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問鼎十國 第八十九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

《問鼎十國》 第八十九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

(4, 0);

  漠南九十九泉。【】

  蕭胡輦雙手抱著一個巨大的木箱來到了右營的空地,百餘契丹婦人正在空地上搭著木架,支曬著皮革,裡還唱著小曲,豪邁悠揚,卻是李白的《俠客行》。

  羅度支持蕭胡輦建帳,讓們保留契丹人的習俗。當然不是讓他們完完全全去當契丹人,真要如此,百年之後,契丹還是契丹,關係一生疏,照樣得幹起來,又有什麼意義

  故而蕭胡輦手中的這支部落有著契丹遊牧民族的習,但部文化卻逐步為漢文化取代。

  他們開始學習漢語,小孩子讀經史子集,唱著漢人的歌曲,大有契丹皮漢人骨的覺。

  長吐了口氣,蕭胡輦抹了抹額上的汗珠,高聲道:拉得實一些,皮革拉得越實越好。最後幾個好太了,將皮革曬好了,過個暖冬。  

  五六個契丹婦人笑著應著,上來將木箱裡陳放的皮革取出,一併拿去制曬。(5,0);

  這些皮革都是他們部落共同的財產,他們族中男人外出狩獵,得來的各類牲口的皮革,其中以狼兔最多。

  蕭胡輦也不打擾們幹活,而是在營中巡視著,部落里的男都在忙著各自的事,有挑柴打鐵的漢子,做飯服的婦人,來來往往都是煙火氣息。

  他們見到蕭胡輦經過,都會恭敬地一聲將軍。

  蕭胡輦笑著回應,一點也看不出來,們是出來打仗的,就跟日常生活一般。

  在營中逛了一圈,蕭胡輦回到了自己的營帳,拿了一本手札看了起來。

  在汴京的這幾年,最大的收穫就是學到了中原正統的文化兵法。

  雖說如《孫子兵法》、《吳子兵書》、《三韜》、《六略》之類的兵書早已爛大街,契丹部也有。但是這些籠統的兵書,傳授的多是大道理,真正細節方面的東西是歷代將帥據自己的行軍經驗譜寫的心得。

Advertisement

  這些東西往往都是以手札的形式出現,且代代相傳。(5,0);

  便如符彥卿送給羅度的手札,裡面就記載著符家幾代人的打仗心得。尤其是符存審留下的手札,讓羅度驚為天人。

  符彥卿這個讓契丹驚呼符王的傢伙確實牛批,但跟他老爹符存審比起來,還要差上一個檔次。

  蕭胡輦算得上是羅度的半個徒弟,跟著他學了不東西。

  後來柴克宏遷到了汴京,蕭胡輦又從他那裡學到了不,比起歷史上那個威震漠北,得蒙古、烏古抬不起頭的鎮邊大帥,年紀上是小了許多,但能力並不弱於分毫。

  將軍!蕭撻凜的聲音在帳外響起。

  蕭胡輦放下手札,說道:進來!

  蕭撻凜風風火火地帳,一臉的喜意,說道:一切都如將軍說得一樣,得知我向漠北方向出擊,兀氏乞兒已經派兵去將牛羊接回來了。

  蕭胡輦頷首道:繼續給我盯著他們,一旦他們將牛羊往遠了趕,立刻襲擾,總之不能讓他們將牛羊餵飽,不能讓他們外出狩獵,更不能儲備過冬食。(5,0);

  蕭撻凜跺腳捶,高聲領命。

  蕭胡輦道:去將你父親來。

  不一會兒,蕭魯列大步帳。

  蕭胡輦問起了存儲資的況,說道:冬以後,就是決勝之日。我們的族人不能凍著,事先統計寒之。如果不夠,要及時向朝廷討要。

  並沒有將自己視為外人。

  這為大虞而戰,冬天了討要過冬,合合理。

  蕭魯列看著上盡顯大將之風的蕭胡輦,心中暗贊:老族長生了一個好兒。

  蕭胡輦的長,他這位叔父是看在眼裡的。

Advertisement

  初到漠南,高舉蕭家義旗的時候,蕭胡輦還略顯生,隨著族人越來越多,族部強盛,擔子越重,長得也越,快。

  此次出征,是蕭胡輦第一次率領大兵團作戰。不過三個月時間,已經有了大將風采。

  蕭胡輦部是最早出擊的,與蒙古打了不回合,並沒有什麼果。(5,0);

