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完美人生 第十五章 我現在有多少錢?

《完美人生》 第十五章 我現在有多少錢?

用了兩天的時間,約翰·戴斯收集了足足三大箱,重達數十公斤的各種資料。從哥倫比亞的創建,各個階段的發展,各個時期掌門人和重要管理者們的資料,到他們那令人稱羨的片源庫,再到他們近三十年的制片敗史,一直到最近五年他們出品的片子的票房、市場反饋、口碑等等等等。

當然,不了他們歷史上所參與進去的所有的收購、合并案的詳細資料。

巨細靡,包羅萬象。

而且,在把資料送來的時候,他一副心領神會的模樣,道:“BOSS,我可以確保在搜集這些資料的過程中,我沒有驚任何相關方面的人。從FBI,到哥倫比亞,以及可口可樂,一切,哦,也包括國人民!”

說這話時,他一副臉,而且顯得異常的興

能在好萊塢縱橫多年,從一個沒什麼出的制片助理,一步步混大牌制片人,為詹姆斯·卡梅隆的合作者,約翰·戴斯顯然是個聰明人。當時李謙說他忽然有個想法,并讓約翰·戴斯幫忙搜集資料,或許他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但資料都搜集完了,而且兩天的時間過去了,要說他這種人居然還沒回過味來,沒弄明白李謙想做什麼,那就是在侮辱整個好萊塢的智商了。

游走在好萊塢上層的制片人、經紀人和高層管理者們,是一批智商毫都不會遜于紐約曼哈頓金融圈那批世界頂級英們的聰明人。

約翰·戴斯側其中,就不算是佼佼者,至也是中上層了,盡管他現在的地位有所落。

而且,他聰明就聰明在,這件事他表示很興、很興趣,但是在把資料送來之后,他很快起告辭了。

他看到了那個明湖文化的幕后掌舵人,中國齊。

Advertisement

所以他知道,這件事還在構思和分析的階段,真正有能力作出決定,或者影響決定的人,只有李謙和那位中國齊。

這個時候冒然地表示想要參與進去,不但自不量力,而且無比愚蠢。

這是一樁一旦發,就將會涉及數十億元海量資金,且必將會震驚全,乃至震驚世界的驚人易!

只有李謙最親的、最愿意相信的伙伴,才有資格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而自己,還不夠格。

資料拿到,約翰·戴斯前腳離開,后腳李謙和齊潔就已經讓保鏢帶上重達幾十公斤的文件資料,親自開車送到酒店——接到電話之后,齊潔當天就從中國飛過來,而且還一并帶來了一個七人的專業工作團隊。

其中甚至有兩個人,是來自明湖文化這幾年一直在使用的一家國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團隊。

這個事,李謙的這個想法,的確是足夠嚇人。

所以,即便來了那麼多人,搜集了那麼多的資料,這些人所能做出的,也僅僅只是初步的分析,來為李謙和齊潔的思考,提供一些輔助和參考而已。

真的想收購?那麼好,至你也要拿出上千萬乃至數千萬元這個級別的資金,邀請一家大型的、有各種收購案功經驗的專業金融或會計公司,來策劃、分析和盤整個收購談判——這絕對不是一樁李謙把支票一簽,往可口可樂面前一拍,說一聲“我買了!”就可以搞定的生意。

甚至很有可能,這宗易要想達,還得國總統府點個頭。

畢竟,哥倫比亞就算再怎麼潦倒了,也依然是好萊塢七大電影公司之一,它們在國,在全世界,依然擁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不要以為只有中國對文化和宣傳這一塊兒控制的國也一樣。在國,你是個國人,你罵總統都可以,甚至那還時髦的,但國政府卻輕易不會允許自己國家在文化產業上的大型舌落外籍人士的掌控!

Advertisement

除非國政府認為你是個堅定的親派!

所以,說句不客氣話,國政府不批準,李謙手里拿著再多錢也買不下來。

所以,如果到最后過于艱難,這說不定是一樁需要出大使館又或者國家外部來手、為明湖文化進行一定游說的易!

當然,當年索尼幾乎差一點就可以做到的事,現在明湖文化要去做,也未必就會在政策和政府層面,到多大的攔截。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個想法一起,就再也摁不下去了。

只要在能力許可范圍之,只要能有可能買的下來,李謙無論如何都無法拒絕擁有一家好萊塢大型制片公司的

…………

約翰·戴斯繼續跑去跟幾家制片廠保持接,其中尤其是針對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他遵照李謙的吩咐,既不算特殊熱乎,但也絕不冷落,只是在一點一點地把雙方合作的細節容談下來。

而齊潔則帶著人先是住在酒店里,隨后又從酒店搬到一所廖遼買下來的另外一棟別墅里——一行人吃住都在一起,不允許任何人擅自離開和對外通話,所有人都專心一致地對手頭上幾十公斤的文件資料進行歸納和分析。

這個活兒,顯然不是一天兩天能搞定的。

但有個三兩天的工夫,還是讓這些高手們足以把這件事描繪出一個大概的廓來了——

“這個案子,拋開一切外在的阻力先不談,要想拿下來,保守估計,可口可樂可能會為哥倫比亞開價25到30億元,而我們手上必須要預備32到35億元級別的資金,而且是現金,才可以確保收購能夠順利完。但只要能保證資金的充足儲備,這件收購案談的可能很大。”

這是七人組的專業團隊得出的初步結論。

Advertisement

帶著這個結論,當天的晚餐時,李謙、齊潔和廖遼,展開了一次討論。

因為李謙問齊潔,“我現在有多錢?”

