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終宋 第280章 大理世族

《終宋》 第280章 大理世族

(4, 0);

  高明月已從李瑕背上爬下來,站在他瞄他指揮戰事。思兔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前往s̷t̷o̷5̷5̷.̷c̷o̷m̷

  看得出這八百慶符軍是李瑕嘔心瀝才訓練出來的,很擔心他們出現太大的傷亡。便了他為了救而折損了寶貴的實力,這種想法讓有些愧疚。

  李瑕似乎看出了的不安,在指揮的空隙忽然握了握的手。

  「不必擔心,會很順利。」

  高明月「嗯」了一聲,覺得他平時雖然冷清,但只要他肯的話,還是能很懂子心思的。

  如李瑕所言,這場突襲戰結束的很快。

  大尖山一共有三條山路,五百餘大理軍分散開來,主要防備的也是山上的人逃竄。沒太防備到會有敵軍突然從後方殺上來。

  短短半個多時辰後,守山的大理軍便已潰逃。

  李瑕並不派人追擊,而是下令儘快收拾戰場……(5,0);

  伍昂拖著董淨臺走到李瑕面前。

  「縣尉,活捉了一名敵將……」

  ~~

  董淨臺抬頭看去,有些驚訝於來的宋軍將領如此年輕。更驚訝的是,居然有宋軍到統矢府境

  「哈,四年前我們向宋廷求來的援軍,今日終於到了嗎?」

  李瑕聽了不由笑了笑。

  這句諷刺聽起來平平無奇,卻能看出這董淨臺不簡單。

  首先是膽氣,被活捉之後不求饒、不驚慌,還敢出言相譏,膽量是有的;其次是立場,點明了他投降蒙古是有理由的,宋人沒有資格怪罪他,還顯出些委屈。

  一句話,董淨臺既表明了他是個可以招降的人,又不顯的窩囊。

Advertisement

  「你是何人?」李瑕問道。

  「董淨臺,大理開國宰相董公迦羅尤之後,大理國下府主將,大蒙古國副千戶……」

  李瑕聽了,便明白董淨臺出董氏。(5,0);

  大理國的歷史,可能看是世族爭權史,南詔國蒙氏統制下有六大家族,分別是鄭氏、趙氏、楊氏、段氏、高氏、董氏。

  先是鄭氏篡國,建「大長和國」;之後趙氏篡國,建「大天興國」;再之後楊氏篡國,建「大義寧國」。

  往後,段氏聯合董氏、高氏、趙氏,甚至一部楊氏,建「大理國」。

  再往後,高氏一度篡位,之後又歸位於段氏,既非高長壽所言的「先祖高風亮節」、也非段氏民心所向,實則是五大家族的權衡而已。

  簡單而言,「你高氏掌權可以,皇位就別篡了,大家都不想再出子。」

  除了鄭氏被「盡誅子孫」,其餘五大家族一直顯赫至今。

  這五大家族中,別的李瑕還未接,只知道高氏、董氏,先祖都是漢人,屬於被蠻化的漢人世家。

  高氏始遷祖高翔,祖籍江西,隨諸葛亮南征滇,定居於此、漸大姓豪門。

  董氏始遷祖董,祖籍金陵,唐末流落至滇,仕南詔、任宰相,漸大姓豪門。(5,0);

  ……

  此時董淨臺說了份,抬頭一瞥,知李瑕了解董氏,又道:「你若放了我,我可向你招供段實的軍,助你救高長壽離開大理。」

  李瑕問道:「你們這些大姓子弟,打仗不行,權衡利弊倒是很厲害。」

  董淨臺道:「是,若讓我投降真不可能,你宋朝國力遜大蒙古國百倍,我寧死也不敢投降連累家族。但今日只要你肯放了我,於你有百利無一害。」

Advertisement

  他也不等李瑕回答,老老實實便開始招供……

  那邊熊山進了董淨臺的帳營,不多時又走出來,手裡捧著個瓷罐、一服。

  「縣尉請看這個,是蜀錦、華窯,和我們的貨很像。」

  李瑕接過看了看,向董淨臺問道:「多錢買的?」

  董淨臺愣住。

  眼下是在打仗,雖說兩邊不過都只有數百人,但再小的戰場,也不該出現這種問題。

  「問你,這蜀錦你多錢一匹買的。」李瑕又道。(5,0);