  這並非實力問題,而是蒙古過於油

  他們知道裝備上的差距,並不正面進攻,而是遷回襲擾。不斷地搞襲,就如草原上的狼群一樣,以頑強的意志與耐心,尋找破綻。

  蒙古會的這一套,契丹人也會。

  雙方以拉鋸的形式相互磨蹭,都是一些小打小鬧。

  一開始蕭胡輦還想好好表現,在郎面前臉,急於求戰,解決了蒙古,支援羅度。

  兩人一併殺上上京,也好親手為父報仇。這種心裡,犯了兵家大忌,吃了點小虧。

  蕭魯列憑藉老道的經驗兜了底,並沒有造大的損失。

  經此一事,蕭胡輦如開了竅,不再急躁,在蕭魯列的提醒下,也察了兀氏乞兒的意思。

  兀氏乞兒不是真不敢打,而是不想打,不願意犧牲蒙古的有生力量,給東契丹換來勝利的機會。

  蒙古雖說統一了漠北,實力較之以往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早年讓耶律阿保機教訓了一頓,總的實力就在那裡,即便一統了,也無法撼南朝中原。(5,0);

  蒙古想要得利,唯一的倚仗是東契丹打贏了這場戰,南朝中原實力大損,失去了對漠南的控制。

  如此蒙古才有希與東契丹瓜分中原。

  這也是兀氏乞兒想跟中原合作的原因,蒙古的力量還不足以撐起漠南、漠北,唯有如昔年薛延陀一樣,得到中原支持,才能堂而皇之地吞併草原部落,為名副其實的草原霸主。

Advertisement

  只是羅度不屑於蒙古合作,他只想要聽話的狗,兀氏乞兒這才退而求其次地跟東契丹一起。

  兀氏乞兒並不信任東契丹,他怕打贏了,自己實力大損。

  到時候就算東契丹贏了,也不會分給他約定好的雲九州,反而隨手將他滅了。

  同樣也擔心打贏了自己,中原一旦戰勝了東契丹,結仇太深,未來不好相

  所以兀氏乞兒就想拖著自己,不讓自己去支援中原,給東契丹創造機會。

  想通此節,蕭胡輦明白過來,自己想要速勝是不可能了,開始改變思路以求覆滅蒙古。(5,0);

  蕭胡輦知道羅度的野心,知道他想將大虞發展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朝代。

  漠北不允許有任何反抗的力量。

  經過細緻的謀劃,蕭胡輦想到了迫蒙古決戰的辦法。就是利用這個冬天。

  遊牧民族最難熬的就是冬天……

  每一個冬季,對於遊牧民族就是一次考驗。縱觀歷史,讓風雪摧垮埋葬的部落比比皆是。

  便是因為冬季難熬,遊牧民族在沒有徹底壯大,整合資之前,他們的日子大多都是春夏秋存儲過冬資源,冬天蟄伏。如果資不夠,便南下劫掠。

  蕭胡輦據遊牧民族的習,威脅蒙古的羊群,不讓他,們安逸地放牧,減他們的產量,襲擊他們狩獵的部隊,不讓他們有額外的食來源,威脅他們的大後方,讓他們無法安全的耕種。

  到了冬天,兀氏乞兒必然陷彈盡糧絕的地步。

  一戰可擒!

  蕭魯列也知道蕭胡輦的打算,說道:得提防他們提前來攻,兀氏乞兒此人不是等閒之輩,他魔下的兀良哈族長更是以多謀著稱,不容小覷。(5,0);

Advertisement

  蕭胡輦笑道:之前是我想

  打,他們不打。現在他們想打,我卻不願與他們打了。強攻?正好試試柴叔父傳授的防之法。

  蒙古大營!

  黃金家族的第一代員孛端察兒帶著幾分愁容地出現在了兀氏乞兒的面前,大族長,蕭撻凜已經回到了九十九泉了。

  兀氏乞兒氣急敗壞地罵了一句,該死的娘們,比中原人更加狡詐可恨。

  得知自己的對手是一介流,兀氏乞兒一開始還未將放在心上,想著若不是自己不急於求勝,區區兩萬兵馬,自己輕易滅之。

  可隨後一連串針對的行,讓兀氏乞兒大頭痛,很是被

  尤其是一個月前,蕭撻凜千里奔襲,將他們在克魯倫河附近種的青稞燒毀以後,兀氏乞兒已經明白了蕭胡輦的用意了。

  對方這是釜底薪,不想讓他們度過這個冬天。

  孛端察兒此刻也是一臉無奈,他本想著利用兀氏乞兒與中原戰的兩敗俱傷,然後他在東契丹的支持下,吞併敵烈八部,為漠北霸主。(5,0);

