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輕小說 沒你就不行 1776. 大宋反派(97)三更 大宋……

《沒你就不行》 1776. 大宋反派(97)三更 大宋……

大宋反派(96)

    夏去冬回, 路上一顛簸就是半年。

    這半年裏,每個縣都踏足了。路途遭遇刺殺十數次。

    沒錯!就是刺殺。別覺得臣服了的就真的都臣服了,便是部族部都會有不一樣的聲音, 更何況一個剛剛粘合起來的雍郡。

    說實話,上了刺殺了, 桐桐心裏的另一隻靴子才算是落地了。

    遇到刺殺了, 才覺得找到雍郡的疥瘡長在什麽地方了。順著這些刺客的訊息, 往下去揪,總能知道背後牽扯到什麽人。這就跟給人瞧病一樣, 心裏知道這人上肯定有什麽病灶,但人家就好好的站在當麵, 你尋不著病灶在哪,心裏就發慌。

    現在好了,病灶出來了。這對一個大夫來說, 絕對不會認為是壞事。

    振臂一呼,上下便跟你齊心呢?咱也不是真的神仙, 做的什麽夢呀。

    四爺說,“封口,此事不能外揚。”

    知道!越是這種事,越是要把消息

    一則,不能了人心。自己和四爺再說不追查, 可勢必還是會各個部族人心惶惶。

    二則, 出了刺殺這樣的事,若是鬧的人盡皆知,自有人會冒出來控輿論,而證明你不得人心。

    三則,這是任何一個政權建立初期都不可避免的問題, 非時間不能化解。就算是揪住大張旗鼓的查了查出來就殺。可這勢必會激發更多的主張部族獨立的人的鬥誌,跟割韭菜似得,一茬一茬接一茬,沒完沒了。

    那就不如什麽都不說,隻當沒這事,把口子給收。然後暗地裏盯著,知道其向就行,不能急著去拔毒。否則,這邊拔了那邊起,手忙腳的,那就大可不必了。

Advertisement

    這就是四爺說的:朝廷這個地方,有時候針尖大一點事能掀起滔天巨浪,可有時候天大的事也得能下舌頭下麵。

    眼下這個事就是得在舌底下的事,半都不能

    一回來,四爺就得去見人。

    桐桐也在思量,怎麽能培養暗的人手。把視線放在南市,南市裏魚龍混雜,太知道怎麽求生求存了。而且,這些人放在哪裏瞧著都不打眼。

    可這些人得誰照管呢?

    桐桐想到了索氏。

    王府對外選衛,索氏便被選了出來。

    桐桐忙的這些東西,四爺是不管的。他連著見了幾天人,然後遼國的使臣來了,來的是蕭蘊。

    還是那件事:歲幣!

    按說這個月份了,歲幣早該給了。但是催促了兩次,雍郡都以王爺不在興慶為由擋回來了。那現在總該是回來了吧,所以,歲幣給是不給呢?

    四爺設宴款待蕭蘊,對方一提,四爺就忙道:“對不住!對不住!實在是雍郡新立,事務龐雜,又是才接手朝廷所托之事……這巡視不能終止,還請多理解。”

    蕭蘊:“……”這也沒推,也沒否認這個事。他就覺得哪怕是緩著給,有個態度也行。

    結果人家雍王的態度真的很好,他說,“這樣,要籌措也不是一時半會能籌措出來的。從各地把賦稅往上收,這起運和路途都需要時間吧。況且,絹帛二十萬匹,這得從回鶻三州往過征調,沒有三個月都運不過來……”

    這也是實話。

    四爺就特別誠懇,“我書信一封,你幫我帶給大遼陛下,就說容我一些時日,一定竭盡全力。放心,我們是兄弟之邦,絕不能背信棄義。”

Advertisement

    這樣的態度,蕭蘊也不知道該怎麽挑揀了。

    反正酒宴很好,菜好酒好,雍郡的大臣們都很熱,以前大家也都有些。於是,呆了五天,吃喝了五天,然後帶著回複給回去了。

    人一送走,雍郡這些大臣就笑,哈哈哈笑個不住。

    想要歲幣,給個姥姥。

    不僅不給歲幣,駐守榷場的將領也了自家這邊派遣,是野利家一後輩。這家夥一看風向,直接被大宋朝廷要送去遼國的年禮給扣下了,連人帶東西一並給送來了。

    四爺就沒見,是桐桐拉著一張臉,抱著暖壺看著幾個使臣:“這是何意呀?朝廷有旨意,與遼國的事宜全托於我們王爺。你們說你們是朝廷派來了?”

    是!臣等自然是朝廷派來的。這不是有印信國書嗎?

    桐桐‘啪’的一拍桌子,“大膽!竟然敢冒充朝廷親使,偽造印信國書?真是豈有此理!你們若是欽差,那豈不是說太後和家不信我們王爺?那之前下給雍郡的聖旨是假的不?”

    給人嚇的噗通跪到地上,這可上哪說理去?

    桐桐‘哼’了他們一聲,“本郡主也不輕易治罪於你們,你們的份需得查證。”說著,就朝外喊了一聲,“來人呀!”