是的,這

個問題乍一聽很奇怪,但其實一點都不奇怪,李謙的確不知道自己現在有多錢,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如此,一旦錢多到某種程度,就往往不如自己的專屬會計師、財務顧問更了解自己有多錢了。

而齊潔,勉強可以算是李謙的大管家,兼財務顧問,兼專屬會計師。

齊潔想了想,回答道:“你最近的錢被小那邊走得很厲害,那里現在有多資金,我不知道,但是你名下現在可以用的流資金,如果加方便變現的那部分票和債券的話,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可以給你籌措大概七到八個億,華元!明湖文化那邊,把接下來絕對不能的一些必須的啟資金、拍攝資金都預先扣留下來的話,咱們能拿出的,大概也是這個數。”

說到這里,嘆口氣,半是埋怨半是無奈,道:“最近幾年你燒錢燒得太猛了!又是科研又是影視城,明明咱們每年的利潤那麼高,但現金儲備量就老是上不去!不過,用這七八億的話,我可以保證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

李謙狠狠地嚼牛排,緩緩地點頭。

廖遼舉手,“我手里大概有兩個億左右的錢,一直躺在賬戶里沒,是我這些年攢下的,其中大概有一億五千萬左右是華元,一億多元的現金。如果需要的話,我在國有很多套房產,都是老齊替我買的,就算是不賣掉,搞一下抵押貸款,應該也能貸一億兩億出來?哈,老齊?”

齊潔翻個白眼兒,不搭理

這種話題,廖遼一般都是不上的,不過今天有點積極。

Advertisement

李謙想了想,問:“要是搞貸款,我個人的,明湖的,一共能貸出來多?”

齊潔想了想,道:“咱們公司一向都是不貸款的,如果為了收購,做一定的貸款的話,往外拿錢肯定是沒問題,行業慣例,像咱們這樣的文化產業公司,負債率在50%,都還依然于綠的安全狀態。如果是這樣的話,咱們公司現在估值六十到七十億,貸出三十億的現金,問題不大。甚至會很輕松。”

說到這里,看著李謙,道:“當然,如果你愿意拿訊飛集團的份出來貸款,那這個問題就不必討論了。你在訊飛集團的份,現在價值超過三百億,而且還在持續快速的升值。所以,以現在訊飛的這個勢頭,只要你想貸款,拿出一百億的票來,用心談一談,貸出五六十億問題不大。要知道,對于票類的抵押,銀行一向謹慎,但訊飛集團的票,肯定例外。”

李謙緩緩點頭,但是還沒等他說話,齊潔已經繼續道:“你想收購哥倫比亞,我支持,你想貸款,我也原則上同意。但現在的問題,我們不是去考慮能不能湊足這份錢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最大的問題是,貸了款,我們能不能及時還上!”

說到這里,道:“哥倫比亞的確是一塊大,但你能看見,其他人也能看見,眼饞的人不是一個兩個、一家兩家,為什麼其他人不買?因為一旦買過來,這就是一個大包袱!去年、前年,哥倫比亞分別虧損了七千四百萬和六千九百萬!每年都虧損出去七千萬啊!2000年一點,那也虧損了4000多萬!”

“所以,在決定收購之前,你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事,就一件,那就是,一旦收購完,你憑什麼保證能夠扭虧為盈!一旦無法做到扭虧為盈,繼續虧損的話,高達十幾二十億元的債務,哦,對了,我忘了說,會計師告訴我,現在是可口可樂最想賣掉哥倫比亞的時候,因為在未來的五年,哥倫比亞會陸續有近四億元的貸款到期,連本加利,一共是五億多接近六億元!”

“收購它,就意味著這批債務轉移到了咱們上,到時候咱們在未來幾年需要考慮去償還的債務,可能會高達二十多億元——從現在的況看,如果不做持續的擴張的話,幫你把現在的底盤穩住,把既定的發展計劃都做好,該投的也投,在未來的五年,我可以保證明湖文化每年為你提供五億到八億華元的盈利能力,也就是你的債務償還能力!”

“當然,前提是你敲定的那些電視劇和電影能如期完盈利目標。否則的話,單純是唱片和演出市場,以及我們在順天衛視、HUNAN衛視和SHANDONG衛視的那點持的分紅,和特效公司每年大概三五千萬的純利潤,我頂多可以確保每年能有兩億到三億的純利潤。”

李謙聞言再次緩緩點頭。

齊潔的意思,他聽得很明白,簡單來說就是,買得起,沒問題,對方估計也很樂意賣,充其量就是多點錢和點錢的問題,但問題是買來之后,如果你無法扭虧為盈,它還持續虧損,那就是天坑了!

怎麼保證哥倫比亞進了自己手里之后就能扭虧為盈?

沒人能保證這個!李謙也不行!

但是,聽完了齊潔的分析,李謙心里反而下定了主意:哥倫比亞要買!而且是一定要買!

買了它,就一下子完了全球的布局,就用最快的方式完了明湖文化走向全球所缺的最后一塊拼圖!

于是,他一邊吃飯一邊在心里默默地算賬:自己手里的現錢七八億,明湖文化七八億,加一起就是七八億元,還缺二十五億元。

那就貸款吧!

按照齊潔算的,明湖文化可以貸出來30億華元沒問題,自己再搞出一部分貸款來,最后拿出35億元,把哥倫比亞吞下來!

要是還不夠……嗯,可以找曹哥和郁哥注資,他倆或許太大的錢還不夠格拿主意,但一兩億三五億華元這個級別,本不需要驚他們背后的家族,他們自己就有!

還有……嗯?

對呀!

正吃著飯呢,李謙忽然發起呆來,然后等回過神來,他當時就放下刀叉,看看時間,估算著大洋對面的人如果早起的話,應該是已經差不多起床了,然后就掏出手機,找到一個號碼打了過去。

***

閑著也是閑著,投張月票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