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農門貴女有點冷 第228章 你西北如何

《農門貴女有點冷》 第228章 你西北如何

李三郎考中同進士的訊息暫且過了虎頭要去軍中的爭執。

儘管之前就早有預料,但雲蘿離京的時候殿試尚未開始,而如今,殿試過後的捷報終於快馬加鞭的送到了江南,送到了李三郎的家人手中。

隨著李三郎的捷報送到慶安鎮,今年春闈的結果也在鎮上迅速地流傳了開來,而雲蘿知道的更比鎮上的人還要清楚詳細得多。

今年的頭甲三名有兩人出自江南書院,分別是狀元張睿和探花袁承,二甲傳臚雖不是江南學子,卻也是江南書院的學生,而當初在會試前聲名鵲起、呼聲最高的冀北解元,冀北總督家的二公子封炫卻排在了第五名。

這原本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績,然而因為在考試之前他的呼聲過高,結果出來之後卻竟然連二甲的傳臚都不是,這就有點尷尬了。

雲蘿也在他的名字上多停留了一瞬,然後才轉移視線繼續往下看,略過一連串認識和不認識的名字,又看到了陳琛的名字,在二甲第十八名。

比會試的名次前進了整整十六名。

其他的學子與會試的排名相比也有升有落,但總的變化並不大,而一百八十二名進士同進士中,撇開籍貫不提,單純出自江南書院的足有四十二人,其中二十九人是江南本地人,萬鴻書院有八人考中進士或同進士,另外還有十一人則出自其他的大小書院。

江南書院再一次名聲大噪,隨著老夫人的這個訊息一起送來的還有之前跟著他們一起到江南,如今在府城專心讀書的溫大公子的一封信,這封信雖然是給景玥的,但雲蘿也有幸看了兩眼,隻見滿篇的辛酸淚。

湧到江南、湧進越州府城的外地學子太多了,溫大公子覺得他力超大,萬一通不過考覈,也不知回京後他會不會被他爹給打死。

Advertisement

畢竟江南書院招收學子的名額是有限的,其中還大部分都要留給本地學子,外地學子的求學之路真是太艱難了!

可惜再艱難也打不了景玥那顆冷酷的心,且不說江南學院招收學生向來憑學識績說話,就算能走後門,這一片地界上也不是他能手的地方啊。

得罪了衛老夫人怎麼辦?

所以看過後他就直接將信束之高閣,轉頭更用心的教導起了文彬的功課。

他經歷了兩世,前世也曾考過科舉當過狀元郎,加上歷經世事,讀的書亦涉獵極廣,不管說什麼都能言之有且文采斐然。

文彬從他口中知道了許多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之事,且學業進步飛快,短短幾天時間他就要變了景玥的小迷弟,地位迅速的從跟三姐有點的人提升到趕超書院先生的存在。

崇拜的結果就是心不自覺的想要與他親近,在閑暇聊天的時候還說了不小時候與三姐一起的趣事。

這對景玥來說真可謂是意外之喜,還有一點點的懊惱。

之前怎麼沒想到還能跟鄭文彬這個臭小子好關係呢?都是被前世的固有印象給拖了後

前世的鄭文彬是真的討厭極了!

也不知是想要鞭策他進步還是趁機報復,這不,景公子才剛剛放下一篇文章就又佈置了一堆繁重的作業,「你這一筆字尚有些欠缺,須知考閱卷時首先看的就是字跡是否整潔漂亮,即便同為館閣,好賴也能一眼分辨出來。你今日回去後以村外的那條路為題再寫一篇文章,還有練十……練字就不妨直接抄書吧,三天抄完這本《雲夢筆談》,抄出來的書就是你的。」

文彬的眼睛鋥亮,不僅不覺得任務繁重,還甚是激的雙手接過了景玥手裡的書,作揖恭敬的說道「多謝景公子,我一定會好好抄的!」

Advertisement

他早就想看這本書了,隻是一直不好意思開口,沒想到現在不僅能看,還能直接抄一本!

