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堂上,嚴云云還在哭哭啼啼地訴說著遭遇。
事也簡單,今夜張世卓本是要隨父兄赴宴,推託不適,確實就是為了找嚴云云,結果死在了屋裡。
袁家諸多僕婢的證詞也證明了這點。
比如幾個與嚴云云同住的婢子一口咬定張世卓支開們,且一臉瞇瞇的。
仵作端著燭火,仔細辨認過張士卓脖子上的傷,又端詳了其下。
醜態畢,眾口爍金,也無甚好說的了。
「縣令,張二郎確是被簪子刺死,渾無其它傷口……也確是要對嚴行首做那事……」 前往𝕤𝕥𝕠𝟝𝟝.𝕔𝕠𝕞,不再錯過更新
隨著仵作這句話,嚴云云又是「嗚」地哭了出來,抬起手,出一隻皓腕,白皙的上是兩道深深的扼痕。
「嗚嗚……他扼住奴家,好用力……好用力……」
江春心神一盪,好不容易才回過神來,目瞥了一眼房言楷、李瑕,暗道這兩個下好有定力,這還能目不斜視?(5,0);
「不,他們一定是裝的,一定是。」他心想。
~~
房言楷坐在那,臉有些難看。
他當然知道李瑕敢主張查清楚,張世卓肯定是做了那些事,但還是想搏一搏。
蔣焴穿過大堂,走到他後,附耳道:「東翁,查清楚了,張家大娘子楊氏、嫡孫張代焞,已被李非瑜以『保護』之名帶走了。」
房言楷瞥了劉金鎖一眼,目又落在李瑕上,心道自己又慢了一步。
他本想讓伍昂做這件事,但伍昂今夜一直沒過來。
有些事,窺一斑而見全豹,縣裡的人心向背他自然看得出來。
不是他拿不出十幾貫小錢來收買誰。而是李瑕作太快,且已拿出數千貫恤、賞賜,那本就不是十幾貫的事了。
而這次李瑕若暗奪了張家的家財,往後誰還聽他房言楷的?
另外,縣裡大半的良田都歸張家所有,若被李瑕控制了;再加上縣令也與李瑕達默契,還要他這個主簿做什麼?(5,0);
看似一樁小案,卻事關江春離任之後,由誰來掌權慶符縣……
~~
江春向嚴云云喝問了一句,道:「這麼說,你承認是你殺了張世卓?」
「縣令……嗚嗚……確實是奴家失手刺死了他……」
江春道:「真認罪了?不怕本縣判你殺人之罪?」
李瑕開口道:「江縣令,判殺人不妥吧?嚴云云若不殺張世卓,難道任其強污不?」
「縣尉所言有理。」江春捻須笑著,輕聲道:「不過,這是本縣的查案問話之法,唬一唬,勿慮,勿慮。」
李瑕道:「我認為嚴云云無罪。」
房言楷已看不下去,只覺江春為討好李瑕,連縣令的威儀都不要。
本是威懾問案的方法,這般只說出來還有何用?
簡直是明目張膽地勾結。
他咳了咳,站起來。
(5,0);
「確該判殺人罪,依律,當以『戲殺』罪論,而以娼之毆殺夫,罪加一等,當流三千里。嚴云云,你真認罪?!」
這最後一聲厲喝,嚴云云駭了一跳。
但才抬起頭,只見李瑕那筆頎長的影已擋在了與房言楷之間。
「房主簿這話是什麼意思?」
「張世卓強污一個娼?此事太蹊蹺,未必不是此二人……嬉戲之時,嚴云云失手殺了他。」
劉金鎖大聲道:「房主簿,這『嬉戲』是甚個意思?小人不明白。」
房言楷微慍,轉頭看向江春,意思是這漢如此咆哮公堂,你不管?
