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終宋 第308章 營變

《終宋》 第308章 營變

(4, 0);

  「噗。思兔」

  一名董鄺的親兵也沒著甲,被一刀從後面捅穿心口,栽倒在地。

  執刀的是伍昂,這幾天一直扮作高年的副將。

  四下掃了一眼,伍昂見已控制住這頂帳篷,迅速到外面的馬背上拿了一副盔甲進來。

  「縣尉,你要的甲。」

  李瑕接過盔甲,道:「手別抖,不必急。深呼吸幾口氣,靜下心來……你們先清理,把地上的跡拿沙土蓋一蓋。」」

  高年後,兩個親兵打扮、材矮小的人走出來。

  是高明月、阿莎姽。

  高明月眼裡滿是關切,卻不多話,作迅速地為李瑕穿戴著盔甲;阿莎姽則是無聲無息站在一邊。  關注,獲取最新章節

  李瑕拍了拍高明月的手,又向幾個還在補刀的佰將道:「都別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你們這樣,會讓營里的大理兵更慌。」(5,0);

  忽然,遠遠的有喊聲傳來。

  「將軍?出了何事?!」

  伍昂一驚,正要提刀殺出去。

  李瑕卻是不慌不忙,大喊道:「喊什麼?!將軍審俘虜要你們管嗎?滾回帳里睡覺!」

  「是……將軍在對俘虜用刑呢,沒你們的事,滾開。」

  遠遠的,有人也跟著喊道:「將軍夜審俘虜,滾回去睡覺!」

  帳中所有人迅速鎮定下來,開始有條不紊地收拾……

  「這營里有多人?」

  高年道:「這是大理城南營,有一個千戶所的兵力,扣掉空餉,實額四百餘人。」

  李瑕又問道:「大理城呢?」

  「有一千守軍,城北還有一個千戶所,兩加起來實額有近千人。」

  「大理城兵力空虛啊。」

Advertisement

  「兵力主要在龍首關、龍尾關,兩關共有實額兩千餘人。」(5,0);

  李瑕點點頭,他早與高明月分析過大理城的兵力,判斷在三千四之間,差不太多。

  一個國都只有這點兵力,聽起來很,卻並非沒有原由。

  這些年先是抵蒙軍;投降後討伐諸蠻、自杞國;接著又遠征宋朝與趾;再加上這次平定叛又調走了剩下的兵力。

  當然,有龍首關、龍尾關,大理這些兵力也足夠駐守了。若關城不失,李瑕就算有上萬兵馬,也未必攻得下來。

  問題是,李瑕已進了龍尾關,而大理城還全無防備……

  相比打仗,他最擅長的還是這種偽裝潛

  因為他心態好。

  上輩子常常在萬眾睹目之下參加賽事,李瑕最拿手的一件事就是保持不張。

  迄今為止,他還沒指揮過雙方都超過千人的正面戰鬥。

  因此他一直儘量用游擊戰達戰略目標。看似兇險,其實是他在揚長避短,避免強攻險要的龍首關、龍尾關。(5,0);

  他們現在共有一千四百人,九百慶符軍、五百高氏兵。

  有七百慶符軍在之前的戰鬥中悄悄扮了高氏兵,其餘兩百人則是了「俘虜」。

  在高年想來,這個兵力襲大理城是足夠的。

  「李縣尉,是否連夜詐開城門,控制大理城?」

  「不。」李瑕道:「你要做的是讓蒙人不懷疑高瓊。他這個蒙古世侯的份,才是我們在大理境通行無阻的金牌,不要輕易暴。」

  「這如何能做到?」高年道:「主已對蒙人說殲滅了慶符軍,可現在……」

  「現在你還沒有暴。」李瑕道:「我用兩百俘虜拿下大理,你在暗中配合我就可以。」

Advertisement

  「可這……太危險了。」

  李瑕道:「在你看來,以一千四百人拿下大理城才穩妥。但這是暫時的穩妥,它可能會讓我們所有人都葬送在大理;

  我以兩百人城,看似兇險。卻可保高瓊不被起疑、也可讓你幫我裡應外合。從長遠來看,這才是更安全的辦法。」(5,0);

