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奸臣之妻 第九百四十五章 官堰村

《奸臣之妻》 第九百四十五章 官堰村

朱悱在明正帝離開后,也冷著臉起離席,春暉殿的熱鬧是薛蓉的,他這個太子形同擺設,再坐下去也不過是看薛蓉如今有多風罷了。明正帝召見余啟蟄是為了瓦剌四王子之事,程英人過來催促戶部下一筆修建太和殿的款項,戶部可不敢拖了程英的銀子,只能來明正帝跟前哭窮。明正帝在位這幾年,國庫一直不敷出,去年北地洪災,賑災又撥出去一筆款項,今年江南的鹽稅雖改收稅銀,但這一筆銀子還不足以建好太和殿。得知姬無道生擒瓦剌四王子,明正帝就將銀子打到了瓦剌的頭上。但瓦剌先前占據了宣府邊鎮十三所,足有一百里,明日朝上議事,群臣必以收復失地為重,可明正帝想要的是銀子。“依卿看,朕該如何是好?”明正帝在文華殿見了余啟蟄,意讓余啟蟄出主意為他解憂。余啟蟄微微沉道,“陛下若只想讓瓦剌賠銀子換回他部四王子,恐會落下置邊關百姓于不顧的口舌,依臣看,此舉不妥,先不說文武百不會同意,便是同意了,百姓的悠悠眾口都會對準圣上,怕是會失去民心。”明正帝皺眉,不耐道,“那就沒有別的法子?太晏國土遼闊,邊夷小鎮失了便失了,與朕的長生大道相比,不值一提。”為帝王說出這樣的話,實在是百姓之哀,太宗太祖若是天上有知,自己費心打下的江山國土在后世子孫里不過一文不值,不知會不會氣的跳腳。余啟蟄面無異,他若想不出法子來,明正帝必不會再重用他。“瓦剌那邊的向我們尚且不知,這位四王子從前并不是個出挑的,相較而言,瓦剌部的大王子才是常領兵作戰的那個,若這位四王子并不瓦剌可汗的寵,想要收復失地,瓦剌部未必會答應。”余啟蟄不徐不疾的說道,“圣上可私下待與瓦剌部涉的使臣,若瓦剌部實在不肯,就要瓦剌以錢贖人。”余啟蟄稍頓,“只是瓦剌就算愿意用錢贖回四王子,怕也是要掰扯許久,圣上急修太和殿,如此耽擱下去,瓦剌部的賠款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明正帝面一緩,“湛行說的是,太虛道長卜算出三月之后,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方能煉無上金丹,在此之前,太和殿務必得建好,只是國庫空虛,江南鹽稅庫不過才二百萬兩紋銀,剛庫就撥了軍費,還有朝廷各項開支,文武百的俸祿,各地的糧稅庫也要待秋日了,朕若人早收糧稅恐怕又要惹起非議。”明正帝說完這些,臉更加難看,他為一國之君,如今卻活的捉襟見肘。“臣有一計,只是恐會得罪人。”余啟蟄適時道。明正帝看了眼殿,示意端茶侍奉的太監宮退下,道,“此并無別人,你但說無妨。”余啟蟄這才道,“昨日臣因事出城,路過一名喚堰村的地方,聽到了一樁事。”明正帝稍稍來了點興趣,“什麼事?與銀錢可有關系?”余啟蟄頷首,“有,堰村是由行腳商人落戶而的村落,這些商人來自大江南北,因來京貿易,后落戶在堰村舉家遷徙,這些商人遷來后,都在城外買了許多良田,堰村的人家可謂都是富綽之戶。”“你是說要朕從這些人手里弄銀子?他們怎麼會肯乖乖掏出錢來給朕?”明正帝自然知道商人最有錢,但商戶都納過行商稅,再想要他們掏自己兜里的錢出來,恐怕難得很。明正帝抬眼道,“湛行既然提起,想必已是有了對策。”

Advertisement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