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氏聞言就從打開了的箱籠里拿了一匹銀紅織梅花水波暗紋的湖綢在宋積雲上比了比,溫地笑道:「你二妹妹的事就算是定下來了,我尋思著的嫁妝也該開始準備了。我這些年也為你們姐妹攢了不好東西,趁著你二妹妹出嫁,把東西分一分。」
說完,想起大兒的婚事。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宋積雲也能覓得個如意郎君。
把匹頭給了邊的小丫鬟,道:「你也來挑兩、三件自己特別喜歡的拿走,剩下的你們姐妹四個平分了。」
宋積雪在旁邊搗:「娘,要是我和姐姐同時看上了您的這尊玉觀音,您給誰?」
錢氏氣煩抱怨不停,挑著眉道:「那就誰也不給!我自己留著。」
宋積雲莞爾,道:「我就不用了,讓妹妹們挑。」
錢氏特意把那尊玉觀音塞在了宋積雲的手裡,道:「我知道你有本事,不缺這些,以後小四出閣,肯定得還靠你補。可你也是我姑娘,你妹妹有的,你也得有。」;
宋積雪就故意在旁邊說錢氏「偏心」。
三個人說說笑笑的,倒也熱鬧。
只是等到下午,宋積雪跑去蔭余堂上課,卻沒見到元允中,也沒有留下一句話。
滿頭霧水地跑去找宋積云:「姐夫不見了不說,邵青哥也不見了。問了六子,六子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
或者是覺得意興珊,和邵青連夜搬了出去。
宋積雲口仿佛被什麼刺了一下似的。
忍著心中的不適,笑意帶著幾分自己都不知道的勉強:「元公子又不是你的西席,他有差事在,偶爾有事不能給你上課,不是很正常的嗎?反倒是你,別總去打擾他才是。」還問,「你不是說元公子給你布置的功課你都沒有做完嗎?怎麼還有空去蔭余堂?趕做你的功課去。」
宋積雪向來對宋積雲敬重有加,聞言不敢頂,小聲道:「可姐夫從前要出門都會給我留話,還會給我另布置功課。這次卻一聲不響地就不見了,我肯定有點擔心啊!」;
宋積雲笑著拍了拍的頭,道:「也許是有急事,沒來得及。」
宋積雪有些沮喪,道:「好吧!那我明天再去找姐夫。」
宋積雲卻尋思著怎麼把這倆趕隔開了。
「明天熊家有人過來,你恐怕沒有空。」道,「你這幾天有空,就好好陪陪你二姐。你的功課,我和元公子商量商量,看能不能給你正式請個先生。」
「不要!」宋積雪道,「沒有誰比姐夫更厲害了。」
「厲害也不能總給你當夫子吧!」宋積雲哄著宋積雪。
宋積雪是個聽勸的孩子,有些難過,卻也知道姐姐說的是實,緒低落了一會兒就好了。
宋積雲吩咐:「娘這兩天要幫著你二姐姐擬陪嫁的單子,你有空就幫著娘照看一下四妹。我這幾天要忙著和嚴老爺他們商量燒新青花瓷的事,沒空管家裡的事,你得幫襯我一把。」
宋積雪果然被轉移了視線,連聲道著「姐姐你放心」,把元允中不在蔭余堂的事拋在腦後,一溜煙地跑去錢氏那裡。;
宋積雲鬆了口氣,由鄭全陪著去了景德鎮的瓷商會。
馬會長自從萬公公丟了個大臉,不怎麼出現在景德鎮眾人面前之後,就恢復了神,抖擻起來。聽說宋積雲要和嚴老爺幾個定燒新青花的事,他就自告勇,提出讓他們到商會來商量這件事,還道:「這是商會的大事,不能讓宋老闆的善舉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泯於世人了。」
宋積雲想著從前還有報紙雜誌之類的幫著宣傳,如今還能有什麼手段不。
等到了商會才發現,原來馬會長請了個落魄書生,要把這件事寫下來,教給說書的先生四宣揚,還悄聲跟宋積雲道:「那些說書先生只要說一場,就能從商會拿到一百文錢。若是茶樓滿座,能拿二百文。」
宋積雲忍不住哈哈大笑。
可見任何時候,只要想干,就有辦法。
學著馬會長的樣子低了聲音,道:「怎麼也不能讓商會吃虧,這錢我出了。」
宋積雲不可能一筆一筆地跟商會算這個帳,肯定會多給錢。;
馬會長笑容可掬,親自帶了宋積雲往議事的花廳去。
嚴老爺幾個早已經花廳等著了。
幾個人把景德鎮制瓷的人家都評點了個遍,這才開始一個個確定做新青花瓷的名單。
