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慕南枝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代價

《慕南枝》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代價

左以明喃喃地不知道什麽了。    李瑤打起神笑道:“你也不要因為聽我這麽就垂頭喪氣的,我倒覺這是個好機會。如今能打仗的北方也就是李謙和曾,南方是趙嘯和李道。李謙和趙嘯自不必。那曾,因是熊正佩的學生,隻要汪幾道在一,他就出不了頭,好在是李謙這個人還算是大度,曾駐守甘肅,他一直給糧給權,沒有苛刻過他,也算是在守邊關了。可李道,有趙嘯著,就永遠都不可能起複,甚至皇上都不可能聽到他的消息。這樣白白地放著,可惜了。你要是能坐了首輔的位置,北邊不用管,我們想管也管不了,南邊重新重用李道牽製趙嘯,這朝廷還有一線的希。不然再過幾年,南邊可能就是趙嘯一家獨大了。”    左以明沒有話,細細地想著李瑤的話。    李道原是浙江總兵,打倭寇很有一套,當初楊俊和他一起,生生地著那些倭寇大半年沒敢上岸,後來戰敗,李道和楊俊一起被擼職。自此李道就閑賦在家裏了。    外行人看熱鬧,行人看門道。    也許是因為知道李道是懂水戰的人,所以趙嘯特別的不待見李道,這麽多年著一直不讓人提李道。而曾,幹脆就了李謙的人。的是升了甘肅巡,實則為了李謙西北戰事的總督軍,李謙把手下幾員猛將,包括自己的弟弟李驥都給了曾調配,以曾的心,又怎麽會不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思。    可汪幾道也不是這麽好扳倒的。    主要是還是他當政多年,和朝中各大勢力都有千萬縷的利益關係,為了這些利益,朝中也會有人力他。    李瑤提點他:“你要想想嘉南郡主!皇上不是要你去見嗎?你不防向請教請教,讓幫你拿個主意。你要是不好,就帶左泉——左泉是你侄兒,趁著你去北方的機會去拜訪大舅兄,也是理之中的事。”    左以明聽著眼睛一亮。    若還有誰能左右這政局,那就是既有李謙做靠山,又有手段和謀略的薑憲了。    李瑤道:“我看李家未必願意看著趙嘯坐大!”    左以明忙道:“何止是不願意看著李家坐大,估計懷疑韓太後和蔡氏之死都和趙嘯有關係……”    到這裏,兩人不由齊齊一震,互相對視了一眼。    不錯,這也是個可以利用的契機!    李瑤含笑道:“現在的機會真的很好!就看你是否能把握得住了!汪幾道致仕,我肯定會向皇上推薦你。我畢竟年紀大了,管不了那麽多事了。”    這不就是當初薑憲打的主意嗎?    拖幾年,拖到他年紀大了,就算能任首輔,也做了不幾年,左以明趁勢而上。    如果沒有簡王的事,他可能還會爭一爭,可到看簡王的下場,他覺得,就算是賢臣也要遇到明君才行。    趙璽,不是明君。    他不如趁早。    左以明不一樣。    不僅僅是因為左家現在全靠他,而且左家和李家是姻親,就算他想爭流勇退也退不了。不如幹脆逆流而上。    “多謝大人!”左以明起,鄭重地給李瑤行了個大禮。    李瑤好端端地坐在那裏了。

Advertisement

    倆人再話,就比平時又親昵了幾分。    這邊趙嘯卻是氣得恨不得殺人。    趙璽到底是什麽意思?怕他不支持趙璽親政,所以才弄出這麽多的花樣來?    通常被謠傳的人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他到了這兩才知道外界把韓同心之死,簡王被刺殺都扣到了他的頭上。    他寵妾滅妻,嫌棄嫡長子趙建沒有繼承家業的本事,又破了相,決定讓外室所生的庶長子繼承家業。蔡如意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地位,了韓同心,想照著史書上的呂太後,把他的庶長子請進宮去,在宮裏殺掉。結果被他識破,告到了皇上那裏,引起皇上對韓同心的不滿,他趁機買通了韓太後邊服侍的人,毒殺了韓太後。    皇上知道後因為他手握重兵不敢場張,默認了這件事。    簡王知道後不服,趁著給韓太後扶棺北上的機會,把這件事告訴了臨潼王李謙。    李謙非常的氣憤,要起兵勤王。    皇上慌了,向他求助。    他就派了刺客去刺殺簡王,想殺人滅口……    故事編得有鼻子有眼,讓人聽著完全找不到什麽破綻來。一看就是有人在背後傳謠,決不是那些黎民百姓所能想出來的。    這個人是誰?如果是從前,他可以毫不猶豫地肯定是李謙,可現在,他卻有些茫然了。    有可能是汪幾道,也有可能是李謙,甚至有可能是趙璽自己幹的。    就為了他和趙璽坐在一條船上。    為趙璽下一步親政做準備。    難道他表現的還不夠忠誠,趙璽需要用這種方法把他綁在一起?    趙嘯眉頭鎖,喝了口茶,對邊的幕僚道:“早知道如此,就不應該給蔡氏守孝的!”    他不方便上朝,也不方便與那些大臣們飲酒作樂,招待他們,下屬有些話又不敢告訴他,他因此失去了很多及時理謠言的時機。    那幕僚猶豫了片刻,試探地道:“侯爺,還有一件事……”    趙嘯正煩著,見他吐吐吞吞的,不由發起脾氣來:“你們有事就事,事事都瞞著我,結果呢?還是要我親自出麵解決!你們瞞得住嗎?你們要是有本事,就瞞我一輩子啊!瞞不過我一輩子,就不要瞞我!”    盡管如果,那幕僚還是遲疑了一會,這才低聲道:“我們得到消息,臨潼王三年前就開始在津衛試著造船!”    趙嘯這下子真的是愣住了。    造船,向來是靖海侯府的專長,而且放眼整個朝廷,隻有他們家的船造得最好,造得最快,如果做海外貿易的,全都用的是靖海侯府的船,就是那些倭寇,也能以奪得一艘靖海侯府造的船為榮耀。    李謙在北方,怎麽可能造船?    那些工匠從哪裏來?    那幕僚也知道這消息的重要,沒等趙嘯詢問已道:“當初朝廷南下,皇上邊服侍的人是跟著皇上一起南下的,當時臨潼王已接手了京中防務,後續的人是由臨潼王安排的。我們懷疑,那個時候他就把工部的人截留了一批。不然他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裏就造出船來的。”    ※    親們,今的更新!

Advertisement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