  「家裡供的,家中有人與宋人做些生意。大蒙古國派回回人搜颳得厲害,做些生意……補家用。」

  「這兩年也做?」

  「有做。將軍你看,你我亦有淵源。將軍若對這生意有興趣,我可以暗中牽線……」

  董淨臺如捉住救命稻草一般,開口談起生意來也是頭頭是道。

  李瑕對此並不詫異,之前依鄔通所言,這兩年常有貨走私到大理,而大理掌權的無非也就這幾個家族……

  ~~

  這次來大理,李瑕目的很清晰。他是來打開商道的、不是來打仗的。

  私心裡,他對舍利僧的這場舉事……非常生氣。

  帶著一群山民舉事,把本就不足的抗蒙勢力當即暴在屠刀之下,浪費積蓄實力的時機。

  李瑕的實力也因此開始消耗。

  八百慶符軍沒後勤、沒支援、沒補給,沒有可以休整的城寨,深敵境。暫時雖還沒出現大的傷亡,也已累積死傷了四十餘人。(5,0);

  箭矢、蒺藜火球、乾糧都快用完了,力耗盡,接下來已很難再打出昨日的勝仗,一旦被包圍,便有覆滅的危險。

  哪怕僥倖勝了、把四五千大理兵全殲滅,對段氏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慶符軍卻是李瑕全部的實力。

Advertisement

  哪怕占下大理城,在這直接於蒙古統治下的地方,本也沒有一守住的可能;它們不像慶符縣,有宋軍、有川中八柱庇護,有大宋國力為恃。

  那,為了什麼呢?

  這些犧牲掉的命、時間,本可以避免的。

  所以李瑕千叮嚀、萬囑咐高長壽「不要輕舉妄」。

  他本計劃著,讓高長壽到川滇之地占地盤、讓高瓊負責走私。如此,在四川、邊境、雲南形、寇、商」互相支撐的一條線,積蓄力量。

  現在,高瓊這個統矢城主沒了。

  李瑕必須考慮,再找一個人來代替他。

  他這個「、寇、商」的計劃,了「商」,就如同沒了源泉和流向的一潭死水。(5,0);

  而這個商,該在大理有個明面上的份,才不會再把李瑕這個才萌芽的弱小勢力拖到大理的蒙軍主攻視線里。

  董淨臺似乎是個可考慮的人選之一……

  ~~

  高長壽看到山下的戰鬥之後,迅速點齊了剩下的青壯,下山準備接應李瑕。

  但他們才到山腰,戰鬥已結束了。

  高長壽驚訝於李瑕麾下這支兵馬的實力,依舊拖著傷的腳向山下走去。

  漸漸的,他看到了李瑕。

  高長壽忍不住笑了笑。

  好友久別重逢,他眼神里是由衷的喜悅。

  「非瑜!」

  李瑕正在審訊董淨臺,回過頭看了高長壽一眼,目中帶著思索,卻並未顯太多的緒。

  「慕儒……放慕儒過來。」

  高長壽走到李瑕前,用力抱了抱他。

(5,0);

  「我又欠你一條命。」

  李瑕拍了拍他的背,道:「你又傷了。」

  「常有的事。」高長壽苦笑道,「要抗蒙,不傷怎麼行。」

  「慕儒稍待,收拾好戰場,剝下盔甲、箭矢,我們上山再談吧。」

  高長壽四下一掃,打量了一眼戰場,道:「非瑜建了一支強軍。」

  「才軍不久,還不是強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