對上的晶亮的雙眼,景玥眼波微,手指在桌上輕叩,狀似隨意的問道「李涵謙考中了同進士,李家設宴,你家是否也要去?」

文彬又作了一揖,「瓊林宴後有半個月的返鄉假,到時候李家設宴,我們一家都要去恭賀,不過的日子還要等姐夫回來後再定。」

「阿蘿也去嗎?」

「三姐與雲蔓姐姐的關係好,若無意外的話,也會去的。」

近傍晚,文彬才收拾了筆墨書籍與景玥告辭離開,回到家時正是食肆裡滷味賣得最熱鬧的時候。

日子富裕了,村裡人也更多的願意時不時的花上幾文錢來買一碗滷味回去,作坊外頭雖然多了幾家小食肆,起先也有人家做滷味,但在發現怎麼做也比不上鄭穀家的香的時候,就利索的放棄了這個生意。

小菜小飯不好吃嗎?麵條不香嗎?米餅蒸糕還不夠忙活的嗎?幹啥非要去爭滷味生意呢?

爭又爭不過。

蘭香迅速的撈起一截大腸稱重,然後切碎了裝碗裡,雲萱則將碗遞給客人並收錢,旁邊,月容切了兩塊白豆腐笑臉盈盈的遞給一個大嬸,轉又給大娘稱了半斤豆芽,還不能忘了接過錢。

雲蘿就坐在小板凳上,上一個碗裡裝著蛋豆乾藕片等,手上一雙筷子夾起一片藕送進口中,又夾了一塊醬黑裡,得閑了看一眼滷味鍋下的火。

火不能燒得太旺,但也不能熄滅,煩得很。

看到文彬回來,就把碗裡的蛋夾給了他,也不問書讀得怎樣,而是說「娘還在準備晚飯,你先吃個蛋墊一下肚子。」

文彬嚼著裡十足味的蛋點了點頭,又問道「嘟嘟還沒回來?他又幹啥去了?」

Advertisement

著碗接過好大一勺豆芽菜,隨口說道「要麼去河灘魚了,要麼去跟小夥伴玩追逃捉迷藏了。」

弟弟大了,就不喜歡在家裡待著了。

以前的鄭嘟嘟多乖啊,一張小板凳靠著牆就能坐一天。

雖將近傍晚,但其實現在天還亮得很,文彬與雲蘿說了會兒話後就在旁邊一張桌子前坐下,拿出筆墨紙硯皺眉沉思了起來。

雲蘿在他的書籃子裡看到了那本《秦夢筆談》,手拿過來翻了兩頁。

文彬就說「這是景公子借我抄的,他說我的字還有些欠缺,用抄書來練字正好,抄的書就歸我了。」

書籍珍貴,對貧困學子來說能夠湊足科舉用的書本就已經十分困難了,想要再花錢去買其他的書籍基本是不可能的,抄書就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文彬雖然不至於到這個程度,但之前遇到同窗有他沒看過的書就借來抄一本也不是一次兩次,雲蘿也從沒有阻攔過。

買的哪裡有自己抄的好呢?既能練字又能省錢,還能加深書本的記憶。

「仔細抄,別抄錯了。」

「好!」

「今天他又給你佈置了什麼題目?」

「讓我以村外的那條路為題寫一篇文章。」他輕輕的咬了下筆桿,猶豫道,「這路有啥好寫的呀?」

雲蘿把書籍放回到籃子裡,又拿筷子夾了幾豆芽嚼吧嚼吧嚥下肚子,「那不是多得很嗎?你可還記得幾年前我們村外的那條路是什麼樣的?」

「記得。」他若有所思道,「我記得是又窄又小,下雨落雪了就會滿腳泥濘車不能行。」

「知道為什麼富人做善事多是修橋鋪路嗎?我以前還聽說過一句話,若想富先修路。」

文彬頓時眼睛一亮,忽然將剛拿出來的筆墨又收拾了起來,然後跳下凳子說了句「三姐,我去外麵看看!」

Advertisement

雲蘿目送著他離開,默默的又吃了一塊滷

時間一晃到了五月底,這天,剛過完年就啟程進京去趕考的李三郎終於回來了。

闊別半年,家裡人是如何的想念惦記和拉著就是說不完的關心話且不論,親朋好友們也都隨著他的返鄉而沸騰了起來。

他可是慶安鎮上近幾十年來僅有的進士呢!

