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431章 戶部郎中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431章 戶部郎中

史書有云:洪熙元年,重宮宴,平王武玄灃直言周氏逆國,謀害先帝,偽擬假詔,歪曲正統,又以野種冒充武家子孫,混淆皇室脈,顛覆武周天下,罪大惡極。

為正綱常,平王拿出真正傳國玉璽,破周氏謊言,獲群臣認可擁護。

相國高承率眾臣擁戴新君,三呼萬歲,武氏宗室遂罷黜周氏姑侄及帝洪熙,擁戴平王,周氏及輔國公無力回天,無奈退場。

一夜之間,大周換天,新君上位,是為宣武帝。

為告永寧帝之靈,新帝僅問責輔國公,令周氏太皇太后以及周太后遷居皇陵,為先帝祈福贖其罪過。

原永寧之庶子皆移居宮外永寧侯府,永寧之庶長子得封侯爵,三世而斬。

原相國高承事后第二天便向新帝乞骸骨,新帝應允。

陳三寶從王副將這知道武玄灃上位始末后,興的直手。

本來的熊市變了牛市,雖然時間戰線略長,而且前期也不小,好歹現在終于看到回頭錢了。

把西南的這一攤子給馬玉后,陳三寶跟著王副將便先行向京城趕去。

苗蘭花和狗蛋他們暫且先留在桂,陳三寶決定等大典結束后,看看武玄灃如何安排他再做打算。

他不算什麼肱骨重臣,但絕對屬于潛邸舊臣,雖沒有那些老臣一般有治世之才,但畢竟是現代人,思想便沒那麼死板。

武玄灃剛上位,一定也希在朝堂上有他這樣不死板相對靈活的臣屬,所以,陳三寶猜測,自己有很大幾率會被留在京城。

畢竟,西南已經穩定下來,萬事開頭難,陳三寶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已經把西南大捋順,做好了各項規劃,后來的人只要按照陳三寶開辟出來的路順著走下去就行。

Advertisement

為了節省時間,陳三寶一路上快馬加鞭,風餐宿,終于在大典開始的前一天到達了京城。

按理說,武玄灃已經上位,還確立了年號,甚至已經開始執政,登基大典開始的便有點晚。

但武玄灃始終堅持,雖說崇德帝本屬意他,被永寧帝篡位,但武玄灃顧念兄弟分,愿為其守制一個月,故將大典推遲。

要陳三寶說,武玄灃這理由也夠撇腳的,也夠虛偽的。

都把人家給否定了,還把人家兒子攆走了,還整那些幺蛾子干啥。

果然,仗義每多屠狗輩,妖魔鬼怪在廟堂。

登基大典這一天,陳三寶一句話都沒和武玄灃說上,別說說話了,就是連臉都沒怎麼看清。

這種大事,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飄飄,陳三寶雖然在西南還算小有臉面,到了京城又化了泥鰍,在這遍地豪門的地界,他實在不太流。

于是乎,在百朝拜的時候他只能作為外臣跪在最末端,除了影影綽綽看到一明黃,其他的啥都沒看到。

娘的,看看人家這穿越人士混的,出皇族長相俊,武能安邦文能定國的。

他呢,也算穿一次,竟然連給老鄉下跪都得排在最后一排,簡直沒有天理了。

賊老天,就不能給他來點主角環?

不過麼,差不多年紀,自己都有兒有的了,武玄灃還老一個呢,這麼一看,還是自己贏了,嘿嘿。

果然,最后的贏家永遠是阿Q。

登基大典的第二天,武玄灃便舉行了封后大典,就在大家暗暗羨慕福安長公主之時,武玄灃竟出乎意料的冊封了鎮國公家嫡為后,福安長公主之為妃,大跌了所有人的眼鏡。

什麼況?重宮宴不就是因為請旨賜婚才惹得后來這一系列變故麼?怎麼折騰了這麼久,這位主角又變了妃?

