀彧的心深,也是有著野的,希未來能夠名載史冊,能像東漢武帝劉秀建立云臺閣紀念功臣一樣,未來他百年后,也能被劉琦畫像,供后世人紀念。

如果大漢朝爛了,大漢朝即將消亡,荀彧不會有這些想法,只會盡力去補,一切也就順其自然。

如今大漢朝有機會。

荀彧自然有想法。

劉琦看著心氣兒起來的荀彧,眼神贊許:“文若說得對,孤執掌朝廷的一切事,不能僅僅是裱糊匠,要有敢日月換新天的大志向。”

“我們所做的事,是一項極其榮偉大的事業。所以如果不能改建好,就推到了重建。”

“大漢朝已經傳承了四百年,又很多的老病,要再進一步的延續大漢,一般的手段不行。”

“只能采取霹靂手段。”

劉琦不斷給荀彧畫餅。

荀彧是他未來登基后的文之首,不斷給荀彧鼓勁兒,不斷引導荀彧的思想,爭取讓荀彧能從自世家大族的階級屬離出來,能夠和未來的諸葛亮等相繼借力。

一代人一代人的傳承,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努力,不會朝令夕改才是最好的。

荀彧贊嘆道:“大王圣明!”

劉琦一番畫餅的話結束后,才把書冊遞過去,開口道:“抄家收繳上來的錢財、地契和良田,孤全部給你,你折現為來年做準備。”

荀彧拱手道:“臣明白。”

劉琦話鋒一轉道:“文若,還有另外的一件事,是陛下之前和我談及的,只是之前沒有告訴你。我剛回時,陛下詢問我關于他駕崩后的謚號和廟號。”

Advertisement

“廟號很慎重,我沒有胡答應,只允諾了給個好些的謚號。”

劉琦說道:“你作為尚書令要做好準備,未來一旦山陵崩,就必須安排。你要負責引導。”

荀彧道:“臣明白了。”

劉琦點了點頭,兩人又談一番,才目送荀彧離開。荀彧手中有了錢,朝廷迅速煥發出活力。除此外因為誅殺了許多的大族后,地方上有了騰挪的空間,更好施政。

荀彧離開后沒過多久,李儒再次來到王府中,行禮道:“大王,臣有事奏報。”

劉琦問道:“什麼事?”

李儒神嚴肅,說道:“是關于劉琮的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