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恐怖靈異 山野詭聞筆記 第118章 圓坤攬財

《山野詭聞筆記》 第118章 圓坤攬財

從清朝初年到清朝中期,這接近一百多年的時間里。

華夏大地上的人口遷徙,一直在進行著。

最典型的,就是朝廷發的——湖廣填川渝。

從湖廣地區,有源源不斷的移民被征伐。在朝廷的驅使下,前往川渝地區定居……

那個年代,一般都是一個家族拖家帶口地前往某個山區。

所以其實現在兩河鎮范圍大部分的村子,有很多都是兩百多年前從外地遷移過來的。

鎮子里的居民,倒很多都是本地人。

比如我吳家村,還有周圍大山里的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村子……基本都是兩百多年前從湖廣一帶遷徙而來。

這夏家院子,據說就是當年一戶姓夏的人家,從廣東那邊過來的。

因為夏家還算是薄有資財,就在山坳里修建了一個大院子。

來的時候也就六七口人,帶著七八個仆人。在那里漸漸的,繁衍出一個三四十戶人家的小村子。

其實這個速度還算慢了。

畢竟吳家村這一百幾十多戶人家,也差不多是同樣時期從庭湖一帶遷徙來這里的。

現在規模可比夏家院子大多了……

言歸正傳。

卻說我翻過四座山頭之后,終于來到了夏家院子。

因為和小時候來的懵懂不一樣,現在我不說多通風水,但也勉強讀過了幾遍《宅經》和《葬經》了。

一般的風水格局,還是難不倒我的。

現在站在山脊上往下一看,只見四周山峰環繞,中間一塊平地——夏家院子就在這平地中心。

但平地四周靠山腳的位置,有一條河流環繞,幾乎了一個正圓形。把夏家院子給整個包圍在這由河流形的“圓環”里面。

見到這景象,我心里頓時明悟。

“難怪這夏家院子兩百多年來,總時不時的出富人、貴人,但卻又一直宗族人丁不旺。原因算是給找到了!”

Advertisement

因為這夏家院子所在的地方,赫然是一個“圓攬財”——或者也“圓坤攬財”局啊!

俗話說高者為山,低者為水。

山為,水為

山主管人丁,水主管財運。

換句話說,想要人丁興旺,就需要背靠大山。

想要富貴多財,就需要近水而不臨水。

因此常見的吉位【玉帶環腰】就是典型的這種,平衡了山與水的優秀風水格局。

但家宅的風水雖然能帶來好,最終也要靠子孫后輩自己的努力。

并不是說只要有個風水寶地居住或者埋葬先人,你就一定能夠大富大貴!

你可以理解為……風水格局,其實只是一個催化劑。

就像燃料,能讓火燃燒得更旺。但是你本得先生火啊!

只是不同的燃料,能讓火燒到不同程度。

夏家院子當初的這個落腳點,顯然也是找人看過的……

雖然我不知道當初他們初來乍到在本地沒啥關系,是怎麼找人的。又或者是兩百多年前的夏家人里自己就有會看風水的?

總之,他們搞的這個格局,有點兒……怎麼說呢,也不能說是差吧,但就是有點怪異!

所謂的【圓攬財】——就是犧牲山之氣,來滋養水之氣。

說簡單點,就是犧牲人丁,來換取更多的財富和貴氣!

這不算是什麼很邪門的風水格局,因為畢竟只是讓渡部分的人丁給財富,并不是故意要絕丁。

所以要說的話,也勉強能算是正經風水局吧。

只不過,這麼使用的人比較……

尤其是在古代,人丁興旺可比大富大貴還更加重要啊!

誰沒事兒讓渡【人丁】給【財富】啊?

我只能歸結于,當初遷徙來這兒的夏家先人們,也實在太錢了吧。

當然,這些都和我沒啥關系。

這明顯一看人家就是自愿的,我能說啥?

Advertisement

更何況,現代社會,也和古時候不一樣了。

要說,那些功名就,離開了這個山去大城市闖的夏家人,就能夠離這個【圓攬財】的風水格局了。

說不定人家多子多孫,也算給夏家開枝散葉了嘛。

因為夏家院子人家這是【宅】——宅只有一直居住在這里,才會被這兒的風水格局影響。

等分家離開這里之后,就沒啥用了。風水的效果就消失了。

只有【宅】——才能在冥冥之中,持續不斷的影響子孫后代的氣運。

哪怕你跑到天涯海角——甚至是到了國外,祖宗埋葬的【宅】所帶來的氣運,也會一直影響著你!

所以為什麼中國人特別相信風水,更特別重視長輩和祖宗的墓葬?

因為這東西,會一直影響子孫后代!

