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姝又是心疼,又是心焦,顧不得疲累,日日都在阿黛邊親自照料著,就連劉徇寫來的信,都過了好幾日,才想起來回復。
本不想將此事于信中告知于他,可一想到他對兄長常懷的愧疚,又恐他日后知道,要怪未曾告知,思量再三,還是于信中一一都說了,末了,再言明自己定當悉心照料,請他千萬勿因過于擔憂而分了心神。
直至將信送出,才長舒一口氣,邊倚在榻上小憩,邊仔細回憶這幾日之事。
前世的夢境中,雖不曾知曉劉徜的一雙兒是否染過重疾,卻能肯定,至劉徇攻長安之際,兩小兒都是十分康健的。
因此,起初幾日,雖擔憂,心中卻還有些底。可眼看著半月過去,阿黛遲遲不見大好,已越發虛弱剝落。小兒最是脆弱,半點經不得病痛,長久下來,只怕不好。
換了三五個醫工來診,皆是城中有名的,卻都瞧不出個所以然來。
阿姝心急之下,竟也漸漸憔悴了些,瑩潤的面頰也清瘦了。
不但馮媼曾來勸,莫太過擔憂,就連劉昭有兩日來同問安時,都曾別別扭扭的提醒,莫要因此而拖累了自己,最后反要將家中大小事務到年事已高的馮媼肩上。
的說辭一貫的并不悅耳,阿姝卻早已習慣了,甚至還從尖刻的話語間聽出藏得十分深的關心之意來。
只是,此事一日未得解決,阿姝卻是一日都不得安寧。
……
這日,許久未曾出信宮的劉昭終于征得馮媼的同意,攜了三五個婢子與數個仆從,乘馬車出宮去。
今日乃城中廟會,道邊多了不售賣各小玩意兒的攤販,引得城中許多百姓來湊熱鬧。
劉昭孩心仍重,從前幾次外出都有阿姝在側,不敢放肆,這兩日阿姝因照料阿黛實在累了,未一同出行,這才令有了獨行的機會。
馬車遠遠的停在人煙稀,只領了兩個婢子,攜了不錢幣,便融熙攘人群中,觀挑撿起來。
因阿黛子不好,著意挑了不如泥車、人偶等孩喜的玩。正待要命婢子來遞錢幣時,卻忽聽到些議論聲,其中的“王后”二字,令不由蹙眉,停下作,仔細的側耳細聽。
“……半月余都不見好,不過是尋常之癥,卻連鄭醫工都束手無策,怕不是被什麼沖撞了!”
劉昭轉頭去,卻見那議論者乃是個約莫三十五六的男子,一布麻,頭束灰巾,十分尋常。
“你莫要胡言,信宮何地?你我世代居此地,都只聽聞信宮風水甚好,有王者之氣,哪會有什麼邪?”聽者似乎十分不信。
那男子故作神的搖頭,看似湊近了些,以手掩口的悄聲開口,實則嗓音卻仍能教周遭之人聽得一清二楚:“信宮自然是好地方,可我說的沖撞,不是什麼邪,而是王后。”
“王后?你說趙姬?”
那男子又道:“正是趙姬,你莫因的名,便忘了有煞命!聽聞趙姬命中的煞氣,可是能克帝星的!”
聽者一愣,有些將信將疑,片刻后便像恍然大悟一般,點頭贊同道:“難怪當日曾聽說,趙姬長安后,連太后都不大敢見。如此看來,的確有幾分道理。”
那男子嘿嘿一笑,繼續道:“況且,你且想,當日大司徒可是死在長安太后的手下,如今留下一雙孤兒,日日與太后親同居一,哪里能有好下場?”
聽者越覺有道理,嘖嘖道:“大王著實心寬,這樣的子,不但親自求娶了來,還這般的捧在手心里。我可曾聽人說起過,大王待王后,十分的寵。”
“那又如何?趙姬之名,人盡皆知,若換作你,只怕即刻便能將這條賤命奉于趙姬下……”
那二人越說越無禮,劉昭亦越聽越氣憤,不由將于手心的小小泥車狠狠擲出。
泥車一下便砸中那男子額角,登時疼得他齜牙咧,瞇著眼惡狠狠指著劉昭怒罵:“哪來的小兒,如此無狀!”
劉昭一怒之下,早沒了矜持,將手中捧著的幾樣件接二連三的擲出,邊擲邊道:“無狀之人分明是你!我家中之事,哪里得到爾等小人如此口出污言!”
那兩人被砸得吃痛,也顧不得細思話中意,雙目怒瞪著便大步上前,沖揚手便要揮下。
此刻熙攘的人群因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也稍靜了靜,不由的讓出些位置來。劉昭驚一聲,連連后退,險些要被那二人捉住。
幸而所攜的三五仆從正歇于不遠,一見異狀,皆力撥開人群直沖而來,三兩下便扭住那二人雙手,高聲斥道:“大膽小人,敢欺王妹!”
兩人原還憤怒反抗,一聽“王妹”二字,登時大驚失,腳下一,直直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求饒。
旁人尚不知,見此景皆議論紛紛。
劉昭再懲戒二人,然話未出口,兩婢子見事不好,便悄悄來勸:“臨行前,馮媼特吩咐過,公子請克制些,莫將事鬧大,令大王面上無。”
劉昭面一陣青白,口起伏,聞言雖還氣憤,到底也知曉要克制,靜了片刻,方冷冷道:“今日便罷了,往后你二人再要口出狂言,被我聽見,我定告訴阿兄去,好好懲戒!”
那二人一聽此話,忙磕頭言謝,倉皇而逃。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這個世界妖物橫行,正待英雄兒女書寫傳奇。可惜,你不是冰清玉潔的女主,不是身嬌體貴的反派女二,而是人人討厭的炮灰女三。
豐州沈氏繡坊之女沈婳,自幼嬌縱,生的朱唇粉面,冰肌玉骨,可惜身子虛弱,走三步喘四聲,命不久矣。 沈家逐漸沒落,她的親事也跟著一再耽擱。 侯府世子崔韞矜貴冷峻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