    種世衡帶著人進來了,“王妃。”

    桐桐指了指跪著的大宋禮部員,“這幾人冒充使臣,意圖勾連遼國,挑撥朝廷與雍郡的關係。你著人押解他們回汴京,請太後著刑部嚴查,看看背後可有勾連。”

    禮部諸位:“……”怪不得有人給這位起諢號‘夜叉’,如今看,這就是一活的夜叉。

Advertisement

    不過,幸好是送回去,不是直接砍了,要不然,這死的也太冤枉了。

    當然了,送回京都的不止有禮部這些員,還有四爺和桐桐給宮裏準備的年禮。如果非要理解貢品也行。

    雍郡產的稻米、粟米、高粱這些糧食,雜七雜八的拉了一車;王府裏種的菘菜一車,這個也不怕凍,凍了不也一樣吃嘛;雍郡湖裏的魚,挑了大的凍好,這又是一車;再加上羊一車,牛一車,王爺和郡主親自狩獵的獵一車。

    郡主數了數,六車,這不合禮數。於是,又把這邊產的果子,各的拚湊了兩車,算是八車吧。

    桐桐又親自寫了信,主打一個‘禮輕意重’。

    這一撥人一送走,桐桐才去看大宋給遼國準備的賀禮,好家夥呀!大開眼界。

    桐桐捧出一個玉佛來四爺看,“瞧瞧,這雕工,這手藝……”

    四爺也來了興趣,跟去庫房裏查驗。

    全有覺得那個還不算是最好的,“主子,這邊有好。”

    果然,這是一架極大的黑檀屏風。隻這雕刻手藝,需得一個好的手藝人十年功夫吧。這可是無價之寶。

    桐桐的手在上麵輕輕的,“不得不說,手工是做的好。”

    四爺蹲下打量,站起來又打量,“微雕做的尤其好。”

    是吧!桐桐嘖嘖有聲,“這麽好的東西,送人……我可舍不得。”

    舍不得就留著吧。四爺往裏麵轉,然後哎喲了一聲,“來!瞧瞧這個瓷。”

    “青瓷是南邊產的,白瓷是北邊產的。”桐桐用手輕輕的敲了敲,聲音悅耳聽。惜的呀,“這個要收好!一定要收好。”

Advertisement

    給四爺笑的,“拿出來用吧。”

    那多可惜!我這手勁,萬一給磕著著摔了呢?

    四爺:“……”你要是願意,朝廷樂意天天給你送瓷。所以,“用吧!天天摔著聽響都行。”

    那桐桐可真用了,“先用白瓷的,我要泡花茶喝。”

    全有跟著笑,“老奴這就人給送院裏去。”

    出來的時候桐桐問四爺,“要不要給朝廷上折子?”

    當然要了,這半年發生了不事,曹利用被貶謫之後,半路上被趙禎邊的太監楊懷敏給死了。曹利用就是那個和談簽下澶淵之盟的員,跟楊懷敏之間有私人恩怨,結果楊懷敏多方辱,他是不堪辱直接吊死了。

    另外,“王曾也被罷相了。”

    “啊?”這可是老臣了,一直穩健,並無大的錯失呀,怎麽就被罷免了?

    “朝中見趙禎沒有要親政的意思,而太後瞧著也還康健。便有人上疏,希給太後上尊號。”

    阿諛奉承之輩哪裏都有,這個尊號就如同武皇最初的天後一樣,層層往上加碼唄。桐桐就說,“怕是太後很樂意。”

    “王曾卻反對。之後太後過壽,王曾認為不應該在前朝做壽,需得安排到別的大殿。”

    可結的人肯定比反對的人多吧。

    四爺就笑:“是!六七的人請謁不止,隻王曾盡力阻止,怒了劉太後。”

    老臣了呀!家不他不就完了,這麽強著做什麽,“所以就這麽被貶了?”

    四爺拽著桐桐的手在院裏慢慢走著,“隻是王曾有些倒黴,老臣了,這麽著倒也真不至於。太後要貶謫他,總得有借口!可就不湊巧的很,玉清昭應宮失火了,燒了個一幹二淨。他剛好兼任著玉清昭應宮的宮使,這不就是現的借口嘛!治宮不嚴,導致火災,有什麽好說的。”

    桐桐:“……玉清昭應宮全燒了?”

    嗯!

    桐桐給心疼的,那不是一個宮殿呀,那是個宮殿群。先帝趙恒在位的時候,不是好祥瑞麽?這個道觀就是趙恒在位的時候修的,本來打算用十五年的時間,但因為銀錢充足,舍得花銷,用了八年就建了。

    裏麵有兩千六百多間房舍,大約花費了白銀一億兩。其奢華程度,比傳說中的阿房宮都奢華。有人說,其‘宏大瑰麗不可名似’;也有人說,‘竭天下之才,傷生民之命。’

    桐桐就問說:“那上折子說什麽呀?”

    說什麽?“那可說的就多了!失火是意外,朝廷讓一宰相兼任那般職務,那是朝廷的不對。玉清昭應宮那般要的所在,為何不能有專司其職的員呢?王曾不是沒用心,而是他分。若是以此罷相,這是朝廷苛刻,豈能服眾?”四爺走的慢悠悠的,“總得有人站出來,說句公道話吧。”

    桐桐:“……”你這公道話說的,王曾怕是起複無了。

    必是會被打雍王一黨!請牢記:百合小說網,網址手機版  ,百合小說網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