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武俠仙俠 我爲長生仙 第234章 后土娘娘的禮物!

《我爲長生仙》 第234章 后土娘娘的禮物!

第234章 后土娘娘的禮

后土皇地祇看著那年道人的修爲自然而然,水到渠地突破爲了這個時代的真人層次,所謂真人者,其神已完,其炁已足,輕健,福壽綿延,水不溺,火不焚,常人突破,皆打坐煉炁,閉關百年。

玉清門下的一脈弟子,三清的嫡傳,四的弟子,只要不是先天生靈。

那麼在這一關皆需要靜心打坐,服丹食氣,專心冥一,以求突破進階,這一關和師長無關,修道皆是修自己,能如此自然破境的,可謂是之又,后土皇地祇娘娘便是訝異於此,而後顧元營元君笑道:

“能以有爲無爲而破境。”

“他之後三花聚頂之路,應該會比較順。”

元營元君微微頷首:“當如是。”

“等這真人層次的境界穩固,就算是真正的真人了,若是有得了仙緣,就可以領天帝符詔,作爲天上的仙吏,可食丹藥,蟠桃之流,綿延壽數,縱然不得三花聚頂的人仙境界,活到一兩千歲,也是尋常。”

“不過,他的基本就有大破碎,想要境界穩固,應該要十年的修持。”

元營元君做出判斷。

年道人看到了后土皇地祇,而後起走來。

放緩了腳步走來,沒有去打擾此刻沉浸在了講法說道之中的生靈。

第一步的時候,上之炁仍舊因其極圓滿而外散。

第二步的時候,氣機已經開始收斂。

三步之後,其炁已盡收斂於,其神暗藏,氣機溫和,彷彿尋常之人,站在了后土皇地祇和元營元君的面前,而真人層次需要數年閉關的打磨,竟然已經在這短短三步之中化作圓融,徹底穩固。

Advertisement

元營元君的聲音微頓。

些微訝異之

三步之,已足十年之功。

真人之境,臻至於基穩固?

元營元君道:“你之前已修行過真人的打磨法?”

年道人看著眼前這位氣質英武的持劍子,回答道:“如果我真的修行到了這個境界,那麼這炁本就是我所掌握的,徹底掌握它們怎麼會需要太長的時間呢?如果我修持到這個境界,卻又不能掌控自己的炁,就像是一個人長大了卻不會走路一樣。”

“那代表著我本就是在上一個層次沒有修行至於圓滿的時候就著急破境了。”

“所謂的磨礪,也只是在補之前的修行。”

元營元君微微皺眉,覺得那年道人似乎說的有些微的道理,可是那些破境到了真人的,無不是需要耗費時間去控制那種暴漲的炁,以免自之炁外,這打磨之功,豈能是一句話就蓋了過去的?不由道:

“這是什麼法?”

年道人想了想,回答道:“大概是基礎。”

“基礎……”

元營元君無言。

不知眼前年這基礎兩個字是怎麼說出來的。

可見他模樣,分明也是真的這樣認爲的,一時間只覺得不能言說。

卻又見那年道人拱手對氣質威嚴雅緻的子微微行禮,口中道:“貧道,見過元營元君娘娘……”

元營元君怔住,而後明悟過來,看向那位眉目明朗,氣質威嚴的子。

只是無言,嘆了口氣,語氣平和道:

“娘娘。”

‘元營元君’微微側眸,裝作未曾看到元營元君的目和視線,只看那年道人,笑言道:“自然而然,水到渠,這般破境,倒也是難得一見的事,孩子,過來。”

Advertisement

年道人看了看元營元君,而後看著那‘娘娘’,嘆了口氣。

心神安寧,天資橫溢的道門真人,也還是得乖巧地過來。

然後那子手掌在年道人頭頂,笑道:“乖。”

旋即自語道:“你所悟之道,傳之法門,比起我想到的還要更高些了,既如此的話,我也該要給你些許的禮,作爲伱突破境界的賀禮,不必著急拒絕……,你現在,畢竟也還是我地祇一脈。”

后土皇地祇提起手微止年道人婉拒的作,含笑詢問道:

“然而,無可知道修行之道路?”

齊無沉靜道:“知道。”

那猛虎山神就是在踏足更高,三花聚頂之後才離開了鶴連山,齊無曾經旁觀他凝聚三花,故而知道三花實則爲三華,只是後來又自老師那裡得傳大道,雖然沒有告知的修行法門和竅,但是方向卻已指出。

年道人右手提起,於是磅礴之炁流轉。

已神完炁足。

但是道門的修行,不是單純的積累力量,核心其實是在於參悟天地之大道,已令自更加趨近於大道,此刻強行積累炁的量和質,非但不能夠突破進下一個境界,反倒是會讓自己越發地遠離道。

是爲乾卦·上九,龍有悔。

年道人道:“將歙之,必固張之。將弱之,必固強之;將廢之,必固興之;將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弱勝剛強。魚不可於淵,國之利不可以示人。”

“而今我的炁已剛強,則該收斂。”

“道門修行之中,以【化炁】爲初關,謂化三歸二,可先天一炁。”

“而【化神】則爲中關。”

后土皇地祇生出考校之心,於是笑著指引齊無隨自己來,讓他站在自己一旁,而此刻才發現,這位子的量頗高,卻又極爲自然從容,似笑非笑,詢問其道:“那麼,何爲中關呢?”

