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斐潛竟然一時間反應不過來,這個是什麼意思?
師從熹平石經的蔡邕和荊襄龐德公都聽的懂,但是突然冒出來的鯤二字又是什麼意思?
鯤其實就是鯨魚吧,古代人沒見過鯨魚,所以稱之為鯤,那麼鯤的意思就是——藏起來的大鯨魚?
咳咳……
斐潛差點沒被自己的口水嗆死……
這是那個不著調的傢伙給自己取的外號啊?!
斐潛說道:「鄙人確實是河斐子淵,師從於蔡公和龐公,但是這個鯤之說,確實未曾聽聞,不知……」
常懷說道:「此雅號也是聽吾從兄提及而來。」
「不知令兄是……」
「吾兄為河常林常伯槐是也!」
「久仰久仰!」斐潛哦了一聲,雖然上這麼說,但是心中卻在盤算了幾圈,靠山王楊林我還知道是誰,這個常林是何方高人啊?
真沒有什麼印象。
難道我這個外號是這個常林所起的?他為什麼給我取了這個大鯨魚的外號啊?真心不咋地……
過了一會兒,原先去傳信的那個常家的賓客,就帶著一行人前來了。
為首的是一位中年文士,形頗高,披著一個玄青的大氅,在火把的照耀之下,緩緩而來。
斐潛起迎接,見過禮通報過姓名之後,來的正是常懷口中所說的從兄,常林。
常林材高大,面容方正,留著三縷長須,在夜風中微微飄拂,這麼一看,到也有幾分高人的相貌。
常林落座之後,首先便為方才之事再次的道歉,並自嘲的笑著說道:「林為驚弓之鳥矣!得罪之,足下見諒為盼!」
斐潛自然是說自己也是因為天漸晚,擔心安危,所以用了些手段,也是請常林能夠諒解一二。
然後斐潛讓人準備晚脯,同時也吩咐煮了一大鍋的茶水,放了一些姜,招待常林的一行人,同時也讓自己的兵士也能喝一碗去一去這寒之氣。
隨後那一隻倒霉兔子做的野味也端了上來,斐潛也請常林一起用餐,也算是有些給常林的賠禮之意。
兩個人相互都表示出和善之意後,氛圍也就融洽了許多。
常林對於斐潛會出現在這裡當然也比較的好奇,不免問了一下。
斐潛自然是說要會去拜見師父,但是整個南岸都被兩方的部隊給堵死了,只能是從北岸繞道回……
常林輕輕了鬍鬚,點頭稱讚道:「子淵不辭危難,尊師重義,真乃君子所為也。」普通人見到了戰爭,還不是趕快有多遠就躲多遠,而斐潛竟然為了師徒之義,迎著危險而上,確實是讓人有些敬佩。
常林心中原本還因為方才的事,略略有一些不滿,但是現在聽到了斐潛這樣的回答,頓時覺得若是自己,可能也不一定能夠做到這樣的地步,慨之下,之前的心中的小疙瘩,也就徹底的消散了。
斐潛當然不免也要詢問一下常林究竟是遇到了什麼事,竟然也是夜宿山地。
常林微微嘆息一聲,說了起來。
原來常家也算是河溫縣的一個老字號的當地士族,雖然沒有出過什麼高,但是也算是溫縣的一個略有名氣的詩書之家。
而這樣的一個溫縣士族,卻因為一件小事,差一點被河太守王匡搞了一個傾家產……
討董檄文傳遍關東地區,河太守王匡也舉起討伐董卓的大旗,但是郡錢財不足,沒辦法召集更多的人馬。
於是王匡便派了一些自己的門生在其下屬的縣裡尋找員及百姓的過失,一旦發現便立即關押,然後判定罪責,並以此讓他們用錢或糧食來贖罪,如果延誤期限,就滅其宗族,以樹威嚴……
而常林的叔父因為些小事打了賓客幾掌,被王匡的門生得知,報到了王匡之,王匡便下令將常林的叔父關進牢房問罪。
整個常家都有些惶恐不安,不知道要上多錢財才能填滿王匡的,後來是常林去找了王匡的同鄉胡母彪,拜託他進行求,王匡才將常林的叔父放了回來。
雖然這一次王匡饒過了常家,但是常家害怕王匡那一天又想到這個茬,便覺得河郡不怎麼安全,便舉家遷移,正好這幾日也是走到了此,藉此的溫泉修整一番,卻沒想到發現了斐潛一行,看著其下的兵士又有些像兵,所以擔心是王匡派人前來捉拿,才讓常林帶了人過來查看……
王匡王公節?竟是這樣的人?
「昔聞河王公節乃有八廚之風,俠而好義,怎會如此做派?」斐潛有些不解,這個人之前也是有聽說過,但是當時似乎還算是比較的正面,之前還聽說王匡仗義疏財,為人俠氣,怎麼到了太守之位後變得如此貪財?
常林苦笑道:「當日王公節繼任河,吾等尚以手加額,不勝歡喜,未曾想到……但略些風聞,言及王公節此舉並非為己所,乃他人之命爾……」
他人之命?
誰能命令一個河太守? (5,0);
斐潛大約有些明白了。
沒想到高舉著義字大旗的,竟然私底下也是做這種勾當,這個,真是有點天下烏一般黑的節奏啊……
不管王匡是不是真的聽從他人的命令,但是能對自己的治下用這種手段來斂財,其實也說明王匡此人的底線多還是有些問題。
不過自己的這個大鯨魚的外號是如何得來的呢?眼前這個常林說話一板一眼,嚴肅的一個人,不像是會給自己取這個外號的啊?
更何況自己和常林也是第一次見面……
斐潛便問常林道:「適聞子順曾言及吾有『鯤』之號,不知此名號從何而來?」
「咦?子淵竟不知?此乃水鏡先生所言爾……」常林帶了一些的驚訝,一些的羨慕說道。這個可是水鏡先生的評語啊!
常林接著說道:「……前些時日拜會司馬建公,恰逢水鏡先生在場,言及天下才俊,水鏡先生言汝視明聽聰,容溫言恭,敏問好學,經綸滿腹卻深藏不,正行理義而厚實和順,正如北冥之魚,修於淵,故而號為鯤是也!」
縱然是在後世修煉了多年,但是聽常林這樣轉述水鏡先生的評語,斐潛還是覺得有些耳子發熱,便連忙說道:「小子無德無才,竟獲水鏡先生之贊,實乃之有愧!」
水鏡司馬徽竟然給自己帶了這樣一個高帽,到底是幾個意思啊?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曆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竇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
【三國游戲文】【無系統】【無金手指】,少兒不宜,需帶腦閱讀,非爽文套路。前期搞笑發育,140章后崛起。【申明】:前期微虐,主角會被坑,略有毒,耐心閱讀。如果您不喜歡可以不看,不要惡意差評,我沒義務給您當孫子,也不缺大爺,我不想進步,請不要教我做事。本書很長,看個三五十章的不要點差評,很煩很影響心情。【元素】:游戲+三國+爭霸+戰術+謀略+競技+隱職+獨戰天下+幕后+玄幻+養成+冒險
劉琦穿越成劉表的兒子,開局迎娶蔡琰。貂蟬一臉崇拜:天下才氣十斗,郎君獨占八斗。郭嘉:主公的謀略,天下無雙。曹操抬頭望天:論狡詐多謀,我不如劉琦,他才是真的亂世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