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終宋 第1230章 預設戰場

《終宋》 第1230章 預設戰場

(4, 0);

  當元軍的號角聲傳來,李瑕的第一反應其實是鬆了一口氣。

  這裡是他預設的戰場,元軍能來,他當然高興。那木罕有太多可能不會踏進這片戰場了。

  比如在換俘的時候他如果不使詐,雙方也許會順利地進行接,各自安好地離開;比如,他只要決定不追張弘道了,自然也就不會過來。

  相比起來,李瑕更不願意看到那木罕指揮著五萬騎兵南下襲擾唐軍的輜重線,哪怕是今天燒掉一輛糧車、明天毀掉一座浮橋,也很令人生厭。

  戰爭其實需要不厭其煩地一直去積累不起眼的小戰果,一點點地扭轉實力與人心士氣,直到影響整個局勢。  請前往ⓈⓉⓄ55.ⒸⓄⓂ閱讀本書最新

  這些步驟,李瑕花了十二年。

  但那木罕太年輕了,只想一次取得大戰果。

  他覺得如果沒有殺掉張家滿門,這次換俘就是他吃了虧。(5,0);

  他肯定不願意吃虧。

  何況李瑕本就是故意引他來的。

  在那些俘虜里安排人手殺些蒙古宗親就是一種挑釁,張弘道所帶的兵力也不多,看起來就像是能被一口吃下的樣子。

  現在這一仗最關鍵的一環終於是合上了。「都安排好了?」李瑕向張延雄問道。

  「安排好了。」

  張延雄將大肚子往前一頂,抬手指著遠,道:「陛下請看,我們將地雷埋在那裡,和元軍現在過來的路線稍微有一點點偏"

  「有點偏?」

  敬鉉眼睛不太好,一聽便有些急了,湊到樓前傾著子往遠著。

  「布置了這麼久,你怎麼還是埋偏了?!」突然。

  遠遠地,能看到煙柱在元軍騎兵的陣中揚起。之後,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煙柱。

Advertisement

  只見元軍騎兵的陣型當即便散開了~~

  風吹了張弘道的大旗,烈烈作響。(5,0);

  但若看向大旗下正在策馬而行的人們,張顯然比張弘道更像是這一支兵馬的主帥。

  他上披著的是一副很普通的棉甲,甚至還有些小了,白的鬚髮迎風飄

  雖然敵人已越來越近,殺喊聲已傳到了耳畔,張卻是在談笑風生,抬起手為孟通指點著元軍的陣線,道:「想當年蒙古有多名將,如今忽必烈已無人可用,只得遣黃口小兒掛帥。」

  之後,他點評起那木罕的指揮,將其批得一無是

  孟通聽不懂這些,賠笑道:「我就是個上不得臺面的小水匪,哪能懂這些啊?老元帥,我的小兒們只會在水泊里狗的,上也沒點盔甲。眼前這樣的大戰,怕是不能」

  「慌什麼?」

  張反問了一句,一張滿是皺紋的老臉上儘是從容神態,又道:「放心吧,唐軍絕不至於敗在那木罕手裡。」

  說著這話,張想起了曾經親自在微山湖追殺李瑕的景、想起了在鄂州城外聽說蒙哥之死的景。當年李瑕帶給他的挫敗是那麼的深,今日卻全了他對李瑕的信心的來源。(5,0);

  孟通卻沒有這些經歷,心裡已經非常後悔答應張的招安了。

  不過就昨夜那形,忽然有五千唐軍包圍了水寨,容不得孟通拒絕。

  事實就是,如果沒有張願意獨寨勸降,唐軍很可能就是隨手把他們這些水匪剿了。

  當時孟通無奈,只好接招安並點了一百多個心腹,親自給唐軍當嚮導,連夜為他們帶路穿過白羊淀。

  沒想到今日卻要栽在這裡,只能說是閻王打架、小鬼遭殃。

Advertisement

  「嘭。」

  遠忽然響起了奇怪的悶響,一聲之後又接連

  響起了許多聲。

  孟通抬眼去,卻被一個個唐軍士卒遮擋了視線,什麼也看不到。

  他只知道戰事已經開始了。

  張弘道接連下了幾道命令,這支唐軍兩翼的騎兵也開始跑起來。

  而中軍依舊在向西行進,許久之後,當孟通已經能用到出現在前方的唐軍營地了,元軍騎兵竟然還沒能完包圍。(5,0);

  只有從北面傳來的震天的喊殺聲表明元軍依舊在試圖追上他們。

  突然。「轟!」

  一聲驚雷,大地都在

  孟通連忙穩住了驚的馬匹,抬頭看去,著戰場上的氣氛,已到了唐軍的振、元軍的慌。他終於開始能夠會到那位橫空出世的大唐皇帝的些許威風

  ~~「轟!」

  又是一聲驚雷,前方還在衝鋒的元軍騎兵人仰馬翻。

  至於後方,那木罕離得還很遠,還很安全。但他已然大怒。

  「額秀特,唐軍在這裡布置了火炮。」

  此時,反而是先前認為不該再追擊的安更冷靜些,道:「大王,不能唐軍一用火炮我們就撤,這東西聲勢雖然大,但十分笨重。他們竟然敢將火炮運到這種曠野上,不如派一支銳怯薛繞後,奪下火炮。」「好!」

