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杭州的信片來了,說劉姨娘已經失寵,莊姨娘掌了家,甚至劉姨娘已經重病了。」邰媽媽高興來回話。
這麼多年,太太在後院無法一人獨大,全拜那個婆娘所賜,如今好了,劉姨娘失寵了,這可是大好事。
馮氏卻把信拍在桌子上:「無用至極。」
怎麼也沒想到劉姨娘居然讓莊姨娘得逞了,也怪道老太太非要送人給自家老爺,果真這莊姨娘不是個好惹的角,居然連劉姨娘都鬥倒了。
更讓心寒的是,老爺章思源也來信要提拔莊姨娘的娘家人做莊頭,甚至莊姨娘的弟弟還讓他送去學,不僅給馮氏這裡來信,給老太太也來了信。
老太太喜不自勝:「我就說男人好年輕姑娘,不管是十八歲的男子還是八十歲的男子,都喜歡鮮花般的人,看看,咱們這位二老爺可是上心的很。」
林媽媽點頭:「劉姨娘快三十歲了,已退,再如何也比不得小姑娘。依奴婢看,等二老爺回京,所有的事就能敲定了。」
老太太頷首:「你說的是啊。」
大人們的眉眼高低,姑娘們消息靈通的如雲淑、雲湘都知曉了,雲淑是慶幸,雲湘則是因為單姨娘是太太陪房的兒,了解的更多。
雲驪依舊是讀書寫字,沒有毫改變,本來對於李氏只當親戚相,故而,李氏對越發冷淡,也只覺不知,淡然相對。
倒是孔太太很喜歡,尤其是雲驪送了一本自己抄寫的《普門品》后,更是還要接雲驪去孔國公府玩。
送《普門品》是因為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誦《普門品》可以在危難時刻有觀音菩薩救護,這點就正合了孔太太的心思。
而且雲驪知曉年紀大的人容易眼花,故意把字寫的大點,誦讀《普門品》時,聲音如珠如玉。
這自然也是呂嬤嬤教導的,宮裡說話就是如此,要不疾不徐,如珠走玉,且天生擅長學習,平日做課長,時常背書,故而孔太太甚至到了,李氏不去孔國公府,都打發人來接雲驪的地步。
「我們老夫人就是知曉您明日休息,故而特地打發我來接您過去的。」孔太太的陪房周媽媽道。
雲驪笑道:「大伯母如何說?」
剛下學,就在明月館看到周媽媽了,比起李氏,自然更願意親近孔太太。
倒不是說孔太太多麼良善,只這個人就是個聰明人,知道好歹。而大太太相比起來,做事全憑自己心意,需要你時,給你個笑臉,不要你時,翻臉很快。
人啊,最怕和糊塗人打道。
周媽媽笑道:「姨太太說讓您自去就是。」
「好,我收拾一下就跟媽媽過去姨母那裡。」
這幾日天氣驟冷,雲驪換了出門的夾襖,其實也不明白為何外人覺得李氏苛責於,大抵是因為在大房做的新衫不多的緣故。
可掀開馬車簾,看到路上凍的瑟瑟發抖的老人小孩,覺得自己一點兒也不苦。
住的屋子有暖閣,夏天也有冰,吃飽穿暖還有書可讀,不僅不可憐,反而是相當的好,甚至還學了紅、烹茶、制香、釀酒,跟呂嬤嬤學做首飾,跟松濤先生學雕刻,這些技能,隨意拿出一樣,流落民間,也能養活自己。
而不是真正的貧苦人家,才是真的可憐,比起們,非常的幸運了。
周媽媽見雲驪臉上出憐惜,立馬道:「五娘子,我們家老太太已經準備過些日子施粥,您就放心吧。」
「姨母真是菩薩心腸,誰謂綺羅翻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雲驪嘆。
周媽媽看著,又覺得李氏糊塗,這章家五娘子年紀雖小,但一看就非池中,
尤其是姑娘家,橫豎一幅嫁妝,還是二房出,白做的人都不會做。
只不過,只是個下人,也不能多說什麼。
孔太太這裡很是熱鬧,雖然孔雋出走,但是孔家人口眾多,世孫孔令宜也婚了,新娘子也進門,都在孔太太這裡湊趣。
雲驪過來的時候,孔太太連忙把拉到邊坐著:「好孩子,知曉你今兒要來,特地讓廚下給你留了蟹釀橙。」
這蟹釀橙要選黃的大橙子截去頂,把果剔掉,留下許,再選的蟹裝滿,把頂蓋上,放到盆里用酒醋水蒸,吃起來是「既香且鮮」。
「多謝姨母想著我,我還正想著那一口呢。」雲驪笑道。
下人趕送了過來,雲驪吃了一杯茶,方才慢慢吃起來,孔太太又道:「等會兒我們一起用撥霞供。」
