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三國末世錄 第146章 風云際會

《三國末世錄》 第146章 風云際會

二袁相繼僭號稱帝的消息傳到宛城皇宮之中。

連續吵嚷激辯多時的大漢朝堂總算清凈下來。朝堂上,公卿諸臣為了是否要明詔檄文討伐二袁的爭論,已進行了近兩個月之久。

在這段時日,雖然朱雋,皇甫嵩,蔡邕為首的三人力主伐袁,但太尉楊彪卻極力反對。他并不是認為二袁不應該討伐。他是擔憂漢室詔令并不能將諸侯號召起來,反而因此惹禍上

但現在,二袁公開僭號使以楊彪為首的綏靖派無話可說。漢室此時若還對此置若罔聞,那麼就等于它默認了僭越者的地位,也就是漢室默認了大漢已亡。

一但漢廷朝堂的意見統一達,效率就立刻顯現出來。騎乘著信使的快馬,一隊接著一隊從宛都四門涌出,他們將討袁詔令傳檄天下。

諸侯們的回應相繼傳來,最先回應的自然是馮宇,接著是江東孫策表明愿意奉詔討賊。然后是劉表和劉焉亦表示愿意出兵討賊。最后,甚至連遠在州的士燮,西涼的馬騰也回復漢室,愿意出兵中原討賊。

但是距離二袁較近的諸侯,除了孫策,還沒有哪個人明確回復漢廷愿意奉詔討賊。

城中的將軍府邸中,坐滿了馮宇的武將和幕僚。與此同時,宛城的尚書府中,公卿大臣也聚集一堂。他們一邊商討著天下形勢,一邊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

張遼憂心忡忡的說道:“怎麼到如今,兗豫青徐中原一帶,還沒有一個人表示愿意奉詔討賊”

賈詡一笑:“這有什麼好奇怪的。這些小諸侯懼怕二袁。他們雖然明知自己最終會被二袁吃掉。但也不想做第一個被吃掉的羊。都希二袁先吃掉別人,吃撐了,消化不了,就能暫時放過自己。拖延一段時日,說不定還能迎來一生機呢”

Advertisement

趙云疑說:“難道就眼睜睜讓袁賊將他們一個接一個吞并掉”

荀攸施施然的說道:“這就要看一個人的態度了。就是曹,他的表態至關重要。只有他站出來,那些小諸侯才可能整合起來,共同抗袁。只是曹如今也應該回應了,不至于拖這麼久啊”

荀攸將此話說完,轉頭看向馮宇。馮宇看出他心中疑,以肯定的語氣說道:

“諸位放心,曹必定會奉詔討賊,除非他不是以前那個曹,或是腦子壞掉了。他拖這麼久不回應,一定是有所目的。”

“難道是為了和朝廷討價還價”

“應該不是。他若向朝廷要價早就應該提出了。”

此時,一個令兵堂稟報打斷了眾人對話。“報宛城方面飛鴿傳信,從朝堂來的消息,數日之前,袁紹軍攻破河修武,河太守張揚被殺”

堂中眾人頓時頭接耳一片,馮宇卻笑道:“某知道那曹是做什麼打算了,他想讓袁紹先吃掉幾頭小羊。這樣一可以讓其余小諸侯死心塌地的跟隨他攻伐袁紹。二是他擊敗袁紹后,能占據更多的地盤。”

半個時辰后,果然又有令兵來傳報:

;“報飛鴿傳信,宛城朝堂消息,數日前,袁紹長子袁譚攻陷青州北海,北海相孔融逃奔兗州。另,兗州牧曹剛剛遣人表奏朝廷,愿意應詔伐賊”

堂中,眾人的喧嘩討論之聲更大了。此時,馮宇突然站起來,眾人立刻終止了話語,大堂變的寂靜起來。

他肅穆說道:“諸位,此戰將決定未來數十年天下大勢。某斷定,此戰過后,二三十年,中原將無大戰。此戰也決定了我梁州,筑國未來前景。諸位與某同心同德,共同進退,以建功業”

Advertisement

建安元年的夏日,兩方陣營都做著積極的戰爭準備。袁紹一邊繼續掃周邊弱小勢力,以解除未來自己的后顧之憂。一邊屯糧,集結兵力,打造攻城械。為攻伐曹做準備。

那些弱小勢力,眼看不能茍且,曹又挑起了討袁大旗。便紛紛聯合起來對抗袁紹,以求自保。甚至時不時的主攻擊袁紹控制區的腹心之地,來緩解友軍的力。

南方,袁數次渡江主攻擊江東,試圖先行解決江東這塊后顧之憂,而后能與袁紹南北夾擊曹。但是渡江的袁軍均被孫策擊潰,無功而返。

平原上的新野城,現在儼然已變了一座軍鎮。營帳接天連地。各路諸侯大軍會集于此。

士燮的八百藤甲步卒,千里迢迢行軍月余,終于到達此地,他們甚至帶了十頭戰象過來。劉焉的兩千益州甲士亦是經郡,漢東郡,行近千里路程抵達新野。不過進漢東后,全程都是由馮宇水師走水路“護送”。

馮宇手下有人嘲笑這兩家派出的兵力太,完全是做做樣子。但馮宇卻不這麼認為。

這個時代,人口如此稀薄,千里運兵是個極為耗費本的事。一路之上,大多地段是長達幾百里的荒郊野嶺無人區。

日常補給全要人挑馬馱,一站一站往前送。這種況下,兵力多了要付出無法想象的代價。原世界歷史上夷陵之戰,赤壁之戰的攻方慘敗都有此因素。

另外大量的兵力前來,僅靠附近諸侯領地中糧草供應,怕也會出現短缺。因此,本可置事外的士燮,劉焉派出這些兵力,足以證明他們對朝廷的一種態度。證明他們認可當下朝廷與諸侯間重新定義的關系。

較近的劉表也僅僅只派出了兩千步騎,屯駐新野。不過,他承擔為聯軍提供了一半糧草的責任,另外一半糧草由馮宇提供。

Advertisement

遠在新野千里之外的下邳城下,同樣兵馬云集。他們正在迎接遠道而來的一支部隊。陶謙與包括劉關張在的徐州諸員,將領,正在下邳城外,等候著。

不一會,遠方出現一大彪人馬,越行越近。陶謙微捋白髯,策馬迎了上去,笑迎道:

“溫侯上次手刃董賊,此次又在我漢室危難之際,毅然與那袁賊決裂,誓與天下群雄共討漢賊。當是我大漢之忠臣赤子。如今溫侯來我徐州,定能保得徐州不袁賊屠戮。”

來人正是呂布,他被陳留太守張邈引薦給陶謙,陶謙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天津https:.tetb.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