  那木罕平日只聽說唐軍在守城攻城時用過火炮,今日難得在曠野上遇到了,同樣認為奪下火炮就可以反敗為勝。(5,0);

  他遂命令自己的怯薛繞到唐軍防線薄弱之殺進去。

  很快,三千怯薛騎兵便離了戰場。

  那邊戰事還在持續而等這三千怯薛騎兵再出現時,他們已經出現在了唐軍營地的背面,稍作調整之後,

Advertisement

  便如箭矢一般刺向了唐軍營地。~~

  樓上,李瑕已到了這一幕,遂向張延雄問道:「做好準備了嗎?」

  「做好了。」張延雄連忙應道:「陛下請看,那便是末將建好的城壘,別說三千敵騎,便是一萬人來也不能輕易攻下。」

  「這樣的防攻事,能守住整條防線嗎?」

  如今的李瑕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縣尉、將軍、元帥了,相比於關注戰場,他現在更關注他的整個戰略規劃能否完善地施行。

  因此當旁人都在為他考慮近況時,他在為長遠做準備。現在戰場,他則放心將戰事給將士們,考量著這場仗對整個後方防線的意義。

  「只要每五里到十里一個樓,加上一個烽燧,就能夠早早發現元軍想要襲擾我們的後勤。之後每二十里到三十里設一個城壘,路上的輜重隊就可以及時地進城壘避難。」(5,0);

  「若每一個城壘都需要放置一個火炮的話,我們沒有那麼多火炮。」

  「其它的守城械就足夠讓這些城壘守住數日,烽火一起,足夠援軍趕到支援了」

  只見那些怯薛騎兵已經殺向了城壘。

  他們是順著火炮的轟鳴聲衝過來的,卻沒想到殺進唐軍營地里之後,面對的竟是這樣一座堅固的城壘。

  好在這城壘還沒有完全建好,上方還沒有封頂策馬衝過去的話,並不難攀爬進去。

  「殺過去!搶了火炮,大王有重賞!」

  當他們終於衝到了城壘前的一箭之地,他們面對的還是冰冷的石頭,但石頭之間的孔裡,已有弩箭激而出。

  「嗖嗖嗖嗖!」

  數不清有多人當即便倒在了弩箭之下,但還是有不幸運的騎士一直衝到了城壘前。

Advertisement

  「呼!」

  出孔的猛火油櫃突然吐出了烈火,向他們襲卷而去,帶來了慘。(5,0);

  對於這些怯薛騎兵而言,眼前的城壘本無下口,不可能啃下

  李瑕卻只往那邊看了幾眼,很快又轉向了張延雄,道:「還是不能大意了,今日是預設好的戰場。等真到了我們的輜重被襲的時候,況不會像今日這麼輕鬆。」

  「末將之後建城壘時一定小心。」

  敬鉉道:「請陛下寬心,今日元軍又吃了一個大虧。下次再想襲,心裡必然也會發怵。」

  「敬卿說的有理」

  張弘慶站在這些人當中,心裡卻只覺得茫然。今日所見,事與他想像中完全不一樣。

  他本以為今日李瑕只是來接張家的,或許幸運地接到,或許大失面。

  結果李瑕所談論的卻都是更遠的事,遠到張弘慶覺得不可及。

  倒是這臺上視線很好,能夠看到當夕西下,元軍中鳴金聲大作,狼狽不堪地開始逃竄。

  而李瑕轉之際,也看了張弘慶一眼。(5,0);

  腦中一掠而過的念頭是,在張弘慶這些人面前表現得重視或不重視張家都沒有意義。再來一次,他依舊會在昨日選擇去巡視軍屯。

  基業是自己的,自己要有長遠規劃,要一步步夯實實力。

  今日之所以能接回張,恰是因為他有實力。~~

  「罪臣張,見過陛下!」

  是夜,甫一見面,張便在李瑕面前低下了頭。

  李瑕上前,雙手扶住了他,顯得很恤道:「不必多禮,張公可記得朕在微山時送的禮?」

  張一愣,想到了當年截下的那些報。

  他於是更深刻地意識到,曾經有很多取得更高地位的機會擺在面前,但錯過了。

  如今不論張文靜與李瑕的關係如何,張家顯然務必要做好為人臣子的本分。

  「臣慚愧,當年辜負了陛下的厚。」

  「無妨。「李瑕雖帶著皇帝的面,但對張顯得很親厚,「朕聽說,元大都新城是張公主持修建的?接下來攻燕京張公還有很多不負朕期的機會」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