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劉洪有些不敢相信,你個斐潛年紀輕輕,怎麼可能認識此?況且這個還是我剛剛才製作出來的,斐潛怎能得知?難道真有所謂天生聰慧之人?
斐潛看著「算盤」,總算是明白為啥老是有種彆扭的悉了,悉是因為這種運算方式在他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了,彆扭是這個算盤是一顆顆拿著珠子放進中間那層的格子裡的,而不是在珠子中間串著一木來上下撥的。
「為何不用木串起來呢?」斐潛這麼想的,也就隨口說了出來。
「用什麼木?」一旁的劉洪不解追問斐潛道。難道我這個這麼費勁才想出來的算盤還有什麼不足之不?
「這個……」斐潛有些遲疑,該不會我要點一點什麼奇怪的科技樹出來了吧?
中國古代算盤定型是在什麼時候?唐朝還是更早?反正宋朝是肯定就有了,記得清明上河圖當中就畫有商鋪櫃檯上擺放著算盤,形式已經與現代基本沒甚差別了。
現在把這個算盤點出來,應該不會有啥影響吧?斐潛暗自想著,不過話自己都說了,也不好收回,乾脆要了張紙,將後世的算盤三下兩下畫了出來。
劉洪堪堪等斐潛畫完,搶在蔡邕之前一把先抓到手裡,不住點頭,口中嘖嘖稱讚,「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如此一來,就不怕失了,況且同柱之珠,天地增於人,嘖嘖……妙哉!妙哉!」
「天地增於人」其實就是指最上一排珠子稱之為天珠,底下的珠子稱之為地珠,計算的時候就是天珠加上地珠,暗合天地人三才,所以才如此說法。
不過劉洪也發現有些不理解的地方,指著斐潛所畫的算盤說道:「為何要增天珠為二地珠為五?」——現代算盤用十進位的話,其實最上面的一顆和最下面一顆都用不上,但是斐潛沒多想就直接按照現代算盤的形式給畫上去了。
斐潛也不知道為什麼現代算盤要加上這兩顆用不上的珠子,便說道:「下珠五進一,上珠二進位,方便計算吧。」
「下珠五進一,上珠二進位……」劉洪聽完點點頭,又搖搖頭,搞的斐潛也不知道劉洪是同意他的說法還是不同意。
其實斐潛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也不清楚算盤的發展歷史,自然不知道算盤的演化。
算盤在發展歷程中,逐漸的從數鑽研數學的人擴散到需要大量和數字打道的人中,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商家,況且在古代,不僅有十進位計算模式,還有十六進位的,比如古代一斤為十六兩等等,因此商家為了計算十六進位方便,便在古算盤上加上天地珠各一,這樣天地珠加起來就等於十五,恰好既可以用至於十進位,也可以用之於十六進位了。
劉洪目炯炯的盯著斐潛,如果原先想收斐潛為徒只是隨口說說,如今就真的有這個心思了。此子又擅長於算經,又在須臾之間就改進了我那麼長時間才琢磨出來的算盤,唉,怎生得被蔡老頭搶了個先呢?
蔡邕在一旁也看出一點什麼來了,琢磨了一下,索說道:「子淵為我新收,雖已門,但未逢吉日,恰逢明日太學秋課,索一併行禮吧,元卓如有空暇,可觀禮否?」
漢代太學一般春秋季各招一批新生,即所謂的春課和秋課。之前太學歷經黨錮之禍,曾經關閉過一段時間,後來漢靈帝又重新給黨錮平反,自然也就重開太學。
劉洪看了看蔡邕,點了點頭,嘆了口氣,旋即道:「自然是要來的。」——這下子徹底沒希了,這小子算是蔡邕的人了,搶不來了,只不過,嘿嘿——
蔡邕見劉洪答應了,也就沒再說些什麼,便代斐潛可以去準備準備,明日莫誤了時辰,讓斐潛先回去了。
斐潛等到出了蔡府,還覺有點不太相信,這才幾天的功夫,好像自己升級了?
方才蔡邕說回去準備準備,要準備什麼?自然是拜師的束修之禮,這也就意味著斐潛只要是明天在太學進行了拜師禮之後,就擺了「記名」這兩個字,為了蔡邕真正的弟子。
這真是幸福不要來的突然……
不過,斐潛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不由得頭大,原本他準備過幾天就要以去荊襄求學的理由離開的,現在被蔡邕收為弟子了,再說這個理由就了個笑話,那我還怎樣才能離開?
