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金玉良醫 第一百四十五章 終於討回來了

《金玉良醫》 第一百四十五章 終於討回來了

二夫人冷然道,“老爺的枝大葉,又不會盯著兒媳婦瞧,你怎麽發現陸氏沒戴孝?”    二老爺道,“哦,我無意中聽見仆婦議論,昨陸氏的繼母才死,怎麽沒戴孝……”話沒完,又恍然道,“難道是有人故意讓我聽到的?”    二夫人輕聲揶揄道,“老爺還是很聰明嘛。”又冷哼道,“我不喜歡大宅門的私手段,並不代表我傻。想整治陸氏,卻不能把老爺當槍使……”    在夫人麵前丟了臉,二老爺很是鬱悶。    自己崇拜的父親罵了自己喜歡的三嫂,讓薑玖很難一言不發地走在路上,翹多高。    薑展魁悄聲道,“三嫂,我看見大伯娘院子裏的兩個婆子在二老爺的後麵站了好一會子,八挑嗦的。”    倒真是個聰明孩子。陸漫也這樣覺得,今長公主給了大夫人沒臉,大夫人也隻有利用二貨老爺在上找場子。    陸漫點頭笑道,“八爺猜得極是,肯定是這麽回事。”    自從陸漫知道薑家老祖宗的厲害,就覺得這兩兄弟像足了薑家老祖宗,而二老爺像足了老侯爺那沒腦子的渣爹,都屬於隔代傳。    他們回了蘭汀洲,先去東院看了新放進來的家擺設。不薑玖笑瞇了眼,連薑展魁都比較滿意,他喜歡那張書案。    陸漫讓下人這兩好好收拾,把清風院裏用得著的東西都搬過來,爭取兩日後兄妹正式搬家。    依然是薑展魁住東屋,玖兒住西屋,廳屋共用。下人除了值夜的,其他人都住蘭汀洲的後罩房。現在下人多了,後罩房住不下,陸漫就把王嬤嬤、柳芽、綠綾調到了後院的西廂耳房住。    第二下晌,王嬤嬤帶著王娟回了蘭汀洲。    王娟隻比陸漫大半歲。陸漫是四月二十六的生辰,是頭年年底的生辰,可看著足足大了十幾歲。皮糙暗黃,頭發幹枯,走路還有些跛。    這是陳氏造的孽,也是因為陸漫而起。    王娟一進來就跪下給陸漫磕頭,陸漫忙把拉起來。的手心有厚厚的繭子,還有許多口子。    陸漫流淚道,“娟姐,你苦了。”    王娟哭道,“現在好了,終於離那個死鬼了,謝謝三。”    柳芽和綠綾把們勸著坐下,聽王嬤嬤講了經過。    那家人果真是個難纏的,還想要二百兩銀子才放王娟合離。後來護衛去找了裏正,裏正出麵,那家才不敢口獅子大開口,不過還是漲到八十兩銀子才放人。    陸漫的意思是,王娟既然已經離了奴籍,就不要再進府做事了。先在家裏把養好,若實在閑不住,就去仁和堂幫幫忙,以後遇到好男人,再嫁就是了。    王嬤嬤也同意。他們如今在後街有個院子,有主屋有廂房,等到男人兒子媳婦回來,一家人就又團聚了。    陸漫賞了王娟兩匹綢緞,兩銀簪,兩金簪,金鐲、銀鐲各一對,另加二十兩銀子。

Advertisement

    第二一早,王嬤嬤、王娟、豆子三代便回了家。王嬤嬤還辦了幾桌席,把柳芽、綠綾、靈芝、蘭芝、黃媽媽等蘭汀洲的下人請去吃席,還請了廚房大管事朱嬤嬤,以及鶴鳴堂的錢嬤嬤、環,大的丫頭蝶等更有麵子的人。這些人都去捧了場,也讓人看到王嬤嬤的麵子在長公主府的下人中有多大。    兩日後,薑展魁兄妹正式搬進了蘭汀洲的東院。為了慶祝,陸漫還在晚上要了桌席麵,又讓桃兒做了幾樣拿手點,請六爺、七爺、九爺、宇哥兒、和姐兒來吃了頓飯。    從這開始,陸漫終於又能一個人睡一張大床了。沒有薑玖纏著,陸漫學習醫書的時間更多了。    九月初八下晌,柳信來報,李掌櫃來,之前在仁和堂的羅紡布莊已經全部搬走了,衛生也打掃完了,請陸漫明去看看。    陸漫極是興,到目前為止,隻有仁和堂才是真正屬於的個人領地。    給長公主請了個假,明想去仁和堂看看,再跟李掌櫃談談重新開個醫館的事宜。因為薑展魁和薑玖都想去,就想在薑展唯下課後去,順道在外麵吃個晌飯,爭取晚飯前趕回來。    長公主同意了,也是薑展唯的意思,若開醫館,暫時不能“仁和堂”的名字,陸漫也不能去坐堂……    陸漫點頭允諾。    第二午時初,薑展魁下學後就一陣狂跑回了蘭汀洲。從鶴鳴堂回來的陸漫和薑玖已經穿戴好,正等著他呢。    幾人帶著旗長、豌豆黃、王嬤嬤、王娟、綠綾、杏兒、豆子去了前院,車輛和八個護衛、兩個婆子已經在前院等著了。    幾人上了車,向仁和堂駛去。    馬車跑了大概半個時辰,來到西大街口,對麵就是踏水胡同,而第一個大院子就是仁和堂。    馬車停下。陸漫被扶下車,李掌櫃搶先幾步上前,給陸漫躬哭道,“三,仁和堂終於討回來了,師傅和我叔叔的在之靈能安息了。還有師姐,我們沒有辜負的囑托……”    李掌櫃今專門打扮了一番,穿著一套半舊棕長袍,戴著新木簪,留著短須,清秀白皙,很儒雅的一位中年帥哥。若不留胡子,會更顯年輕。他今年也才三十歲,剛剛而立之年。    陸漫的鼻子也酸了,道,“李叔,謝謝你,這麽多年來,你一直堅守在這裏,不離不棄。我代表我外祖和我娘,謝謝你,謝謝已經去逝的老李掌櫃。”完,還給李掌櫃福了福。又道,“仁和堂能夠再次回到我手裏,李叔和王嬤嬤都功不可沒。”    了流出的眼淚,向仁和堂。    這個鋪麵真的很大,十六扇雕花朱門,兩旁還有多個窗戶,是旁邊鋪子的兩倍以上。隻是有些舊了,門柱和雕花窗上的紅漆落不,顯得斑駁不堪。    李掌櫃道,“請人重新刷一下,就好看了。”

Advertisement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