景德鎮原本十家就有九家燒瓷,這一番功夫下來,花了四、五日。
宋積雲早出晚歸,家裡的事全然顧不上,好不容易把燒瓷的人家定了下來,比往日早了兩個時辰回來,卻在門口到了邵青。
他行匆匆,提著個大包袱,一副要出門的樣子。
宋積雲不由和他打了個招呼:「邵公子這是要去哪裡?我這幾天忙著窯廠的事,也沒來得及和你上。」
邵青有些著急,快言快語地道:「我們家爺淋了雨,了風寒,燒得渾滾燙滾燙,一直說著糊話,好不容易今天醒過來了,我過來拿幾件服。」
宋積雲聽著心中一悸,連珠炮似地道:「怎麼一回事?元公子如今歇在哪裡呢?可請了大夫去看看?大夫是怎麼說的?要不要?」;
邵青笑了笑,道:「在江大人那裡養病,幾個大夫都在堂前候著,黃大人還把龍虎山的張天師請了過來。已經用了藥,沒事了。只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還有些沒神,在靜養就是。」
宋積雲沉默了片刻,道:「邵公子能不能等等。我這裡有支百年的人參還有隻了形的何首烏,雖說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你也幫我帶過去,給元公子補補子骨也好。」
邵青倒沒有推辭,爽快地答應了。
宋積雲指使小丫鬟去吳總管那裡拿藥材,自己則一路小跑著回了院子,把茶房裡幾包上好的燕窩和花膠包了起來,急急地去了邵青等候的轎廳:「一起帶過去給元公子補補。」
還怕邵青不知道怎麼吃花膠,把用法說了又說,並道:「江縣令雖是梁縣的父母,可他剛來不久,不比我從小在梁縣長大。若是元公子想吃什麼喝什麼,你們又一時找不到在哪裡買的,就讓人給我帶個話,我來辦。」
隨後想著冒了的人胃口都不好,道:「我等會給他做點川渝那邊的泡菜,配著粥吃,也能開開胃。」
悄咪咪地繼續更新……
顧知灼覺得自己的上一世是天煞孤星,尤其是在及笄這年,倒黴透頂。 具體表現在: 1、她出生名門,生來富貴。 及笄之年,慘遭抄家奪爵,滿門盡亡。 2、她自幼被指婚太子,日後必當母儀天下。 及笄之年,未婚夫移情別戀,爲了討好心上人,毀她容貌,污她名聲。 3、她才學出衆,弓馬嫺熟。 及笄之年,卻成了京中人人口中的草包,紈絝,不學無術。 反觀,一直寄住在她家的孤女表姐季南珂,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每天只用躺着,地位,財富,名聲,太子妃的尊榮也都會自個兒往她身上湊。 是大啓朝人人皆知的福運女。 直到死後,她才知道,原來,季南珂的福運都是從她這裏偷來的。 難怪,及笄這年,她們的人生顛倒錯位。 好消息:她重生了。 壞消息:一睜眼,她的未婚夫正在教唆太醫給她下藥,想要讓她毀容。 他們不知道的是,上一世,她頂着潑天黴運,苦心鑽研醫卦星相,差點成了國師。 * 上一世,顧知灼在流放後九死一生。直到遇上同樣朝不保夕的謝應忱,才終得喘息之機。 謝應忱是先帝的嫡長孫,曾經的太孫。 他教她養她,把她的未來路鋪的順順當當。 然後帶着半生仇恨和滿身病痛撒手人寰。 如今一切洗牌重來,謝應忱還沒有病入膏肓。 顧知灼要找到他,治好他。
聖旨下來,本以爲要被五皇子納爲側妃的戴玥姝,被打包送進了東宮。 戴家幼女,人如其名,姝色無雙、天香國色。 美人在前侍奉筆墨,太子衛卿珩一心朝事不爲所動,堪稱當世柳下惠。 戴玥姝信了,徹底安心,各種“折騰”打發時間。 她昨天摘了太子院子裏的花做薰香,今天得了太子的布料做新衣裳,後天用太子名義點菜開席嘗新品,玩得不亦樂乎。 將一切盡收眼底的衛卿珩微微一笑。 是夜,明月高懸。 戴玥姝眼淚汪汪,“騙子”還沒喊出口就又被堵住了嘴。 衛卿珩掐着她細腰,勾脣:“‘利息’還是要收的,我的阿姝。” * 後來。 衆人發現,這位慣常被說以色侍人不能長久的寵妃身上穿的是僅五匹的貢緞雲霞鮫衣,頭上戴的是皇帝親自設計的點翠鑲金玉鳳釵,用的是天下獨一僅存的夜光杯,一向眼長腦門頂的太監總管跪在地上給她整理裙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