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春云暖 番外 暖(三)

《春云暖》 番外 暖(三)

轉眼又過了三天。

    無外是曉行夜宿,飲。因無甚要事,故而這路也趕得不急。

    這天晚上,一眾人歇在一做馬家店的地方。過了二鼓,人人都歇下了。

    薑暖躺在床上了無睡意,許是那月太好了,明朗朗地照進帳子裏來,讓想起了許多事。

    想三月三上灶,大夥兒一起包薺菜餛飩。想夏天在莊子上避暑,下水塘裏泥鰍。想中秋前抱了長竹竿打棗,紅彤彤的棗子下雨一樣落滿地。還有冬天初雪圍爐,坐在暖炕上吃羊喝糯米酒。

    越想心裏越空,那睡意像是被走了一樣,一一毫也不見。

    外間桑媽媽的呼嚕聲已經響起多時,門口睡榻上,墜子的鼾聲悠長平穩。

    鈴鐺睡覺一直都格外安靜,薑暖不確定睡著沒有,所以輕輕咳嗽了兩聲。

    那邊沒有靜,薑暖於是知道也睡了,否則必然要問自己喝不喝茶的。

    掀開床帳,薑暖輕手輕腳下了地,來到窗邊。

    草木的清香被晚風送進來,那月亮端端正正地掛在中天,無遮無攔地潑灑著銀輝。

    很遠的地方有人在吹笛子,笛聲被風吹得斷斷續續,聽不大清。

    清輝映照下的街道空無一人,隻有樹的影子。

    一個念頭從薑暖的心裏冒出來,就再也不下去了——想到外頭去。

    什麽也不做,就是走走。

    薑暖順著窗子爬了下來,腳剛一落地就覺得外頭著實涼爽,夜風浩浩地吹著,愜意地瞇了瞇眼睛。

    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底沉悶的覺似乎變得輕快了一些。

Advertisement

    薑暖順著一條街信步徐行,一邊走一邊大口的呼氣吸氣,仿佛這樣就可以將自己心中的抑鬱吐出來。

    臨走前姨母一再叮囑要穩重懂事,不可以再像往常那般跳隨意。

    知道姨母說的對,更是為了自己好。

    可子這東西是天生的,不確信自己真的能改過來。

    不都說江山易改,本難移嗎?

    薑暖從小在外祖母和姨母姨夫邊長大,家裏人都樸直,心地良善,自己也是個直子。

    薑暖不喜歡讀書,家裏也沒什麽讀書人,父親倒是進士出,隻是從小就沒跟住在一起。

    外祖母家人從未說過父親的一句壞話,可這也擋不住薑暖心裏有個疙瘩。

    當初母親留在登州,沒有陪父親去上任。

    父親走的時候,原本是帶著個姨娘的,為的是路上方便照顧。可到了任上不久就又納了妾,接連生了一兒一

    那時候,薑暖的母親正纏綿病榻,卻還想著有朝一日養好了病,去和丈夫團圓。

    那個在岷州納的妾室原本是被流放的宦之,後來皇上開恩,他家又複了榮。再加上薑暖的母親已經去世,所以父親便將這個妾室扶了正,就是如今的孟氏。

    孟氏所生的大兒,隻比薑暖小了一歲多。

    想不通,難道父親就不惦記著母親的嗎?邊又不是沒有人照顧,卻那麽急不可待地又納了一房新姨娘。男人的心裏到底是在想些什麽呢?

    有人說男人總要納妾的,這是人之常

    姨夫和姨母親十多年,姨母並不是容不下人的,可到現在連一個妾也不肯納,可見人和人終歸是不一樣的。

Advertisement

    那個繼母和弟弟妹妹不知都是什麽樣的人,是否真的像潘媽媽們說的那樣好呢?

    薑暖胡思想著,不知不覺走出了很遠。

    等發覺自己走的路有些偏僻的時候,已經看不到自己住的客棧了。

    這是一條窄窄的胡同,南邊的牆很高,似乎是一座廟宇的後院,北邊則是荒圮的廢園,牆垣殘破,草深樹高,把月遮住了大半。

    薑暖的心忽然就了,覺得這地方不是久留之地。

    就在的時候,從暗走出一個人來,他腳步很輕,但薑暖還是聽到了。

    不由得加快了腳步,但那人更快,幾步就追了上來。

    薑暖正在猶豫是快跑還是回頭,一個冰冷堅的東西已經抵上了的後心。

    知道,那應該是一把未出鞘的匕首。

    “姑娘留步,”那人的聲音比匕首還要冷和,且不是中原人的口音:“上可帶了錢嗎?”

    薑暖是個姑娘家,但外祖父和姨夫都是武聽過一些戰場和江湖上的事,知道自己是見劫道的了。

    並不認為這賊溫文爾雅,隻覺得他應該是個“老手”。

    隻是不想自己害怕驚惹出麻煩,才會說得如此和緩。

    薑暖也能比劃幾招,那是在姨夫教兩個表弟的時候學的,可還沒自大到以為自己能對付得了後的這個人。

    就算看不見,也能察覺到這人量很高,何況他手裏還有刀。

    “這裏頭有二十幾兩銀子,你拿去吧!”薑暖拿出錢袋說:“別傷我就。”

    其實最怕的不是傷,更擔心那人對自己邪念。

Advertisement

    要真是那樣,隻好魚死網破,絕不能辱。

    “我隻要五兩,”那人從錢袋裏拿了五兩銀子:“算是我借你的。”

    這倒真是出乎薑暖的意料之外了。

    “你可以都拿去,隻要別傷我,我也絕不會報的。”薑暖又說。

    “如果有機會,我會還給你。”那人說著撤回了匕首。

    “不必了,”薑暖沒回頭,姨夫說過,遇到此等形,最好不要看歹人的樣貌,免得激怒他們:“我隻是路過這裏,明早就走了。”

    “你去哪裏?”那人似乎很執拗:“我有了錢就去找你還給你。”

    “我要去代州。”薑暖沒說自己去京城,但也不喜歡撒謊,所以就說了一個半路會經過的地方。

    “那好,半個月後我在代州的獅子橋等你,”那人道:“也是這個時候。”

    薑暖沒去過代州,但也聽說過獅子橋。

    天下人沒去過代州的多了去了,但沒聽過獅子橋的卻沒幾個人。

    “好的,我知道了。”薑暖當然不打算去,所以隻說“知道了”,而不說別的。

    “你一定要去,”那人又強調一遍:“我今日如此,是不得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