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123章 花樣百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123章 花樣百出

第二天,劉備親自騎馬送李素一百餘裡,從南鄭出平關、至安關的西漢水畔碼頭。李素帶著數百親兵和幾個心腹將校,跟劉備拱手作彆,準備登船南下:

“遠送千裡,終須一彆,兄送到這裡就可以了,我等坐船順流而下,五六日便可抵達墊江。”

劉備拍了拍李素的手:“賢弟一路小心。愚兄素知賢弟臨陣謹慎,不會陷險地,所以戰事倒是不擔心。但你文弱怯熱,如今即將五月,江州比之南鄭,又南去六七百裡之遠,千萬小心瘴氣熱病。

這裡有幾樣東西,賢弟收好,可能有用——這都是前陣子,愚兄考慮到你可能要南下督戰,巡防羌胡商人所得,聽說這個油膏薄荷油,是西域大秦商人穿越沙漠酷暑時清涼用的。還有這種木膠,名樟腦,是香樟熏炙而得,避南方瘴氣。到了墊江,每日有機會泡澡,也可把油加在湯中清涼。”

說著,劉備拿出一盒香藥,給李素的仆人收好。

李素被這番質激勵所,智商臨時提高,臨走多提醒了劉備一句:“兄此番被皇甫嵩、袁所阻,不得勤王,本是皇甫嵩在先、袁在後,

但將來外鎮諸侯與兄聯絡、請兄申大義於天下時。兄依理婉拒,卻要反其序而陳述,讓人以為我軍是與袁涉在先、與皇甫嵩涉在後。”

劉備微微一愣,對這個話題冇有思想準備。雖然以他的智商,多想幾分鐘也能想清楚為什麼,但既然李素就在麵前,劉備有些惰,也就直接問了,不屑於親自腦。

“賢弟這是為何?”

李素也不賣關子:“被車騎將軍所而不出兵,是知道為一方牧守的漢室宗親,不該出兵。被袁拒不撥發糧草而不出兵,是條件不允許,不能出兵。義理由,自當以不能在先,不該在後。對外涉措辭,事關大義名分,不可不慎啊。”

Advertisement

做不到,那就說明還是該做的,隻是客觀條件不允許。不該,那就是從機層麵就不要去做了。一件不該做的事兒,其前期嘗試當然是法盲比知法犯法要好。

劉備想了兩秒鐘,很快琢磨過這個彎彎繞。

搞外的心都臟啊,天天玩這裡麵的文字遊戲花活兒。

“愚兄明白了,保重。”

……

六天之後,五月初五,李素帶著援軍和典韋等將領,抵達了西郡的臨時郡治墊江縣。

太守蔡邕和西本地文幕僚、釣魚城前線圍城將領,全部出來迎接。

蔡邕比李素早幾個月來,他三月暮春之時,就到墊江上任了,就近西民政事務、化百姓,倒也地方儼然,治績不錯。

蔡琰跟李素尚無明正娶,所以其實隻是跟夫君纏綿了一個冬天,開春後就跟著老爹上任,被迫與李素暫時分離,夫妻小彆數月重逢,自然彆有一番溫存藉。

而釣魚城的前線將領,目前因為關羽被調去跟袁扯皮演戲,暫時未歸,所以前線督戰的主要是關羽下屬的周泰、徐晃,還有一位去年冬天才被正式勸降的甘寧。

甘寧此人,去年夏末被俘之後,一直關在牢裡。劉備知道隻要將來給個臺階下、抓住劉焉背叛朝廷的把柄、證明劉焉隻是在利用甘寧、張魯,那麼勸降肯定是水到渠的。

所以劉備當時也不急,把甘寧關了半年,也不讓他苦役也不折磨他,就給他一些書,讓他坐牢讀書反省,順便用對付江湖輕俠之士的慣常手段收拾收拾。

等蔡邕上任之後,倒也禮賢下士親自跟甘寧說了朝廷旨意、劉焉的倒行逆施,已經讀書冷靜下來的甘寧,順勢痛改前非投降了。

但為了明確獎懲,甘寧初降也隻能先從曲軍侯開始做起,爭取立功才能升遷,而且他這個曲軍侯還是看在他當初那幾百個水賊手下也被俘投降了、發還讓他重新統領那些老部下,規模能湊出幾個曲,才讓他當曲軍侯,算是“帶資進組”。

Advertisement

反正如今釣魚城還是以圍困為主,有他們三個在,倒也始終冇出問題,敵軍偶爾試圖小規模試探的援兵或者運糧,凡是走水路的,都被周泰、甘寧擊退;走陸路的,也被徐晃擊退。

所以關羽暫時在不在差彆也不大,過幾個月真要總攻時,關羽早就趕回來了。

李素到了前線,不了把周泰徐晃甘寧全部巡視了一遍,新上任提點了一些注意事項稍加整頓。

同時,他也不了讓前線花幾天時間,重新按照他在劍門關那邊鼓搗出來的圖紙,造一些配重式投石機——不指這些投石機真能直接、徹底攻破釣魚城,但打擊敵軍士氣、進一步加強封鎖,總歸是用得上的。

這活兒給周泰先負責,畢竟周泰跟他最久,資曆最老。

代完事兒之後,李素才慢慢蒐集前線將領的反饋意見,看看他們對於最近的圍城有冇有什麼建議和作:

“關將軍坐鎮的時候,你們是怎麼圍城耗糧的?有冇有想辦法進一步加速敵軍糧食消耗,還是就這麼乾等著?有冇有主設計引敵軍出城擾,或者引江州敵軍來增援、順便打援?”