這撥霞供民間也野兔火鍋,天氣稍冷時,吃這個最好了。
孔三太太見狀,忙道:「章五娘子,你可要時常來看看我這大嫂子,可是很喜歡你的。我們老妯娌幾個,二嫂去年沒了,只留下我這個不中用的,可惜人老了,也陪不了大嫂幾年了。」
孔太太道:「三弟妹說這個做什麼。」
老妯娌兩人又說了幾句話,孔三太太告辭,其餘人也都走了,雲驪陪著孔太太一起用了撥霞供。
周媽媽笑著對孔太太道:「您看看五娘子,吃的多好呀。」
在孔太太這裡,雲驪就沒有吃的那麼細緻了,但仍舊是小口的吃,絕不會吃的滿流油。
吃飯的習慣還是劉姨娘教的,就是什麼都可以吃,但是要控制量,比如一碟紅燒很好吃,但夾一塊嘗嘗就行,絕不能貪吃。
又如同點心,再好吃,也最多吃兩塊,不要全部吃。
否則貪了口腹之慾,就容易生病。
什麼東西都是過猶不及。
用完膳,雲驪就道:「今日我還是給您誦經吧,近來我正和松濤先生學制香,等香制好了,再送給您。」
聽說雲淑把各賞錢全部存起來,和雲淑相比,幾乎都花在學業上,尤其是制香,尋常人只做幾種,則私下找松濤先生拿了香譜來,自己私下買不名貴的東西制香,私房錢都花的差不多了。
但這些香也得送給識貨的人,送給李氏算白搭,還不如送給孔太太。
再有,學東西,也不願意太多人知曉,畢竟包子有不在褶上,在家裡不顯山水的最好。
孔太太聽了忙道:「我的兒,真真是個靈巧不過的。」
雲驪笑了,又誦了一段《普門品》,不一會兒,孔太太才睡下。
周媽媽對道謝:「您若是天天來就好了,這樣我們太太也能安神。」
這其實是暗示雲驪,如果經常過來,就能拉近關係。
雲驪搖頭:「我也想時常陪著姨媽,但近來學業繁重,您放心,等我有空就過來。」
周媽媽心道,這章五娘難道不知曉陪在孔太太邊,日後若是孔太太保,絕對會嫁一個好人家,何必放棄這條終南捷徑呢。
這話說給孔太太聽,孔太太很是欣賞:「這才是好呢,還沒開始骨頭就輕了,一點好就能收買,這樣的人我也看不起。原本之前和我那妹子說的話,隨口一提,如今卻覺得這個姑娘配我們雋正好。」
別看孔太太平日不再提起孔雋,對孫子也不錯,可心裡還是掛念著的。
周媽媽聽了也是為孔雋高興:「章五娘年紀雖不大,但已經能看出是個人胚子了,最重要的是極好,也喜讀書,雖然常常說的詩詞老奴我聽不懂,但是一看就是知書達理。」
「就是如此,我想到時候等雋立功了回來,就給他說親。」孔太太充
滿了希。
回到家的雲驪自然不知曉這些,還要去給李氏請安去,不曾想在此居然見到了大伯父章思宗。
雲驪很詫異,這位大伯父一般都在小老婆,很來李氏這裡,當然李氏脾氣近來夜不大好,聽說總是上覺著熱,喝濃茶不說,還總莫名發脾氣,若非雲驪養在大房,也不會時常過來請安。
「給大伯父、大伯母請安。」
章思宗微微頷首,「近來書讀的如何?聽你大伯母說,你字兒寫的不錯。」
「回大伯父的話,近來《中庸》快學完,先生在教《論語》和《孟子》,至於經書也偶爾教導一些。」
「唔,不錯。我來問你,子曰:『君子並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你看大伯父是如此嗎?」章思宗須問道。
雲驪笑道:「大伯父此言差矣,這正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我見大伯父,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之,此君子也。」
章思宗的意思是,君子擔心自己沒有才能,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那麼他章思宗是不是這樣的人?即便死了,卻沒有人知曉他是怎樣的人,這才是做人失敗之。
雲驪則表示,只有君子才要求自己,小人苛刻別人,大伯父你正是因為對自己嚴格,所以才如此想。而大伯父你把義作為本質,依照禮來實行,用謙遜的言語來表達,並用誠信的態度來完他,你不是君子,誰是君子?
