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先生講學,和他一起上山採藥。
後來,又過去了二十多年,聽說先前做了的同窗牽扯進了大案子,被罷免。
後來聽說皇帝也死了。
後來齊無的頭髮也已經白了,爹孃病倒了,這村子裡面的人來來去去,一茬一茬,路過的時候,見到齊無都要稱呼一聲老爺子,都讚歎他的孝順。
在有一日難得的好天氣,齊士敬夫妻在下曬著太,齊無拉著爹孃的手。
聽他們說自己曾經做了很長時間的噩夢,夢到錦州有大火災,自己夫妻兩個都死在那一次的火災裡面,說最後看著還不到十歲的兒子站在那裡呆呆的,一想到以後兒子要的苦就忍不住哭起來,然後齊士敬就會一邊說婦道人家一邊自己也有些眼眶泛紅。
齊無總是得要安爹孃:“我就在這裡,那只是個夢啊。”
“是啊,夢……”
“夢……”
二老呢喃,朱綺霞說話都已經有些不清楚了,道:
“只是,就因爲我們兩個,倒是連累你一輩子。”
“你本來能去做的,做大……”
“怎麼會是連累呢。”
“不會。”
齊無嗓音溫和,爹孃睏倦了,他握著他們的手,聽他們說自己要睡一覺,而後齊士敬和朱綺霞慢慢閉上了眼睛,呼吸細微起來。
齊士敬和朱綺霞在同一天去世了。
齊無照顧的很好,無病無痛。
長命百歲,歲歲平安。
齊無賣了屋子,把父母合葬在了一起,衆人都稱讚他的孝順,最後石匠問他,在墓碑上刻什麼,已經是老邁的不樣子的齊無出手著石碑。
他的脊背都已經弓著,彎腰,臉上滿是皺紋,手掌上也有老人斑,出手著石碑,手掌抖,卻是想起了自己年時候站在門口,溫暖之下,看著父母年輕的模樣。
“……歲月如梭啊,一眨眼就過去了這麼久。”
石匠恭敬地看著這個村子裡面的老者。
老者笑了笑,呢喃道:“父齊士敬,母朱綺霞之墓。”
“子,齊無……”
他手指落在石碑上,似乎在看著過去,看著未來,而後土皇地祇娘娘看著那蒼老的老者,眼底惋惜之時,那老者手指落下,呢喃道:“太上玄微。”
“立。”
后土皇地祇娘娘瞳孔微。
似乎錯覺,似乎真實,看到旁邊的玉清元始天尊角微不可查微微勾起。
文字落下,轟然巨響,周圍之炁猛然匯聚而來,那八十歲的老者氣息尋迅速變化,於是老者的脊背重新筆直,重新變得年輕,白髮轉而爲黑,唯雙鬢爲白,化作了青年模樣,而後終究迴歸於年人,這般變化,將那石匠駭得不輕。
年道人重新走回到了家中,他彎下腰,撿拾了些許的石頭,枯枝,而後堆疊,他恢復了原本的模樣,但是沒有修道,在這裡沒有法力,但是就靠著這些石頭,枯枝變化堆疊,這個世界竟然泛起了層層的漣漪,而後在年道人這簡陋的法壇之下,層層破碎。
鶴連山下,梅花樹在風拂過的時候晃,於是花瓣在天空散開,年道人閉著眼睛。
卻有眼淚自臉上流淌下來,止不住。
后土皇地祇看到他上發生了變化,而後看向旁邊的玉清元始天尊,察覺到年道人本來會遇到的,最大的八難之一,竟然在這過程之中直接破碎被湮滅,心中最大的憾被彌補。
玉清元始天尊,霸道冷淡,會不顧旁人反對給後輩安排各種苛刻的試煉。
但是試煉的反面就是機遇,只要是能夠闖過天尊的試煉,就會發現元始天尊所見到的遠比旁人更遠,給弟子安排的試煉雖然極難,卻也是每一個後輩弟子最弱最缺乏的一環,所以元始天尊的親傳弟子,但凡是能夠出山的,都沒有毫的短板。
元始天尊拂袖起,平淡離開。
只是道:“可惜了。”
“終究不能是我的弟子。”
后土皇地祇道:“玉清……”卻已不見了那元始天尊,而齊無睜開眼睛的時候,卻已經短暫忘卻了自己剛剛的經歷,只是不知道爲何哭泣,也不知道爲何,心中某一空空落落的部分似乎不再那般難,有一種痛快淋漓的覺。
年人一如往常,收斂了《炁》,第二日去拜訪了蘇先生。
蘇先生似乎疲憊許久,和往日相同,仍舊是會熱溫暖地招待這年道人,卻又和往日不同,再不會在他的面前提起講學和朝堂之事,只會說些人間往來的經歷,說自己在四遊歷時候的見聞。
看似和往日相同,卻又有一種極大的落寞和憾。
儘管在極力收斂,終究是存在的。
“蘇先生……”
齊無覺得到他心中的失落和憾,也知道,這樣的憾和失落,正是蘇聖元仍舊還改變這個時代的證明,他自己是絕不會被重用的‘黨’,只能希弟子能得到學識,能去改變這時代,而今這個寄託也消失了,自是失落。
年道人心中若有所思,回家的時候,卻是一怔,看到旁邊很久以前就空著的院落被打開,裡面似乎有人在住著,恰到好,有人推開門,那是個穿著白的中年人,面如冠玉,眸如飛,卻自有一堂皇的威嚴。
衝著齊無點了點頭淡淡道:“吾在此地,居住數月。”
“小友,請了。”
齊無是知禮之人,拱手客氣道:“在下齊無,鄰里之間相互幫忙是應該的。”
“不知道先生怎麼稱呼。”
中年人平淡道:“在下,【清玉】。”
(本章完)
分給朋友: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