Advertisement

年道人道:“人之本,三魂七魄,是爲元神。”

“而炁既已滿,那麼就要與元神合煉。”

“使炁歸神,化二歸一,是爲聚頂。”

“這一步之後,嚴格意義來說,將不再有元炁的存在,中關之後,只剩下了神。”

“而此刻的神,則已經不能夠被稱之爲是元神,而是容納了炁,徹底純粹的一點靈,道門稱呼爲【神】之境界。”

后土皇地祇含笑道:“可也,然無所言,只是第一步而已。”

“是爲【十月關】。”

“是比喻以炁神,則是真正的復返先天,神之初孕,是不遜於懷胎降生的重要事。因爲人間懷胎十月,故而你道門之前輩,稱此爲十月關,卻要知道,這個十月只是比喻這一步的重要程度,卻非是十月之功可以完。”

“故而,你道門稱之爲【中關】,就是因爲太多弟子執迷於十月之數。”

后土皇地祇道:“此關極難,元神之,非同小可,這第一步,名爲【移鼎】。”

年道人沉道:“丹法之中,以炁爲鼎,這移鼎,是要將一點元神,移到【丹鼎】之中是嗎?”

后土皇地祇知年道人的悟,微笑頷首,道:“是如此。”

“但是元神之本就是極爲重要。”

“尋常修行是要庇護,連都不可讓其,生怕元神損,而這一步,卻是要將你的元神凝聚一點靈,而後落你的炁之中,以其爲爐,轟然煉化之,只是移這一步,一個出錯,就會導致元神的損傷,不必說是突破,恐怕當場便是重傷。”

“這一步,是褪凡登仙。”

“自是步步艱難險阻,一個不好,就會死道消,甚至於死魂滅。”

Advertisement

“就連第一步都如此艱難,死傷者衆,斷道途者多,所以當年南極長生大帝憐憫於蒼生之苦,所以才創造了【天帝符詔之法】,修者道途崩塌者,可以求一道符籙,也可登仙,雖然不能不死,卻也可得長生。”

“南極長生大帝和北帝的風格不同,他會爲所有生靈留一線之生機。”

“所以,自信可踏破道途者就自去捨棄符籙步步登仙。”

“而求道失敗者,也可以留下了那最後的一,可求長生。”

“此爲【移鼎】。”

年道人道:“南極長生大帝……”

“嗯。”

后土皇地祇道:“祂的眼中,並無善惡這種範疇,或者說,以善惡去形容他和北帝,本是一種狹隘,縱然是和他爲敵,他也會留下一線生機,而北帝若是認爲是仇敵,則是會立刻降下無邊殺伐,也是脾氣最好的一個,你就是破口大罵都不會怒。”

“其爲第一劫紀所生。”

“乃在道祖之前已有生機,不死不滅。”

“曾經生生抵著劫劍的正面劈斬而不死,擊殺過上清的分化之。”

“四之中,皆有一面抵達了極致,甚至於在三清之上。”

“北帝之殺戮,南極之長生,勾陳之兵戈。”

子微笑,而後微微擡眸,道:“咳嗯……”

“以及,后土之沉厚大德,承載萬,母慈悲,生死轉……”

元營元君咳嗽一聲,道:“娘娘。”

那位五大氣明朗的子眨了眨眼睛,自然而然地道:

“只是,道祖之強,在於無有弱點。”

“四皆有某一面甚至於在道祖之上,但是,三清道祖卻皆是圓滿。”

“求其道,得其全。”

“而四卻是求其極,失其圓,行差踏錯,終究不同的。”

“無可要記住。”

元營元君對於后土皇地祇將這些方向的東西告知於年,並不覺得意外,因爲當年的太乙救苦天尊,也曾經被后土皇地祇娘娘如此教導過,格溫和平緩,囊括萬,不管這些後輩能走到多遠,方向卻都會給他們指出來。

年道人道:“那麼,昊天大帝呢?”

於是后土皇地祇神微頓,而許久後,道:“他?他沒有哪一步是最強的,他是那種,會爲了某個想法而付諸行的求道者,也是踐行在大道上的祭道者,他走的路,和我們都不同,他是【以力證道】。”

“天庭之所以是天庭,是因爲昊天還在。”

“但是……”

后土皇地祇收回了話題,沒有繼續下去。

年道人詢問道:“東華帝君,是哪一位的麾下?”

后土皇地祇許久後,笑嘆道:“是鬥部,但是卻非是北帝,北帝現在已經傾向於是執法,而鬥部,有極大概率是偏向了勾陳大帝陣營,那是主掌兵戈的帝君,他是曾經用來同時制衡南極長生大帝和北極紫微大帝的那個。”

“四之中,用來制衡調整南北極,同時掌管天地人三才。”

“主羣靈,執萬神圖。”

“近來應也在閉關之中。”

“八千年前,勾陳閉關之後,東華應該就有證道更高,而後取代其位格,就【】之尊位的想法了罷。”

年道人安靜,而後土皇地祇娘娘笑了笑,道:“只是說,你若是有心的話,也可以領南極長生大帝的天帝符詔,爲仙吏天也可求一道長生之路,而若是有心於大道的話便要繼續苦修。”

“【移鼎】境界之後,你的元神已落了元炁之鼎,卻要以你之【真火】淬鍊。”

“這一步,需無爲而爲,自定,觀照而漸至於無爲功夫。”

“要有四正。”

而後生,合而後生,靜定而後生,息定而後生。”

“於是你之鼎中,便有【火珠】,只在,不復外馳,這一步,在道門之中,名爲【元神寂照】,佛門之中,尊爲【不昧】,是爲【得證真空】之境,之後便可心不生滅。”

“心不生滅,以褪去其,盡化其。”

“在這之前,你在煉炁,使其越發強橫,但是這一步卻是要反其道而運轉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