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農門貴女有點冷 第182章 人話我都聽得懂

《農門貴女有點冷》 第182章 人話我都聽得懂

鄭家人一大清早就出門拜訪姑婆和姑丈,兩位老人家往常都是住在小舜鎮上那間鋪子的後院,但在府城裡也另有個院子,不大不小,地段也不是特別好,但周圍的市井氣息十分濃鬱,用來養老卻好像還不錯。

「原先我們是預備著等承哥兒進京趕考之後就回去跟你兩個外甥團聚的,不過後來你們大外甥寫信來說家裡的另外幾個孩子也有的已經學,有的則到了學的年紀,江南文風鼎盛又是我們的祖地故鄉,他們都想把孩子們送回來讀書。」

聽了鄭七巧的這番話,鄭大福和鄭二福都是笑了起來,鄭大福說:「這個好,離得近了,我們也能更多些往來。」

鄭二福也說:「臨行前,娘還唸叨著這個事呢,說你們本是專門陪承哥兒來讀書的,承哥兒考了舉人後就要到京城去考狀元,你們怕是也不會在江南久居了。」

袁姑丈笑道:「等張榜之後就帶承哥兒去給老太太問安,你兩個外甥也正預備著把家裡的那點生意逐漸轉移到回來。」

敘話半天,用過午飯,一大群人就急匆匆的出門登上了馬車前往貢院,他們到的時候路口還沒放開,外麵卻已經等候擁了無數的人。

馬車是肯定不能通行了的,遠遠的就都停下來,徒步過人群。

穀和鄭慶把各自的小兒子扛在肩膀上,生怕這兩個不到人大高的小東西一不留神就找不見影子了。劉氏和小胡氏也是拉著雲萱和雲桃,還要時刻回頭注意跟在後麵的雲蘿、文彬和虎頭三人。

「這人可比鎮上大集的時候都要多多了!」作為不學習的學渣,虎頭完全不能理解這些人的興,不就是考個試嗎,瞧周圍那些人,上到爺爺,下到孫子孫都過來了。

Advertisement

他指著剛剛從過的一個十幾歲年,湊到雲蘿耳邊小聲的說道:「這人剛才竟然說是來接他祖父回家的,那都多大年紀了?」

文彬走在哥哥姐姐的中間,自然也聽見了這話,就開口道:「這有啥?好歹已經有了個秀才功名,我去年參加縣試府試的時候,同一考場的都有滿頭白髮的老學生呢。」

虎頭咂咂,「那就不是讀書的料,乾點啥不好非得把一輩子紮在這裡頭?」

就連讀書人文彬對這話都是贊同的,「所以書院有規定,開蒙之後參加書院門考試的年紀必須在十六歲一下,過了十六歲就都不收了,還會勸他們放下書本另謀他路。」

可聽不聽勸,願不願意去另謀他路,就不是書院能管的了。

羅橋帶著另外兩個侍衛在前麵開路,所以人都在挨挨蹭蹭的往前擁著,鄭小虎坐在他爹的肩膀上,卻仍是被掉了一隻鞋。

時間不過是未時初,舉人巷被封閉的路口才剛剛開放,巷子裡頭就已是人山人海,貢院對麵的茶樓酒肆之中更是一座難求,其中的包間都是提前了半月、一月甚至是好幾個月就被預定完了。

鄭家人進貢院對麵的茶樓裡,一下子就覺得連呼吸都舒暢了許多,上了二樓進包廂,十幾個人分坐兩張桌子,加上幾個孩子的聲音,也是十分熱鬧。

「娘,我鞋掉了!」鄭小虎翹著一隻腳跟他娘說道。

小胡氏手在他隻剩下子的腳底板上輕輕拍了一下,「那就乖乖在凳上坐著。」

他纔不樂意呢,「哧溜」的就了下去,覺得一腳鞋一腳的不舒服,乾脆把另一隻鞋也給踩飛了,和鄭嘟嘟繞著包廂就追逃了起來。

雲蘿和羅橋說完話後進來的時候差點被兩隻小猴子絆倒,乾脆拎著他們塞到了靠窗戶的那條凳子上,麵無表的說一句:「坐好!」

Advertisement

小猴子們安靜了些,又趴在視窗看外麵的人山人海,從他們這兒高高的往下看,就看到貢院門口的那個寬闊廣場之上麻麻的的全都是人頭。

「好多人啊!」

袁姑丈也在指著外麵的貢院大門在給兩位舅兄舅弟介紹,文彬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還得了姑丈了幾句誇張。

