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是過去,趙無眠已經不是曾經的趙無眠了,如今是擺大爛的趙無眠。
皇后待遇在就行了,別的全都無所謂。反正皇后就是皇后,嬪妃再不服氣也不能端著毒藥來找。
舒舒服服做個吉祥,花瓶,壁畫,怎麼形容都行。
這要是個嬪妃還爭一下,不然不爭沒法好好生活。可如今不是皇后嗎,安了,徹底不需要爭了。
早已想明白了這一點的趙無眠怎麼還會對后宮的事那麼上心呢,不管事有不管事的好。何必勞心勞力。
不得寵的皇后管事,那就是個管家,做好了是你分之事,做不好就是你這個皇后怎麼做的?
貴妃愿意管,真是謝天謝地。
這擺爛的日子過了一天又一天,舒舒服服過完了這一天,第二天一早不得不去太后那走一趟了。
付太后是當今生母,當今登基后就榮升太后。
先帝壯年而逝,死于一場嚴重的天花。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太子登基做了皇帝,改了年號‘熙和’。至今也已經有八年了。
正因皇帝登基倉促,許多事沒安排好,才有了后來的親王叛。
而先皇后沈氏的娘家正是攪合進了這場叛,導致全家滅門。年輕的皇帝也徹底從這場政變中走出來,坐穩了皇帝的寶座。
叛平息的一年后,沈皇后病逝。皇長子被送去行宮‘靜養’。
三年前,就在大選的前一個月,趙無眠直接被選做了繼后,幾個月后就抬進了儀宮。
坐在輦上,趙無眠閉著眼想著七八糟的事,很快太后的宮殿就到了。
是皇后,除非太后故意的,否則沒人為難。
所以很順利的進了頤安宮。
正殿里太后坐著,趙無眠進去就見太后的侄兒,如今皇帝的付人正坐著,見來了忙起請安。
這付人與趙無眠是同一年進宮的。
那年趙無眠不必選秀,二月里被選定,八月里進了宮。
這付人是三月選秀,四月進宮。倒是還比早了幾個月。
“付人先回去吧。我與皇后說說話。”太后擺手。
付人應了,告退走了。
“皇后坐吧。”太后指了指一邊。
趙無眠意思意思謝過就坐下來:“這些時候兒臣子不好,來請安,母后莫要怪罪。”
“無妨,你好了就是好事。”太后對這個兒媳婦也是一言難盡。
“是,多謝母后。”趙無眠規規矩矩坐著。
但是這看在太后眼里,就是裝乖,畢竟指不定啥時候就又要鬧騰了。
過去三年,太后心力瘁。人是選的,真的后悔啊。
也不是說皇后不能斗,主要是永遠做事做不對,反正就很人無語。
太后沉默的時候,趙無眠也不說話。
于是這婆媳兩個就尷尬了一會子,太后先回神:“可是神不濟?”
“沒有,只是聞著母后這里的香好聞,就想分辨一下里頭有什麼。”趙無眠實話實說。
不太喜歡時下的香,煙熏味太重了,不過太后這里的這個香好聞的,就下意識想分辨一下有什麼東西。
但是這話聽在太后耳朵里,太后就開始腦補,什麼意思?
“你要喜歡,就人給你送一些過去,也不是什麼稀罕的。就是宮里常見的。”
“那多謝母后了。”趙無眠欣然接。
太后……
“行,一會人給你送去。”太后看了一會:“你如今既然好了,也就恢復嬪妃去請安,你是皇后,總是不見們也不好。”
太后怕鬧著要管理后宮的權力,所以先給點甜頭。
“母后不必著急,就這樣也沒什麼。”趙無眠忙道。
“那不行,你是皇后,長久的不見們什麼事?這件事就這麼定了,過幾日初選已經過了,初十就要殿選,皇帝子嗣單薄,后宮還是要進幾個新人的,到時候你也得好好盡心。不可使小子,你是皇后應該大氣些。”
“母后說的是,這都初六了,是沒幾天了,母后您放心,到時候我肯定盡心。”趙無眠笑著點頭。
太后都有點接不上趙無眠的話,只能含糊的笑了笑,與閑話了幾句走了。
“這是怎麼了?轉兒了?”趙無眠走后,太后與自己的宮說話。
“皇后娘娘通達理是好事啊。”靈芝也有些不解。
“通達理,我就想著別在殿選那天給我鬧事。”太后蹙眉道。
“有您和陛下在呢,不會的。”靈芝賠笑。
太后嘆口氣,心想但愿吧。
于是等中午皇帝過來用膳的時候,太后就特地囑咐他,去看看皇后。
知道自己兒子不待見皇后,但是就為了選秀時候能穩住皇后不來,也得去看看。
皇帝是應了,但是當日并沒去。
要說皇帝子子嗣單薄,但是也有五個了,只不過他是皇帝嘛,就好像不多,皇家就講究個子嗣多。
