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金玉良醫 第二百二十七章 以後的打算

《金玉良醫》 第二百二十七章 以後的打算

聽完後,何承也流下了眼淚,咬牙道,“他們比蜀中的老伍家還壞,還惡毒。姐姐當時得有多痛苦,多無助,才能去上吊。”又道,“不過,從外祖一倒黴他們就休母親這件事來看,他們本來也沒有什麽親可言。”老伍家是何氏的外家。    這個弟弟不錯,年紀就明辯是非。    陸漫又道,“娘既然跟他們已經一刀兩斷,就不要再有牽扯了。他們都是唯利是圖的人,我出嫁前苛待陷害我,可看到我嫁進高門了,又想上來謀好。為了利益,他們若是知道娘回京了,不定會通過娘和弟弟再來攀扯我,娘一定不要再搭理他們。還有弟弟,更不能跟他們有牽扯,千萬不要去陸家上演什麽認祖歸宗的戲碼。”    何氏幹眼淚,咬牙切齒地道,“娘才不會那麽傻。他們對娘如何娘都不太在意,可是他們這麽對我的閨,就是不行。之前娘總想著他們喜歡錢,又是夫家的人,就拿些錢出來,有福共。哪怕被休了,娘也沒有怨言,覺得的確是娘耽誤了你爹和你大伯的前程。娘留下那麽多銀子給他們,就是知道他們喜歡錢財,想讓他們對我閨好些,讓我閨平平安安長大,再找個好人家嫁了。哪想,他們隻管拿錢,卻不管辦事,對漫漫如此薄,你也是他們家的親骨啊。特別是你爹,當初他多喜歡你啊,被賤婢一挑唆,就不顧你的死活,太沒良心了……”話沒完,又是泣不聲,繼續道,“承兒怎麽可能回陸家認祖歸宗。當初已經就好,我生的第一個兒子要姓何,繼承何家的香火。何況,我是被陸家休了以後才生的承兒,跟陸家更沒有關係。”    陸漫對何氏的表態還是比較滿意。    何承也道,“娘就是太良善了,總把人往好想。看看他們是如何對待姐姐的,當初是又如何對待娘的,但凡有一點點良知都不會那麽做。哼,我不會跟他們有牽扯,我姓何,隻有娘和姐姐兩個親人。”又拉著陸漫的袖子道,“姐姐,弟弟以後給你當倚仗,不許他們再欺負你。”    有弟弟的覺真好,陸漫高興地拉著他的手。    一旁的薑展魁聽了何承的話,也道,“何大哥,何嬸子,我哥哥和我都是嫂子的倚仗,不許別人欺負。等我長大了,我也要收拾老陸家。”    何氏幹了眼淚,道,“好孩子,嬸子謝謝你。”    薑展魁又道,“這是應該的,哥哥走之前也這麽囑咐了我,當不起嬸子的謝。”    話間,王嬤嬤給何承量了尺寸,今們和繡娘都趕趕工,明就能做兩套舅爺穿的裳出來。    吃了晚飯,宋默大哭一場,還是被段嬤嬤強行抱走了,同時帶走的還有陸漫給他配好的幾副藥,以及一些禮。    薑展魁和薑玖也回了各自院子,娘仨個又坐在炕上閑話,這時主要講的是仁和堂。聽李掌櫃一直堅守在那裏,何氏又得流出了眼淚。道,“李師弟是我爹最的弟子,也最得我爹的寵。我記得,他時候為了多得幾塊糖,背書十分用功,經常得我爹的誇讚……”

Advertisement

    突然,又看向陸漫問道,“漫漫,娘給你留的那個銅墜項鏈還在不在,沒有被們奪去吧?若奪去了,一定要想辦法要回來。你外祖了,那項鏈特別重要,千萬不要弄丟了。”    陸漫手把銅墜項鏈拿出來,笑道,“一直在我上掛著呢。這個鏈子是銅的,們瞧不起。若是金的,就真不好了。”    何氏拿著看了看,才放下心來,又把鏈子塞進陸漫的裳裏。    陸漫好奇地問道,“娘,這條鏈子有什麽故事嗎,為什麽外祖那樣重視?”    何氏搖頭道,“我也不知道,你外祖在世時反複待娘要保管好它。娘怕路上弄丟,才掛在了漫漫上。”    陸漫道,“是外祖留下的,現在有弟弟了,把它給弟弟。”    何承馬上道,“給了姐姐,姐姐就戴著。都是弟弟沒有本事,沒給姐姐置辦一份嫁妝,還讓姐姐孤孤單單在陸家欺負。”    這個弟弟,歲數不大,話總這麽暖心。就是有些害,一話就臉紅。再看看他如花的容,他若幾歲就好了,可以好好親親那張俊臉。    陸漫也就繼續戴著了。總覺得這個墜子或許跟外祖出事有關,既然這樣,在上最保險,以後想辦法把找出來。    何氏和何承回來了,就涉及到同仁堂,以及那些醫書的歸屬問題。之前的仁和堂和那些醫書是何家祖產,隻因為何晃出事,何家又沒有後人,才把仁和堂和書送給何氏當嫁妝。    現在何氏回來了,何承又是何家的後人。這個問題陸漫之前就想過,想著把同仁堂所在那個院子的地契給何承,這本應該是他的。而同仁堂這塊牌子,觀察何承的為人後,再決定各占多……    陸漫又問了何承以後的打算。    何承聲道,“我倒是想考功名,可我的這個份,是不的。我也喜歡醫,實在不行,就像外祖那樣當個好大夫。外祖還不是憑借大夫的份,當了六品。”    當代律法,罪臣三代不許考功名。    陸漫又考了他一些有關醫學方麵的知識。    何承講得頭頭是道,不僅把那些醫書背了下來,還做到了知行合一。這孩子屬於隔代傳,繼承了何家醫學方麵的賦。    他跟陸漫不一樣,陸漫是因為原主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再加上陸漫前世學了五年的醫學知識,後有七年的臨床經驗,才有現在的績。而何承,完全就是賦。    陸漫又口的墜子,若這個墜子真有什麽乾坤,不定能幫外祖平反。可到底什麽時候能平反卻是不清楚,十年後?二十年後?    這樣,何承的確不能把心思用在考功名上,因為不知道他要等到什麽時候。那他還不如既繼承外祖的香火,又繼承他的缽。

Advertisement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