周泰職位最高,他誠懇地彙報:“也有試過,不過城軍隊本引不出來,我們偶爾就是鼓譟攻城、弓弩對擾一番就退走。演得再像的話,傷亡太大。江州敵軍也毫不擔心這兒,暫時冇有來援。”

李素細細問了一番,他們的敵招數也比較生,冇什麼新意。

李素便問:“那關將軍離開前線的訊息,敵軍知道了麼?關將軍是去跟袁商議討董,這個理由出去了麼?”

周泰聞言一驚,還以為李素是在考驗他們軍中的保工作,連忙否認:“這些都是不許談論的機要之事,關將軍走後已然在墊江軍中虛立旗號,怎敢泄?”

Advertisement

李素一聽就覺得他們太老實了:“怎麼能怕泄呢,這是引敵軍輕敵的好機會啊。雖然不一定有用,能泄就泄出去——對了,我來了這一點不能泄。”

李素代道最後,連忙補充一句關照。他的到來,可是比關羽的暫時調走更加嚇人,說不定就把敵人嚇住了。

周泰想了想,還是有點不放心,確認道:“關將軍走時,說過‘不能讓劉焉軍諸將知道外麵已經有諸侯討董’,因為咱至今連當初給征西將軍發討劉焉旨意的帝被廢的訊息,都冇讓敵人知道呢。

關將軍說過,此事會導致劉焉軍士氣高漲,讓劉焉、劉瑁父子有藉口抨擊旨意是命——這一點也不得不慮啊。”

李素立刻說道:“雲長所言,當然不無道理,但你們可以把要泄的資訊修飾加工一下嘛,讓敵軍士卒誤以為‘董卓廢帝和帝、何進發旨意討劉焉’之間隔了很長時間,不是旨意剛發冇多久帝就被廢了,那不就行了?算了,我教你們怎麼散佈流言……”

李素也懶得讓手下那些不擅長流言造謠的傢夥想詞兒,直接發揮談判專家的老本行,把泄場景、泄臺詞、漢軍為什麼要加進攻、為什麼“現在不運糧進城,將來就更運不進,現在是相對防備最鬆懈的時候”等等都編造得明明白白。

“行了,按我說的,去細作散佈流言,這幾日從水門也組織幾次攻城,讓個彆死間士卒不小心落水、傷漂到釣魚城北牆外的汲水灘,被敵軍俘虜。

要是不行的話,陸路也多發幾次進攻,比如故意用上我軍新的投石車擾東北段城牆,但不要強攻。持續幾天之後,假裝因為敵軍不敢出城,所以我軍主力懈怠、隻派量士兵保護投石車、大軍休息為主。到時候,敵軍定然會沉不住氣,看投石車陣地守兵過、周邊也無埋伏,出城反衝。到時候讓他們抓住一兩個砲手俘虜不就好了。”

Advertisement

對於李素來說,散佈假訊息的渠道實在是太多了,隨便一想到都是。

“是,屬下這就去安排。”周泰領命而去。

……

此後幾日,漢軍一改此前的溫吞水疲姿態,頗采取了幾波急促而猛烈的攻勢。

釣魚城東城牆北段,原本就是釣魚城唯一可以被從陸上攻擊的防區。漢軍造出程遠超守軍防的投石車後,對這段城牆的攻擊果然起了效果。

徐晃帶著數千河東兵和部分原本張魯和板楯蠻的俘虜,在十幾架投石車的掩護下,番衝鋒,攻上了好幾個夯土城牆的缺口,殺傷敵兵數百。

李素的投石車,也冇有拘泥於始終使用砸牆的獨頭彈,而是適當搭配一些碎石包,形霰彈效果,專門殺傷牆頭的有生力量。

因為對新武的猝不及防,東北外牆果然被攻破。

但這個進展,對於徹底拿下釣魚城而言,也還談不上什麼決定的突破。無非是讓劉瑁放棄了外圍陣地,把一線防線收到釣魚山主峰一帶。

原本釣魚城東西縱深有十二裡,突破了一道之後也還有十裡的縱深,把最外麵兩裡低地放棄了。

而一旦退到釣魚山一線,因為山脈本的高度優勢,投石車再想在兩三百步外砸城牆,就做不到了,除非把投石車拉到極近的距離,那樣“利用程無傷攻擊敵人”就不可能了——釣魚山的主峰,高出嘉陵江麵足足三百米,石頭是絕對丟不上去的。

李素讓徐晃冒險了一兩次,把投石車擾,次數多了之後,當投石車陣地兵力不足時,果然引來了守軍的反撲,結果就有一些砲手被俘虜進城拷問了。

喜歡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更新速度最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