排除先皇后生的大皇子不算,二皇子是賢妃生的,今年五歲,卻子不好,常年病歪歪的,未見的能養大。
李昭儀生的三皇子今年才兩歲,還沒種豆呢,也不好說能養大。
兩個公主,大的十歲是貴妃生的,小的五歲,是容妃生的。
所以如今皇帝確實缺兒子。
皇帝是次日中午過來儀宮的,之所以選擇中午來,那意思很明顯,就是不想留宿嘛。
彼時趙無眠正在吩咐膳食,見外頭宮激的跑來說陛下來了,趙無眠起:“知道了。”
稍微整理了一下裳出來迎接,皇帝已經走進來了。
“請陛下安。”
英瓊樓擺手:“免禮,皇后剛好,不必如此多禮。”
【來一次后宮等級表,就一次哈,以后不打擾你們看書的。】
皇后是超品,不算在。
正一品四位:貴妃,賢妃,淑妃,德妃。
正二品:妃四位。
正三品九嬪:
昭儀,昭容,昭媛。
修儀,修容,修媛。
充儀,充容,充媛。
正四品:婕妤九人。
正五品:人九人。
正六品:才人九人。
正七品:良儀二十七人。
正八品:寶林二十七人。
正九品:二十七人。
末品:侍無定數。
請注意,架空的文哦。這些品級其實基本都是古代有過的真實品級,四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妻。我加了個二品妃位。
另外覺得原本的采不好聽,上本寫宮斗的時候改了小儀,這回改良儀。另外有些設定是淑妃比賢妃靠前,但是其實都是正一品,貴妃大,后面三個一樣的。
所以不用說應該是哪個哪個,咱們這個書就這麼設定的哈。
現階段有的,貴妃齊玉環,東宮出來的。賢妃徐清雪,東宮出來的。麗妃周雨潼,熙和四年選秀進來的。容妃謝嵋,東宮出來的。李昭儀,東宮。姜昭容熙和四年。胡人,熙和四年。付人熙和四年,太后侄。李昭儀,東宮。楊婕妤,東宮。張人東宮。林寶林,熙和四年。
打擾了。
無故穿越也就罷了,狠心的老鴇還要她被迫嫁人,嫁的是七老八十的土豪爲小妾?天啊!此時不逃等待何時!不想剛剛逃出狼窩,卻被另一夥迎親的人塞入了花轎……什麼!要嫁給王爺?某爺喜怒無常還不算,且命不久矣要衝喜!不行,我要逃婚!
她與他總是一再錯過,當她帶著少女的執拗對他說,靖軒哥哥,我喜歡你的時候,他冷漠地說,可我不喜歡你!當他深深看著她低低說,我已經是你的丈夫,我會對你好的時候,她嘆了口氣,說:如果你想對我好,就善待我們的孩子吧。
李泠瑯同江琮琴瑟和鳴,至少她自己這麼覺得。二人成婚幾個月,雖不說如膠似漆,也算平淡溫馨。她處處細致體貼,小意呵護,給足了作為新婚妻子該給的體面。江琮雖身有沉疴、體虛孱弱,但生得頗為清俊,待她也溫柔有禮。泠瑯以為就能這麼安逸地過著。直到某個月…
一朝重生掉入美男懷中,美男還要抱她取暖,可是沒想到她在這里遇到了師傅告訴她要遠離的人,可是命運多舛,兩人的緣分死死相連怎麼也分不開了
傳聞樓家三小姐膽小怯懦,上不得檯面,以至於母親苦苦為她求來的好姻緣落在旁人身上卻敢怒不敢言。 最終只得三尺白綾自縊,了此殘生。 然命不該絕,當死去的女孩再次睜開雙眼,所有加諸在她身上的一切,都將被盡數討回。
多事之秋,永盈郡主遭遇山匪撞壞腦袋,記憶錯亂,誤將自己當成了某話本的女主人公。 這不要緊,要緊的是,她還將那位與自己勢同水火的“死對頭”認成了常與她私會的情郎。 眼看情郎打完仗回京後遲遲不來尋她,彷彿全然忘了她,向來眼高於頂的郡主氣呼呼放下身段,搬了把梯子,一把架到了將軍府牆下。 —— 孿生哥哥在邊關枉死,元策封鎖兄長死訊,假扮成“大難不死”的兄長,回朝開始了清算。 沒想到博取了天子的信任,避開了政敵的懷疑,卻躲不過有天深夜一位姑娘翻了他的牆,一臉委屈地敲開他的窗—— “阿策哥哥,你這麼久沒來找我,是不是不喜歡我了呀……” “……”沒人告訴他,他們是這種死對頭。 ·小劇場 第一天的元策:小不忍則亂大謀,他認。 幾天後: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跑。 過了陣:四捨五入畢竟是他嫂嫂……算了,哄回來。 又過了陣:真的受不了了,對不住阿兄,我得替你始亂終棄了。 後來:什麼,她只是傷着了腦袋? 再後來:什麼,她腦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