江春真就不管,事不關己的樣子。
蔣焴走到堂中,道:「此事明顯,這娼並非拒殺人,而是戲殺,該判。」
李瑕道:「不是娼,自贖了。」
嚴云云微瞇著眼,看著李瑕的背,道:「奴家以往便不是,乃私,是良籍。」(5,0);
蔣焴道:「那也是風塵子,一個舉止輕浮的娼,李縣尉卻說為保『清白』,刺殺了張世卓,豈不貽笑大方?」
「我說過,已不是娼了。」李瑕道,「何況,哪怕是娼,便該人強污而不得反抗不?」
蔣焴道:「明眼人皆知此輕浮,張世卓還付不起嫖資不?」
韓祈安上前幾步,道:「蔣先生未免以貌其人了吧,便因嚴云云曾墜風塵?能攢錢自贖,可見其高潔。」
「高潔?可笑至極。」蔣焴道:「與張世卓嬉戲而致其死,更有可能。」
韓祈安道:「腕上的扼傷已能說明,是張世卓用強。」
「那也是殺人!」蔣焴心知眼下是要先嚇住嚴云云,喝道:「殺人如何能無罪?!」
「拒殺人,應予免罪,此有先例。紹熙三年冬,簡州有陶德吉者,涎其弟婦丁氏貌,一日,趁其弟德麟因事未返。德吉丁氏房中非禮,不料反為丁氏所殺。州衙悉心研判,得其實,判丁氏無罪,判詞『確係因拒殺人,急自救,遂至出此……』」(5,0);
這年頭律法簡陋……相比於後世而言。總之判案多循先例。
此時韓祈案各個案例張口說來,蔣焴一時無言,想了想才道:「不同!簡州一案,丁氏乃良家,而此案嚴云云乃娼……」
房言楷忽道:「明,夠了。」
他已坐了回去,心頭泛起些苦意。
有了先例,以江春這個德,不可能再判,再爭已無益。
當然,判不判的本就不重要,畢竟連苦主都想息事寧人。
本就非是為了給嚴云云定罪,而是嚇唬改口而已。
這人有了李瑕、韓祈安壯膽,鐵了心認下殺張世卓一事,那事已沒了轉機。
房言楷知道再次敗了。
上次敗在格局,此次輸在膽魄。
~~
韓祈安瞇著眼,凝視著蔣焴。
他回想著今夜之事……(5,0);
早在戰事開始之前、李瑕強遷張遠明城之時,韓祈安就已經安排人盯著張家了。
但在前兩天,更是有人跟蹤張世斐時被嚴云云認出來。
沒想到嚴云云非但沒揭發,反而投靠了過來。
今夜張世卓不去赴宴,而是找嚴云云幽會,卻是找藉口中間出了袁家,向韓祈安告知了此事。
當時慶宴樓的宴會已經開始,韓祈安卻沒收到李瑕命他停手的命令。
他馬上就反應過來,李瑕這是讓他全權主事。
於是韓祈安沒讓姜飯停手,而是派人跟著嚴云云進了袁家,藏在屋中,殺了張世卓……
此時韓祈安凝視著蔣焴,心裡泛起的念頭飄忽得遠了。
他看似和蔣焴一樣,都是縣幕僚,但蔣焴打心底看不起他,因他是被俘虜的『金人』,比北歸人都不如。
而韓祈安面對著蔣焴這種輕視,心底也極不甘、極屈辱。
憑什麼?(5,0);
他韓氏亦曾是高門大族,是這趙宋朝廷南渡之後向金稱臣,定下「南人歸南,北人歸北」,親手斷絕民南歸之念,著他們這些中原人為金國效忠。
如今金國亡了,又是這些南人反過頭來鄙夷北歸人,憑什麼?
他年隨父一起被宋軍俘虜,改名「祈安」,賜字「以寧」,但何曾有過安寧?
在臨安時,韓祈安聽了父親述說的北面之事,一直認為該勸李瑕北上投奔張,因歸德府才是他的家。
也因宋人看不起他,他亦看不起宋人。
隨李瑕赴任慶符以來,每每在縣衙中看到蔣焴趾高氣昂的樣子,他都恨當時沒多勸李瑕北附。
但在今夜,韓祈安面對蔣焴,終於不再到屈辱。
因為贏了。
他多病的軀微微僂著,閉著沒有說話,眼神里卻是自信的笑意。
「你我同為幕僚,但房言楷能信任你到何程度?換作是你們,他敢讓你這般全權行事否?你又能為他做到何種程度?敢像我這般殺人滅族、再所不惜否?你不能,那憑何贏我?」
……
靜默之中,蔣焴偏過頭,有些頹然地嘆息了一聲。
他們都知道,這慶符縣往后姓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