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春云暖 195章 蛇吞象(加更求票!)

《春云暖》 195章 蛇吞象(加更求票!)

鄭龍和他老婆兒子,平日裏就住在承恩伯府東邊街上的苦水巷子裏。

    從伯府的東門兒出來,轉個彎就到了。

    鄭龍從徐春君這邊出來,直接回到這裏。

    他老婆馮氏包了餃子燙了酒,等他回來。

    到了秋末,天氣晴不定,這時又淅淅瀝瀝地飄起了雨

    鄭龍家的院子不大,屋子也隻三間,除了正中一個堂屋,還有東西兩間正房。

    屋子裏也隻有些使家,看不到一樣值錢的東西。

    他和老婆子住東屋,兒子兒媳婦住西屋。

    “這麽晚才回來。”他老婆一邊遞給他幹淨的裳一邊說,“可是事不順當嗎?”

    “都辦了的,有什麽不順當的?”鄭龍一邊換裳一邊說。

    “去把餃子下上吧!別煮爛了。”馮氏吩咐一旁的小丫頭。

    等屋裏沒有別人了,鄭龍才問:“媳婦不在家?”

    “去那邊了,”馮大娘朝北邊努了努,“大虎這些天不在家,我就讓去看看孩子。跟府裏頭就說娘家媽病了,去瞧瞧。”

    鄭大虎的媳婦白氏也在承恩伯府做事,鄭大虎去東都陪著鄭無疾去了,這些日子都不在家。

    白氏想一對兒為婆婆的馮氏便做主讓去了。

    “我也有些日子沒見到孫子孫了,”鄭龍說,“怪想這兩個小東西的。”

    “你這陣子不是忙嗎?等閑下來,咱們兩個都去看看。”馮氏笑了,“你到鄉下去那天,我就去過一趟了。玫姐兒已經認了不字了,寶哥兒也會念《三字經》了。”

    “你怎麽又去了?不是說往那頭去嘛,被人瞧見了就不好了。”鄭龍微微皺了眉,有些不高興。

Advertisement

    “你也太小心了!這偌大個京城誰能知道呀!就是見了,隻說是親戚家,難道還能揪著不放嗎?”馮氏撇了撇

    他們的孫子孫,生下來不多久,就帶到別去養了。

    那是在城北的一宅子,可比他們現在住的麵多了。

    裏頭又是媽又是丫鬟,那兩個孩子過的可是小姐爺的日子。

    鄭龍是鄭家的家生子,他父親當年逃荒過來,簽的是死契約。

    鄭龍既然已經是家生子了,他兒子鄭大虎出生便是奴才。

    這麽多年,他們父子兩個最想擺的就是奴才份。

    可是這太難了,幾乎就是不可能。

    穀奞  因此他們就想辦法讓下一代過上呼奴使婢,穿金戴銀的日子。

    所以這兩個孩子沒到三歲就被送到了事前買下來的宅子裏,對外隻說家裏照應不過來,送到鄉下白氏的娘家去了。

    “小心使得萬年船,”這句話是鄭龍的座右銘,“可別因為不小心,弄出麻煩來。”

    “你放心吧,我們都小心著呢。”馮氏道。

    又問他:“說著說著就跑了,你還沒說你怎麽回來的這麽晚。我聽他們說,你早進府了呀。”

    “還不是大留下我說話,難道我能不聽著?”鄭龍坐在火盆邊,熱乎乎的炭火烤得他的很舒服。

    “沒覺得那帳有問題吧?”馮氏趕問。

    “一個連賬簿都看不懂的婦道人家,又是初來乍到,能看出什麽來?”鄭龍一改在徐春君麵前恭恭敬敬的態度,語氣裏難掩輕蔑,“隻是跟我說一來要把府裏頭的人裁去一半兒,讓我掂掇著看看留下誰。二來是告訴我,給大爺還賬的錢已經湊齊了,還能剩下一些都放到賬上去。”

Advertisement

    “府裏頭竟然要裁人嗎?怎麽之前竟沒聽到什麽靜?”馮大娘聽了很是意外。

    按理說是府裏的管事大娘子,多多都是該聽到些的。

    “哼,要是我料得不錯,這必然是回娘家借銀子的時候,徐家人給出的招。”鄭龍冷笑了兩聲說,“那徐家還是拖賴著姑太太的關係才回來的,能有什麽高招?”

    “你這些天不在家,我這眼皮老是跳,”馮氏說道,“心裏頭也直發慌,格外的不踏實。要不咱們想辦法吧?反正現在也差不多了,這麽多年攢下來的家底,足夠咱們姓埋名食無憂了。”

    “最煩你們這些婦道!的不是心跳,就是眼皮跳。”鄭龍多有些不耐煩。

    馮氏的這張老臉,他早就看膩了。

    但一來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古訓,二來逢適合他兩個人,一個主,一個主外,才能更好地盤剝鄭家。

    他們兩個不隻是夫妻,更是同謀。

    “咱們兩個都一把年紀了,眼看著土埋半截了。”馮氏忍不住傷心起來,一邊抹淚一邊說,“做了一輩子的奴才,到老了,不該清福嗎?你這一到變天就酸疼難,我勞了大半輩子,也渾是病。況且咱們這麽多年也攢得足夠了,那鄭家也沒有多油水了。何必不舍?”

    “你聽我說,現在孫子孫都還小呢,咱們也不必急著離開。況且這大來了,府裏頭還愁沒有進項?別的不說,徐家還有陸家,都不可能看著鄭家揭不開鍋。”鄭龍的態度緩和下來,回頭勸馮氏,“那徐家雖然敗落了,可那個三姑姑嫁得可著實不賴。那個姑父陳二爺雖然不做,可是聽說每年是束脩和潤筆費也得上萬兩銀子。咱們再耐煩個三四年,每年不多也得弄個幾千兩。

Advertisement

    你想想,如今什麽生意不費本不費力,一年能賺這麽多錢?況且咱們真的要走了的話,這京城的宅子和田地就得賣掉大半。去別的地方,雖然也能置辦,可那收可就比不了了。”

    其實鄭家父子早就定下了計策,等他們賺夠了錢,就謊稱出外辦事的時候遭遇了不測,連首也找不到。

    如此鄭家當然不會追究,甚至還會給一筆不菲的恤銀。

    他們在鄭家這麽多年,知道這麽做一準兒能行。

    至於馮氏和兒媳婦白氏,要麽裝病要麽裝可憐,總是能就是了。

    然後一家幾口姓埋名,卷了銀子,遠遠地走了,選個山明水秀的地方定居,搖一變可就了上等人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