  只是兀氏乞兒一樣防著東契丹,不願跟蕭胡輦拼消耗,以致於陷今日困境。

  最讓孛端察兒憂心的還是東契丹方面的戰局。

  孛端察兒現在並不知道東契丹中計大敗,但已經得知耶律沙陣亡的消息。

  可見東契丹於劣勢,這邊不能取勝,東契丹又失敗了,他一切算計都將空。

  大族長,蕭胡輦這臭娘們,太了解我們的習了。這樣下去,過於被,真等到冬天,我們都得凍死死。現在唯有進攻,集結全力進攻,將拿下。

  孛端察兒又在不地拱火。

  這一次兀氏乞兒沒有拒絕,而是游移不定。

  面對蕭胡輦一系列針對的舉措,兀氏乞兒一開始也打算以相同的法子反制。

  大家都是遊牧民族出的,誰不了解誰?你能針對我,我不能針對你嗎?

  兀氏乞兒打算將自己遭遇的一切,原封不地返還給蕭胡輦。(5,0);

  結果·······事實證明,他了解的是遊牧民族的契丹,而不是契丹皮漢人骨的蕭胡輦。

  蕭胡輦派人去他的大後方以猛火油燒毀了他們的青稞,兀氏乞兒便派人去張家口,打算燒毀蕭胡輦的農作。他們沒有猛火油,但是油同樣有助燃效果。

  然而蕭胡輦的部落本就沒有農作

  遊牧民族並非完全不耕種,只吃,以牛羊的產量是供應不過來的。

  青稞耐寒強,生長期短,高產早,是草原唯一能夠種植的農作。故而遊牧民族遷徙的時候,除了會考慮草場外,還會將耕種的土地也算計在,牛配青稞才是遊牧民族的主食。

  但蕭胡輦背靠著大虞,吃得都是粟米、稻穀,就不種地。

  蕭胡輦襲擾牛羊群,通過驚嚇,污染草場獵殺等手段,令得蒙古牲畜產量降低。

  兀氏乞兒同樣以相同的方法應對。

  結果雖有效果,但蕭胡輦是以粟米、稻穀為主食,製品為輔。產量降低,影響有限。(5,0);

  而蒙古則是以豆腐,牛羊為主食,青稞類為輔,產量降低,對於他們來說,那是致命的。

  最關鍵的還是對於漠南漠北的了解。

  以往漢人北征,漠南漠北廣闊的草原、沙丘、荒漠,是天然的屏障。

  不大軍都在征伐的途中迷路,他們利用地形地勢,或是襲擾,或是躲貓貓,總有辦法應對。

  如霍去病那樣,多深幾千里次次不迷路,還能準的找到目標,幾千年來,就這麼一個。

  可是漠南漠北歸契丹統

  治數百年,哪裡有草場,哪裡有水源,哪裡有河流,沒人比他們更加清楚。

  兀氏乞兒這個蒙古人都比不上。

  就如現在蕭胡輦駐紮的九十九泉······

  九十九泉位於輝騰錫勒草原,是由火山噴發後出現無數山坑而形的湖泊,因山上有分布不勻的大小九十九個湖泊而得名。那裡氣候宜人,山勢平緩,水草,即使在赤日炎炎的盛夏,也不顯燥熱煩悶。(5,0);

  兀氏乞兒一開始便想在九十九泉駐紮,與蕭胡輦乾耗。結果人家抄小路穿過無人荒漠,先一步抵達,搶先占據了風水寶地。

  幾番手,兀氏乞兒拿蕭胡輦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相互消耗。

  可是如何消耗得過?

  蕭胡輦的部落只有壯丁與婦人,在草原上都是勞力,能夠創造資財富。他們部落里的老人小孩都在張家口,有漢人的員負責照顧,完全無後顧之憂。

  而他們還有老人孩子拖累,雙方資的消耗,不言而喻。

  比拼消耗,蕭胡輦將他們吃得死死的。

  想著這段時間的遭遇,兀氏乞兒切齒道:一個臭娘們有什麼可怕的,不想老子過冬,老子就讓給我暖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