都以《論語》作答,雲驪就很回答了這個問題,還捧了章思宗一把。
果然章思宗一拍大:「好,果真不錯,你才八歲,就能有如此見識。」
雲驪還是淡定的謝過章思宗誇獎,和章思宗接不是很多,也不好多說什麼,以免拍馬屁都拍到馬蹄子上。
卻沒想到回去明月館后,大伯父送來一套紅寶石的首飾給,這讓雲驪有些驚訝。
李氏正在旁伺候章思宗用膳,卻也不明白他的用意。
「老爺,您這是為何抬舉那麼個小姑娘?難道您上回說過繼四哥兒的事作罷,還是過繼文懋嗎?」李氏問道。
章思宗夾了一口脆肚,搖搖頭:「我說你這個人啊,真是不懂。什麼犬升天,你不懂嗎?昔年,楊貴妃是在叔父家養大,一朝選在君王側,楊家人犬升天。兒子嘛,過繼個差不多的就行了,可兒若是養好了,我指不定也能做個國舅爺。」
「咳咳。」李氏被章思宗的想法嚇到了。
驚訝道:「咱們家不是出了個遼王妃嗎?怎麼還能再出位妃子呢?況且那孩子才那麼小,能看出什麼來?」
章思宗就道:「所以說你頭髮長見識短,你那個閨都了遼王妃了,能幫家裡什麼忙?自然,我們是沒什麼要幫忙的,我不過去信要些人蔘來,你也知道,家裡近來貧乏些,我們了皇親國戚還得上供宮中,倒好,那信里彷彿說我們打秋風一樣。平日在咱們家,要牡丹,我哪回沒滿足,還有你私下送了不東西過去遼東,別以為我不知道。生了這麼個兒,就是個賠錢貨,你放心吧,嫁了人,眼裡只有男人,哪裡有你我。」
「而五娘雲驪呢,不僅聰慧,我看容貌更盛,你不必多說,我自會培養好,將來指不定我的前途就指呢。」
說到這裡,章思宗又笑了。
李氏期期艾艾道:「那大老爺,咱們若是對雲驪好了,老太太那裡……」
「你怕做什麼?也不敢如何。我還有事沒找算賬呢。」章思宗臉沉。
李氏嚇的大氣都不敢。
章思宗自然又去小老婆房裡耕耘了,李氏聽說了,也只是苦笑:「大老爺這是還沒放棄自己生呢。」
自從大伯父送了一套紅寶石首飾給
之後,很快又請了一位大家來親自教音律,這就讓雲驪很費解了。
因為這位大伯父並不是個心的主兒,平日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幾回面,這次居然還請了音律大家特地教彈琴。
雲驪請安時特地請教李氏,李氏眼神複雜道:「你大伯父可是很看好你的,還說你養在我們大房,就不能有毫委屈你。」
饒是雲驪如何聰慧,也不明白這個道理。
章思宗也沒告訴李氏,他是自個兒想的,誰都知道唐朝貴族子擅長音律,尤其是楊貴妃,一首霓裳羽舞轟。
新書《吾家阿囡》開始連載啦! 李桐重生了,也清醒了,原來,他從來沒愛過她惜過她…… 姜煥璋逆天而回,這一回,他要更上一層樓,他要做那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寧遠千里而來:姜煥璋,小爺我專業毀人不倦……
她是二十一世紀國際知名的中醫大師一朝穿越,變成了一個家徒四壁,容貌可怖還慘遭退婚的苦命秧子親戚極品,母親軟弱,生活步步維艱沒關係,看她如何斗極品,立門戶,發家致富、坐擁高富帥、走向人生巔峰!等等!她不過是好心救了一個人,不曾想這人竟是權傾朝野的王爺更讓她沒想到的是,她還被這妖孽霸道的王爺給纏上了!