鄉下人不是很明白進士和同進士的區別,在他們的眼裡,這兩個其實也沒多大區別,反正都是考過了會試又過了殿試,很快就會被朝廷分配位,從此魚躍龍門,一舉從農門晉了士族。

從此就真正的改換門庭了!

李三郎家雖是開雜貨鋪的,但卻並不是商戶,而是正經的農戶,除雜貨鋪外,家裡也有好幾十畝良田。

並不是所有開鋪子的人家都是商戶。

李三郎返鄉後的第二天就帶著媳婦兒子來了白水村,先拜訪嶽父嶽母,然後又來拜訪了鄭穀。

其實就是來拜訪雲蘿的。

在李家小白被吃醋爭寵的嘟嘟舅舅從雲蘿姨母懷裡哄出來,並一路哄出了門外去玩耍的時候,雲蘿也能問問從進了門就十二萬分拘謹的李三郎話了。

「姐夫,朝廷對你有何安排?」

李三郎確實很張,本是實在人,就算娶了媳婦還是一樣的經常被雲蘿和虎頭兌得麵紅耳赤,那時候倒是還能自在相,可是想想他今天是帶著不那麼純潔的目的上門來拜訪的,尚未真正涉足場,臉皮還相當薄的李三郎就覺得連頭都不大直得起來。

聽到雲蘿主詢問,他不由得鬆了口氣,忙說道「朝廷目前還隻是安排了一甲三人和二甲的前麵幾位,之後的還要繼續候缺,等著朝廷的進一步安排。」

普通百姓總以為考中了進士就能馬上當,其實還真不是這樣。

除一甲三人能夠馬上進翰林院之外,其他的進士和同進士都是要等著朝廷逐一分配的,家中有門路的就會分配得快一些,沒有門路還沒有貴人提攜的話,說不定要等上好幾年才能候到一個缺。

這是無法避免的事,雲蘿本對於這樣的事並無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也願意給邊人行個方便。

袁承是探花郎,顯然不用雲蘿去費心,陳琛是四品知府家的公子,也不必擔心前程,雲蘿悉的人中目前也就隻有李三郎要為員的候補奔波。

雲蘿不能左右朝廷對員的任免安排,但份擺在這兒,想要讓邊人儘快的候到缺也確實不是難事。

想了下,便問道「你自己是什麼想法?想要留在京城,還是外放到去當一地的父母?」

李三郎撓了下臉,赧然道「我這段日子也與同科們有過聚會,聽來聽去聽得滿腦子漿糊,留京還是外放我也不曉得到底哪個更好,其實隻要能儘快候補到位,哪裡都無所謂吧。」

這麼隨意的嗎?

雲蘿卻反倒覺得有些棘手,因為對於員的職務和晉陞條件不是很瞭解,李三郎這樣放手由著安排的態度讓不知該從何下手。

不過,專業的事給專業的人去做吧!

想通這一點,轉頭就跟正好在邊的月容說道「你去茶園那邊問一聲,看景公子有沒有空,我可否帶個人去問他些事?」

月容領命出去了,很快就回來,直接把景玥給一塊兒帶了過來。

聽了雲蘿的解釋之後,他看了看李三郎,又思考了下,就問道「你可願吃苦?」

李三郎愣了下,忙說道「我不怕吃苦!」

「那去西北如何?」

雲蘿不由詫異的看向了他,那裡如今可是他的地盤。

不等反應,他又說道「無論邊城還是剛從西夷收回來的六州之地都急缺能事的吏,那裡被西夷侵佔幾十年,如今正百廢待興,很容易就能做出一番績。不過西北之地貧瘠荒涼,吃穿住行皆都不如江南富,許多東西就算有銀子都未必能買得到。」

李三郎並沒有多猶豫,不過稍稍一思索就直接點頭答應了下來,「多謝王爺提拔!」

吃苦什麼的他還真不怕,本就是農家子,除了讀書,下田乾農活他也是樣樣都拿得出手,他是去當的,再苦難道還能比得上莊戶百姓?

最重要的是,西北可是瑞王爺的地盤。

得了景玥的一句話,李三郎留下一堆禮之後就心滿意足的帶著妻兒回家了,之後李家在鎮上大辦酒席,鄭家也去了不人恭賀,而鄭大福和鄭二福兩邊的人之後還往府城去了一趟,去袁家賀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