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神醫狂妃:妖孽王爺寵妻無度 終篇 第十一章

《神醫狂妃:妖孽王爺寵妻無度》 終篇 第十一章

戌時三刻,太華殿里的熱鬧喧囂隨著賓客的離去而漸漸消散。宮人們忙碌地進進出出,力求將太華殿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上弦月掛在高高夜空中,清冷的月照進書房,龍案后的蕭懿剛從太華殿回來,有些疲憊閉著眼睛靠坐在龍椅上。

書房里還有在宮宴后留下來的蕭衍和容祈,他們此時坐在下首,喝著膳房送來的醒酒湯。

容祈放下瓷碗,沒了在人前的端莊,整個人歪靠在椅子上,漫不經心地開口:

“所以,拓跋啟現在是打算效仿他爹賣兒麼?”

蕭懿聞言睜眼,冷哼一聲:“我可不打算效仿先帝。”

容祈聳了聳肩,隨后將目轉移到旁的蕭衍上,笑得不懷好意:“燕王府作為拓跋啟重點和親對象,燕親王有何想啊?”

蕭衍淡淡地回視,放下手中的瓷碗,面無表回道:

“無,他還夠不著。”

容祈一聽就樂了:“喲,不愧是‘閻王’,很霸氣嘛。”

蕭懿卻沒能像容祈那樣心大,今天晚上拓跋啟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三番兩次提及燕王府,意圖十分明顯。

若是拓跋啟看上哪個皇子公主,蕭懿還能當場推一番,可他偏偏針對燕王府,蕭衍和慕容瑾沒有開口表態,蕭懿也不好替他們擋,拓跋豈這麼做,分明是要將燕王府至于兩難之地——

若是燕王府拒絕,那日后南疆與大蕭有任何不快,都會歸咎到燕王府頭上;若是燕王府接了,那就是相當于和南疆站在同一條船上了。蕭衍雖然現在手上沒有一兵一卒,可軍中大部分將領都是他的舊部,只要他愿意便能一呼百應,到時候大蕭會陷于何種地步?

Advertisement

蕭懿自然知道蕭衍是不會這麼做的,可不知道十一年前皇宮那場大火真相的人并不會這麼認為,耳到時候,燕王府就會無端為眾矢之。

想到這,蕭懿眉頭鎖,聲音低沉堅定:

“三皇兄放心,我絕不會讓昀兒和玥兒委屈,更不可能讓拓跋啟把手到燕王府的!”

蕭衍聞言看了看蕭懿,不可置否地笑了笑,并沒有開口。

而知道真相的容祈看到蕭懿這番真,很是容,同時有些猶豫地開口:

“你們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在這里擔心都是多余的。”

音落功地吸引了蕭衍和蕭懿的注意力,突然被注目讓他下意識地正襟危坐,若有所思:“我看昀世子和玥郡主對拓跋琴和拓跋霖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就差將‘厭惡’兩個字寫在臉上了!”

蕭懿想了想,好像是這樣,否則以蕭昀平時的聰穎謙和,不可能在那麼多人面前,對拓跋琴一個小姑娘說出“走神”這樣失禮的話。

想到這,蕭懿松了口氣,同時又皺起眉頭:

“即便如此,也不能讓昀兒和玥兒去面對這些,畢竟他們才是無辜的。”

容祈知道蕭懿雖然貴為皇帝,但對家人,對兄弟捧有從來沒有架子,很是重義,這在本該無無義的皇位上能做到這樣很不容易,這也是他的可貴之

但皇位畢竟不是誰都能坐的,常年繃,有時候難免風聲鶴唳,過猶不及,于是容祈“恨鐵不鋼”地跟蕭懿說:

“皇上,你還不明白麼?他們對自己解決這些......喜聞樂見呢!”

Advertisement

說完還不忘沖蕭懿眨了眨眼,蕭懿看得一怔,他倒是忘了,那幾個小家伙鬼主意比誰都多,一個個都是人,確實不會讓自己吃虧。

不過......

“可若是惹惱了拓跋啟,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蕭懿還是放心不下。

這時蕭衍開口了:“不會。”

“哦?”容祈稀奇地看向蕭衍。

蕭衍不緩不急地解釋:

“拓跋啟雖然狡詐無/恥,但還算是個識相的,他很清楚自己的目的什什麼。他會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只要目的達,他不會去揪著過程不放的。”

確實如此,就像天花事件一樣,他為了得到大蕭的支持,不惜殘害無數大蕭百姓的命,事之后又裝作不知的模樣地跑來求和親,那副臉實在是太惡心人了!

一想到天花給大蕭造的嚴重后果,最后卻只能斬一個陸檀,蕭懿心里就來氣。可既然雙方在表面已經將此事揭過,他就沒理由再發作,于是按下心中的憤怒問蕭衍:

“那三皇兄的意思是......”

蕭衍抬眸,星眸深不見底,薄一張一合說出八個字:

“靜觀其變,見招拆招。”

聲音低沉且富有磁,仿佛能蠱人心。

容祈與蕭懿對視一眼,心中了然,果然是蕭衍,這麼多年,對付人的習慣還是沒變,而且每次還能因為他的事不驚,贏得最后的勝利。

蕭懿對蕭衍自然是深信不疑,于是平復了心中的火氣之后問容祈:

“接下來的安排是什麼?”

容祈回道:“后日帶南疆使團到北大營一日游。”

Advertisement

蕭懿思索片刻,“讓京都員子弟以及皇室宗親也去,就說是陪南疆世子郡主游玩,順道切磋流。”

容祈聞言不解,“皇上這是打算給他們點瞧瞧?”蕭懿剛剛明明一副恨不得能讓蕭昀和蕭玥離拓跋琴和拓跋霖有多遠就多遠的態度,怎麼這會兒突然改變主意了?

蕭懿不以為然地勾了勾角,“不,是教他們做人。”笑得讓人覺得骨悚然。

容祈,不由打了個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