  高年愣了一下,似懂非懂。

  從他的立場而言,眼看著李瑕縱橫大理國,取得了一場場的小勝。眼下已是時機占下大理城,重新復國了。

  「李縣尉,國都近在眼前,一戰可定。何必還要高主再向蒙人屈膝、虛與委蛇?不如亮旗號、雄據滇南,從此高氏與李氏共大理國。」

  不僅是高年有這種想法。

  在擊敗了幾次小大理兵之後,李瑕、高瓊麾下不人都認為大理軍不堪一擊。

  這就好比游擊戰打贏了幾次之後,難免有人就開始吵著要打陣地戰,要正面與敵軍會戰。

  但李瑕始終很冷靜。

  他是以打比賽的心態來面對世上之事,講究「勝不驕、敗不餒」,最忌諱被一點小勝沖昏頭腦。

  事實上,他們就沒跟大的蒙軍過手。

  面對最多蒙軍的一次,是也先的千人隊。靠地勢、靠烏撒部數千人才全殲對方。(5,0);

  李瑕道:「我們亮明旗號、拿下大理城又如何?龍首關、龍尾關不在我們手上,敵人將關隘一堵,各地守軍蜂擁而至,如何逃

  固守嗎?守上幾個月,等阿回師、或更多蒙軍增援,到時還能守住嗎?這大理國千瘡百孔,有何國力可恃?若說天下如棋,棋眼不在大理,而在宋。」

  「是……」

  之所以對高年說這麼多,李瑕要讓他明白最重要的還是掩飾份,以免他頭腦一熱,像舍利僧、高長壽一樣,暴了高瓊。

Advertisement

  「這次到大理城,我只拿我要的東西。你帶著一千二百人到龍尾關,等著幫我打開關城。」

  「小人明白了。」

  高年應下,他想了想,卻還是又勸了一句。

  「小人只是覺得,李縣尉只帶兩百人城,太兇險了。」

  「不能怕暫時的兇險。」李瑕低聲自語道:「今天懶惰或害怕了,困難只會堆到明天,越堆越多。」

  這句話不是李瑕說的。(5,0);

  而是他以前常聽的,也許他上輩子的榮耀與就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此……

  ~~

  李瑕既有了決意,旁人都習慣於聽從於他。

  唯有高明月在幫他披戴完盔甲之後小聲問道:「這次我能和你一起嗎?」

  「好。」李瑕道,「帶你回大理城看看……」

  ~~

  夜更深。

  「董將軍不必送了!你繼續審俘虜吧……」

  高年打著酒嗝,領著親兵們穿過營寨,一路上喊不停,似乎醉得厲害。

  大理守兵們都還在營房歇息,路上巡夜的隊伍見了高年也徑直放行。

  營寨就此靜謐下來……

  三更時分,突然再次響起悽厲的慘

  「俘虜逃啦!俘虜逃啦!」

  等大理兵們衝出營帳一看,只見到都是火,那些宋軍俘虜竟已披上甲冑、執起刀槍到殺人。(5,0);

  亳無防備的大理兵們瞬間一鍋粥。

  「快!快請高將軍帶人來殲敵!」

  「高將軍已經潰啦!潰啦……」

  混中,有大理兵轉頭看去,只見高年已領著兵馬向南奔去。

  這大理兵不由愣在那兒。

  在他想來,這支宋軍連蒙古人都沒能打敗,卻被高氏兵打敗了,高氏兵應該很銳才對。沒想到變一起,竟是第一個逃的?

  ……

  董鄺麾下的將領們看著這變,不人已愣在那兒。

  「完了,高氏兵逃這麼快,必要把這個罪責推到我們頭上。」

  「到底怎麼回事?他們如何逃出來的?」

  「嗖!」

  利箭來,將說話的大理將領釘倒在地。

  「董鄺已死!降者不殺!」

  吼聲中,宋軍已踏著滿地的,殺了過來。

  長矛刺出,刺死一個又一個敢反抗的大理兵,他們時不時就將火把拋在營帳中,讓火勢越燃越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