若是不能離開,又怎能在這場盪中保住自己的小命?
這真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這該如何是好?
******************
其實現在有煩惱的人遠遠不止斐潛一個。
袁隗就是其中一個,他在袁紹辭職出走之後也是很煩惱。
袁紹的出走不亞於就是將袁家嫡庶之爭大白於天下。其實這個事每個世家都難免,不過大多數都是在家族裡面默默消化掉,甚像袁紹這樣的舉搞得滿世界的人都知道了。
而且最關鍵一點是,還被人利用上了。
董卓匹夫居然給那個逆子封了個渤海太守!這擺明了要讓袁家二子相爭的態勢,可惜他袁隗竟不能說個不字。
袁家一直以來在表面上是以天下社稷為重,是清流的標榜,現在董卓以朝廷的名義,說袁紹雖有小過,但是仍可用,故拜渤海太守,以護衛良民,清除匪患,將功補過…… (5,0);
方方面面都給堵死了,袁隗還能說什麼?不讓袁紹擔任太守?理由呢?是袁家的子弟沒能力?是不想為朝廷效力?還是不讓將功補過?還是立刻要下追緝令千里追殺?
雖然袁隗心裡很想讓董卓真的搞一個千里追殺,但是奈何漢代法律都規定了親屬相是合理合法的,難道袁隗還能背著漢代的法律真搞個大義滅親?
這個大義滅親在漢代真不是什麼好詞,袁家的名聲還要不要了?所以袁隗也只好著鼻子認了。
不過就這樣讓董卓和李儒這樣往袁家裡面摻沙子,袁隗想來想去也是不甘心,便吩咐下人去將袁喚來。
既然已經無法藏著掖著了,就乾脆堂堂正正的擺上桌面!也讓天下人都看看,我四世三公袁家的氣魄!
金三角的一位將軍轉世來到了東漢末年。 在這風起雲湧的時代,他要建立一支天朝鐵騎,他要恢復泱泱大國的風範,要讓萬國來拜。 人才他收,文的武的通通不拉,多多益善。 美女他要,享盡齊人之福展男人風采。 殺一人是罪,屠萬人是雄。 一個斬新的三國就此展開,一個亙古未有的大國疆域就此重新的劃分。
崇禎十六年,軍醫朱劍穿越到了朱慈烺的身上,成為了大明朝的倒黴太子。肆虐的鼠疫,糜爛得朝政,席捲天下得李自成,肆虐西南的張獻忠,白山黑水還有磨刀霍霍隨時可能殺入中原得女真鐵騎,偏偏還攤上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便宜老爹。朱慈烺將屠刀一次次的舉起,不光是對準戰場上的敵人,同時也對準了朝堂上的敵人,對準了民間的敵人!殺貪官!除晉商!剿闖逆!滅獻賊!在不斷地血腥殺戮中興大明,成就一代屠皇!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明屠皇》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臉書和推特裡的朋友推薦哦!
穿越大唐,王子安只想當個閑散的富貴閑人,賺點小錢,弄點小菜,喝點小酒,吹個小牛,交一二……個紅顏知己…… 你們這一個個瞎震驚啥呢? 你們這一個個瞎湊乎啥呢? 我真不想娶…… 額——長樂公主? …… 那也不是不行…… 哎,我真是太難!
穿越大唐。 蘇辰原本只想做個混吃等死的咸魚。 所以帶人將莊子打造成了個世外桃源。 但貞觀三年冬,大雪肆虐,天下受災,民不聊生。 有兩個自稱商賈的人,因為怒罵他撒鹽掃雪,而被家丁抓了起來。 一個自稱姓李一個姓房。 對莊子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每天更是追問蘇塵各種天下大事。 “你覺得當今圣上如何,他是否該對這次雪災下罪己詔?” “突厥犯邊,大軍壓境,你覺得如何才能退敵?” 蘇辰煩不勝煩,但偶爾也會指點幾句。 直到這天,姓李的家伙忽然說。 “攤牌了,我不裝了,其實我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