我心里一邊琢磨著夏家院子的風水,一邊順著山中的小路往山腳下走。

這次來重點,是解決這兒鬧鬼的事。

至于大方面的風水格局之類,也沒在我的工作范圍里,就是隨便瞎琢磨。當是一種復習功課,悉業務能力了。

說實話,下山的路是真不好走。

不但非常狹窄,而且很陡。

周圍還有一些帶刺的雜草,容易在上劃拉出一些小傷口。

要不是我從小就在山里、河邊,到跑……城里人來這種地方,估計只能一骨碌滾下去了吧?

終于,我到了山腳。

夏家院子的村口。

那圓環形的河流在這里重新匯合一條之后流出去。

清澈的河水潺潺流,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一道拱形石橋架在河上,連接向夏家院子。

這是整個村子連通外界唯一的路!

如果這石橋壞了,那夏家院子就相當于是在陸路上和外界隔絕了……

當然,如果會游泳或者劃船還是能出來的。

Advertisement

我走上石橋,進了村。

看到有一些小朋友在村口嬉鬧、玩耍。

有一個看上去家境好一些的,手里還拿著奧特曼和變形金剛的玩

呃……不得不說,這就很違和。

在深山里古老的村落里,看到了這種很現代、也很西方的玩

當然,這也是社會發展的明證。

是好事。

“年輕人,你好像不是我們村里的人啊?有什麼事嘛,來找誰啊?”

一個和藹的聲音從旁邊傳來。

我扭頭一看。

一個坐在村口一棵大樹下的老爺子,正微笑著跟我說話。

我也笑著回應。

“老人家,我是吳家村過來的。請問夏冬家在什麼地方?”

夏冬家!

老爺子聽到我這話,渾一抖,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眼睛里閃過一畏懼之

不過估計是想到現在還是大白天,也就很快恢復了正常。

但還是用一種帶著疑和憂慮的聲音說到。

“你就是夏三娃從吳家村請來的法師?不是說……是個仙姑的嗎?怎麼是個年輕小伙子啊。”

我一聽這話就知道,夏冬家里鬧鬼的事兒在夏家院子差不多應該算是人盡皆知了。

也正好,不用我到打聽。

我點點頭,看著他說到。

“老人家,你說的仙姑是我師父,今天有事來不了。就讓我這個當徒弟的過來幫忙。不過你放心,我也還不錯。一般的臟東西,還是手到擒來的。讓我師父出馬有點兒大材小用了。”

這老人家苦笑著上下打量了我幾眼,似乎不相信我這年紀輕輕的“法師”能有多厲害。

面對他的懷疑,我也不覺得被冒犯。

畢竟換位思考,要是我年紀大了遇到什麼可怕的事兒去找人幫忙,結果來一個小年輕,我心頭也犯嘀咕啊。

所以我還是笑著說到:“老人家,如果你沒什麼事的話,方便帶我去夏冬家里嗎?順便再跟我說說夏冬家里鬧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Advertisement

“唉,行吧。我帶你過去,順便把夏三娃上一起。小伙子啊,我跟你說,那臟東西鬧得嘿兇哦……”

老人家就帶著我往村子里面走,我就觀察著村里的況。

說實話,這夏家院子雖然規模小、人口也,但這村里的房屋看上去可比我們吳家村的要好不了。

在九十年代末期,川渝鄉下絕大多數的村子還是泥木頭房子居多——也就是俗稱的“土房子”。

比如我家就是。

這種房子,主要使用黃土打夯,再輔以木頭和竹條建造而。建造本很低,也不費時間。

要等再過幾年之后,到了二零零幾年,才開始有大量的水泥房子和三層小樓在農村出現。

在1999年的時候,我們吳家村里是一棟水泥房子都沒有。

但這會兒走在夏家院子的村里,我左顧右看,已經看到起碼五六棟那種三層高的水泥小樓了。

這說明,那【圓攬財】的風水格局,確實是在起作用啊!

用人丁不興旺,來換取宗族整富裕。

我和這老人家剛沒走多遠,話多沒說幾句,剛知道他夏建國。就看到一個穿得還好的中年人,從旁邊一座三層小樓里出來。

夏建國老爺子立刻朝他喊到。

“夏三娃,剛好,你請的吳家村來的法師到了。一起去夏冬家里吧。”

原來,老爺子口中的“夏三娃”就是這兒的村支書。名夏三金,村長是他爸。

雖然村長和支書是一家人,有點兒不合規矩的嫌疑。

但畢竟是在大山里面,外面的一些人不太愿意來這,鎮上沒法進行支書委派。

其實,我們吳家村也是差不多的況……

夏三娃一愣,看著我也是滿臉疑

我只好又解釋了一遍。

不管他們心里信不信任我,至表面工夫還是過去了。

“吳小哥,那我們走吧。夏冬家在村尾。”

“好的,夏叔,路上先把況跟我說說?”

人家年紀比我爸也沒小幾歲,那夏建國他“三娃子”可以,我當然還是要懂點禮貌“夏叔”的。

于是,夏三金開始講述起這夏家院子鬧鬼的況。

故事還要從不久之前說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