Advertisement

;大家雖然疑重重,卻沒有那個膽量問出來。倒是宣武帝自己解釋了一下:

原本的請婚圣旨蓋了假的玉璽,證明上天不同意這樁婚事,才引出這許多事來。既然如此,那此事便作罷吧。

陳三寶聽了暗暗撇了撇,說那些冠冕堂皇的干啥,就直接說:福安長公主家的兒畢竟出野路子,不能母儀天下,外家又沒啥實力,帶不來什麼實際利益。

鎮國公家的兒多厲害啊,出高貴,手腕了得,鎮國公在朝堂影響力還大。

這麼一比較,孰輕孰重,還不是一目了然。

陳三寶和康先生吐槽,果然男人有權就變壞,簡直賊。

倒是康先生和陳三寶小小的解釋了一下,原來這次重宮宴,要不是有鎮國公幫忙,周氏也不能倒臺的這麼迅速。

畢竟不管如何,京外的兩大營可是直接聽皇帝調遣的,宮中的林軍也不是喝醋的,可是那天的宮變,除了一小部分林軍盡了本分外,其余全部倒戈。

怪不得呢,怪不得武玄灃又突然出爾反爾呢。

不過,這樣依靠鎮國公,又將他兒扶上后位,就不怕再出第二個周氏?

皇后一旦有了嫡子,武玄灃不顯多余?那永寧帝可是赤的例子擺在前面呢。

雖然武玄灃口口聲聲說人家洪熙帝是野種,可這事誰說的準,陳三寶覺得就算是野種也至是周家的脈。

所以,要想皇位永固,武玄灃當務之急便是要抑制鎮國公的勢力,外加不能讓皇后有孕!

一朝天子一朝臣,往往新帝登基之初便是朝廷大換的時候。

武玄灃蟄伏多年,一朝得勢,當即大封功臣剪除異己。

原來的黑旗軍主將領跟隨武玄灃多年,南征北戰勞苦功勞,武玄灃為顯優待,論功行賞,均賜予良田宅若干并加進爵。

Advertisement

朝中舊臣見此無不羨慕,然而這種羨慕也只持續了一段時間。

宣武帝將黑旗軍后打散,二十多萬人的軍隊分若干分支。其中十萬人繼續留在西南駐守,五萬人前往北地,繼續駐守抵抗韃靼;兩萬人調往西南,其余六萬人全部留在京郊,匯東西兩大營。

至此,戰功彪炳的黑旗軍徹底完了其歷史使命,進了另一個發展階段。

同時將軍和兩大營紛紛還上自己信賴的年輕將領,來了一個大換

這招‘杯酒釋兵權’讓武玄灃將軍權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又架空了鎮國公在軍中的影響力。

陳三寶都看得出來,其余人也都能看得出來。所有人都知道,理完軍中事務下一步就是朝堂了。

果然,新上任三把火,整個朝堂各個省、部全都了一邊,近一個多月的時間,幾家歡喜幾家愁。

好在,宣武帝對于自己看不慣的吏只是斥責貶退,只有極其惡劣的才抄沒家產被拿下獄,整手段還算溫和。

整個整頓的過程中,康先生作為曾經的軍師后來的幕僚,得封吏部尚書,正二品,掌吏任免、考核、調,一朝得勢,位極人臣。

而陳三寶也位置也定了下來,看著明黃的任命書,陳三寶狠狠嘆了口氣:果然!武玄灃這賤人,真是把他當掙錢工了!

戶部郎中,從四品,主掌倉部司,掌天下庫儲、出納租稅、祿糧、食稟之事。

掙錢!掙錢!還是要讓他掙錢!

陳三寶看著自己的任命,哭無淚,這個忘恩負義的武玄灃,自己兢兢業業這麼多年,到頭來還是要累死累活的給他打工掙錢!

這麼一看,還不如在西南呢,至在那自己大小是第一把椅,說的算啊!

這麼一看,戶部,還不是尚書,連左右仆都沒混上,只是個郎中!

頭頂上三個領導!這日子還能不能過了?!

城市套路深,三寶表示想回農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