前世,姜幼安是一本團寵文里的炮灰女配,全家人獨寵妹妹,而她慘遭亂棍打死。重生后,她絕不重蹈覆轍,卻發現全家后悔,求她原諒。紛紛火葬場?呵,本姑娘不奉陪!姜幼安只想致富過好小日子,豈料被反派大佬盯上。大佬權傾朝野,出了名的禁欲寡情,卻獨寵她上癮。抱抱,舉高高,纏人的緊哩!
殷素素一睜眼,謔,居然第二次重生了。一模一樣的劇情設定,一模一樣的糟心事。本想著這輩子混吃等死當鹹魚,等女配的生命走到盡頭,這一輩子就徹底結束,但是她還是不想認命!既然你女主有金手指,那我就隻好把金手指給折了。
謝殊寧在八歲這一年,發現自己穿書了。穿的不是籍籍無名的路人甲,也不是擁有主角氣運,貌美可人的女主角。而是一個勵志給主角添堵,劇情NPC反派泡灰小師妹,從開頭到結層,生命不息,作死不止。謝殊寧:…………眼肓心瞎,一心只愛仙宗大師兄,師兄長,師兄短,為師兄哐哐撞大墻。每日三省吾身,今天給萬俟隅添堵了嗎,不是在殺萬俟隅,就是在殺萬俟隅的路上。謝殊寧:人間是不值得留戀了嗎……長得不差,天賦高,家世也是一頂一的,妥妥的人間白富美,萬幸劇情還未開始,謝殊寧一不作二不休,斬殺劇情從我做起。遠離仙宗,拜入天外境,小心謹慎,不該認識的人一律不相交。褚江瑯:“在下天宗大仙兄”謝殊寧戰術后退“表哥,我們走吧。”今天還是認真躲避劇情的一天。謝殊寧很奇怪,自己已經很努力的遠離劇情,摘掉了反派小師妹的人設,為何女主大人看自己的眼神越來越奇怪。“阿殊,你說過的,此間磨難,皆是飛升時的墊腳石。”萬俟隅眼神瘋狂,眼里帶著難以抑制的渴求,一字一句。“我不求飛升,也不想與天同壽,我想要你。”月亮藏在心里,一點點的向他而去。
【重生復仇+將門嫡女+全家火葬場不原諒+真假千金】我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十年,掙得赫赫軍功。 大戰平定后,我怕女扮男裝之事暴露, 不得已假死,恢復女兒身回京與家人團圓。 誰曾想,家人怕被我連累,早已養了新女兒。 父親說:“你女扮男裝參軍,是欺君之罪,一旦敗露,會害死全家。” 母親說:“身為長女,該忍則忍,這就是你的命。” 弟弟說:“這些年都是新姐姐在父母身邊盡孝照顧,你要感恩。” 我戎馬十年,早已滿身風霜,只渴望家庭的溫暖。 皇上將我沒能享受到的隆恩,全都償還到了家人身上: 父親被封一等國公,母親冊封一品誥命; 養妹賜婚太子,弟弟是人人稱贊的戰神。 而我連面都不能露,否則就是害死全家的罪人。 饒是我不爭不搶,可養妹出去參加宴會,回來后就哭的肝腸寸斷。 “從邊疆回來的寧王,說我跟哥哥長得一點也不像,娘,我害怕,若寧王看見了姐姐……” 母親當即嚇得臉色煞白。 這天母親一改往日冷淡,溫柔遞過來一杯酒為我慶生,我感動的一飲而下。 醒來卻被毒啞了嗓子,打斷了十根手指,廢了全身功夫。 他們費盡心思奪我軍功,一切都是為了養女鋪路。 我以命相搏換來的榮耀,竟成了催命符! 再次睜眼,我重生回到了假死歸京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