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織晴穿上了宮的裳,被帶進了昭寧宮。
一路上,謝織晴低著頭雙眼發紅,的娘親,當初也是這樣走著,而后斷送了命。
“娘娘,謝姑娘帶來了。”
“進來。”
一聲摻雜著威嚴的聲音響起,謝織晴冷不丁的打了一個冷。
“見了皇后娘娘還不下跪?”
萬吉手里拿著拂塵,尖細的聲音讓謝織晴猛的回神,跪了下來,“民謝織晴拜見皇后娘娘。”
“就是你要狀告本宮?”
姜瑜觀察著眼前的子,明明害怕的厲害,卻還是舉起了狀紙,“民要為娘親討回公道,若非如此,豈能茍活于世?”
【這個脾,跟前世的阿衍可真像。】
姜瑜上的寒氣消散了些許,說出口的話卻如利劍一般刺進謝織晴的心尖,“若說冤,該是本宮告你娘親,伙同旁人害了本宮的孩子。”
謝織晴猛地抬頭,眼里皆是不可置信。
“且留在本宮邊做個侍奉宮,你這狀紙,有用得到的時候。”
謝織晴被帶了下去,整個人慌不已。
“嬤嬤,娘娘為何要留我在宮里?”謝織晴把渾上下唯一值錢的東西包起來遞給凌嬤嬤,心如麻,為何娘娘說才是害者?
“你若是想弄清楚當年的真相,就好好待在宮里。”凌嬤嬤又把東西推了出去,“除了這里和定遠侯府,哪里你都保不住自己的命。”
謝織晴后退了幾步,眼里皆是迷茫。
......
“娘娘,為何要留下?”傍晚,凌嬤嬤替姜瑜卸下釵環,“若是有個別的心思,倒是昭寧宮的禍事。”
過銅鏡,姜瑜看到了自己眼下細小的褶皺。
“看著是個讀詩書的子,家中突逢變故,能找到機會走到本宮面前,也說明是個有腦子的。”姜瑜輕聲開口,“若不留下,就只能殺了。”
可殺了謝織晴,做不到。
“老奴會盯著的。”
姜瑜手細細拂過眼下的皺紋,“阿衍今年十歲,本宮也見老了。”
這短短的一個月,好像如同過了數年之久。
“下個月就該是娘娘的生辰了。”
凌嬤嬤一下一下的替姜瑜梳頭,“今年娘娘的生辰,定是會更熱鬧些的。”
姜瑜聞言笑了笑,“嬤嬤提醒了本宮,本宮還真想要幾份生辰禮了。”
【那些欠本宮的人,都該好好來給本宮“慶生”。】
又過了幾日,顧臨方才醒來。
凌海傳來消息,說顧臨想要見顧清衍一面。
“父王。”
顧臨臉上的面被取下,疤痕赤的暴在空氣中,顧臨看著眼前的顧清衍,看著他最驕傲的孩子。
“你還能來見我,我已經很高興了。”顧臨從枕頭下面拿出了一本名冊,“這是大寧的朝堂勢力況,你拿回去好好看看。”
“若是有不懂的,就來問我。”
冊子有些燙手,顧清衍輕輕開口,“你要回大寧了嗎?”
“暫時不回。”
;顧臨笑了笑,“會在定遠侯府多待些時日,等之后顧清翎被擒,京城恐怕要出子,我不放心你們。”
“你能同我講講當年的事嗎?”
顧清衍握了冊子,“母后......”
父子兩人在屋子里足足待了兩個時辰,顧臨把當年的事毫無保留的通通告訴了顧清衍,沒有毫的瞞。
“這是大寧的太子印璽。”
一枚瑩潤的印璽出現在顧清衍面前,“如今你世尚未公之于眾,待時機合適,我會昭告眾人你大寧太子的份。”
“大寧太子?”
顧臨面還有些蒼白,但眼底卻滿是笑意,“你忘記了凌海他們你什麼?”
小主子......
“你會和我一起保護母后,對嗎?”
顧清衍盯著顧臨的雙眼,語氣也認真了幾分。
“你們母子倆,我都要保護。”
了顧清衍的腦袋,印璽被放在了冊子之上,“拿好了。”
“我大寧國富兵強,你該有永遠直腰桿的底氣。”
“抬起頭,直起腰桿。”
顧清衍不由自主的直了背脊,雙手捧著冊子和印璽,顧清衍心尖微。
“先去把欺負過你的人,統統打一遍。”
......
昭寧宮,姜瑜盯著眼前的冊子和太子印璽,半晌沒有出聲。
“他當真是這樣同你說的?”
“母后,我該接下這些東西嗎?”顧清衍伏在姜瑜膝上,他現在糾結極了,一邊是得知世后的父親,一邊是當年被蒙在鼓里的娘親。
“為何不接下?”
姜瑜輕拍著顧清衍的后背,“本宮同他之間的事差錯,論不出什麼對錯,既如此,你就不該被那些事影響。”
“父王說,讓我先去把欺負過我的人打一遍。”
“撲哧——”
姜瑜笑出了聲。
“可是母后,打一遍是什麼意思,是直接赤手空拳去把他們打一遍嗎?”
“這個就靠阿衍自己去想了,母后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姜瑜臉上的笑意越發的擴大了,這個人還真是......同之前一點都沒變。
“對了,他會在定遠侯府待一段時日。”
“本宮知道了。”
另一邊,幾十萬大軍浩浩的抵達前線。
本想著一鼓作氣打出一個漂亮的回擊,卻不曾想,大寧的軍隊早就在這里等候多時了。
“兄弟們,這次跟著一起來的,還有大慶的小太子。”凌海豪爽的喝下一碗酒,“若是活捉了這位太子爺,有天大的功勞在等著咱們!”
“活捉大慶皇太子!”
“活捉大慶皇太子!”
“活捉大慶皇太子!”
將士們振臂高呼,都等著顧清翎自己乖乖送上門來。
而此時的大慶陣營,趙松正在笑看著掛起來的輿圖,“咱們的將士已經打探過了,大寧大部分兵馬都撤出了橫縣,只要我們重兵攻打,此戰定是會勝。”
“將軍,大寧的人極其狡詐......”
“夠了!大戰來臨之際滅自己威風,常慶,你是不是對本將軍有意見?”
顧清翎見狀眉心微,“明日孤也隨你們一起出城。”
常慶憋屈的閉上,次日,天剛蒙亮的時候,鑼鼓聲響起,大批的大慶將士從城門殺出來,沖向橫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