鄭大福看著這個孫子,有些高興,又有些複雜。

如果文傑也能過來見識見識這個場麵就好了。

因為家裡鬧騰的那些事年連今年的鄉試都錯過了。

旁邊的桌上,姑婆也在跟小胡氏說:「你婿今年也參加了吧?」

小胡氏忍不住的笑逐開,「可不,那孩子來得遲,月底才到府城,他爹孃兄嫂們都急死了,他還若無其事的,到後頭那幾天他更是連書都不看了,天天抱著他胖兒子遛彎。」

姑婆也笑了,「這說明他心裡有底,才能不慌不忙的,承哥兒在將要考試的前幾天也是扔下了書本,要不是我和他祖父盯著,他都想去跑馬爬山,這個臭小子!」

包廂裡頓時發出了一陣笑聲,而今年秋闈與鄭家有關的人可不止袁承一個。

旁邊桌上聽見這邊眷的對話,鄭慶也笑嗬嗬的對鄭穀說道:「栓子不也來了嗎,那孩子也是著急,上傷都還沒好全呢。」

穀點點頭,「我們臨行前,他祖母還來了好幾趟,托我們到了府城後照看著些栓子。」

姑婆頓時了一,「這哪裡需要託付?本就該你們多照看著些才對,那可是你們婿!」

包廂裡又是一陣笑聲,雲萱坐在一邊默默的紅了臉。

小二端著茶水點心敲門走了進來,那香甜的氣息立刻把幾個看熱鬧的小孩兒給吸引了過去。

外麪人山人海,茶樓酒肆裡也都滿了人,但貢院的大門卻是遲遲沒有開啟,一直到過了未時中,外麵忽然起來一陣,有人大聲喊著:「開了開了,有人出來了!」

Advertisement

所有人都把目轉了過去,就見十來個書生衫淩、鬍子拉渣、搖搖晃晃的從那敞開的大門裡走了出來,其中一個二十來歲的青衫書生剛剛走下兩步臺階就忽然眼睛一閉,從上麵直直的栽倒了下去。

人群頓時又一陣驚呼,守在門口的差中有兩人急忙上前將人在滾下臺階之前給一把拉了回去。

這從貢院裡出來的書生有的有家人或小廝在外等候,有的卻隻孤一人,出了門就自己離開。

姑丈說道:「這先頭幾批出來的大都是自覺沒了希,或是不住了就早早卷的,當然也不乏有那文思敏捷做題快……的!」

他話都沒說完,就看到在那幾個書生的最後麵,袁承拎著個籃子,打著哈欠溜溜達達的走了出來。

袁姑丈和姑婆頓時霍的站了起來。

而袁承他出了貢院大門之後也沒有多停留,徑直就往這邊茶樓走了過來。

離得近了,也就看得更清楚了,一長衫皺的披在上,下的胡茬子,濃重的黑眼圈,還有臉上額頭上頂著的幾個紅腫包和撲麵而來的汗酸味,無不在說明他過去幾天在考場裡都經歷了怎樣的折磨。

「你咋這麼早就出來了?試卷都解答完了嗎?有沒有仔細檢查幾遍?」

他們從門口將他迎進茶樓又進包廂,姑婆急得連連追問,可一點都沒有不要給孩子太多力的擔憂,家的這個臭小子就得有人時刻著,不然他能飄到天上去。

袁承進了包廂後就抓了幾塊糕點就著茶水一咕嚕的吞下,未了還肚子說:「吃了幾天的乾糧,現在再吃這些點心我都想吐了。」

想吐你還吃了這麼多?

在等著小二上菜的間隙,袁承說了說他在考場裡的況,「我覺得我考得還行,該寫的都寫上了,至於寫得好不好,我自己是覺得好的,但考覺得好不好我就不曉得了。」

Advertisement

鄭七巧真想錘死這個孫子!

袁承又說:「我還在考場裡看到栓子和李繼祖了,李三哥沒看見,應該是被分到了其他號舍之中。」

陸陸續續的又出來了幾批考生,有的一出來就倒下了,有的搖搖晃晃好歹能自己走路,更有的是直接被考場中維護秩序的差抬出來的,能穩步走出來的真是極的。

鄭七巧忍不住擔憂的看著孫子,「要不先送你回去歇著?」

袁承連連搖頭,「,你要相信你的孫子文武雙全、倍兒棒,這點小事還不到我!」

轉頭又跟文彬說:「你平時也得把子骨養好了啊,可別覺得讀書要就忽視了強,你瞧瞧那些人,平時一個個的多斯文有禮,現在還不是在地上癱了爛泥?太丟臉了!」

鄭七巧忍無可忍,又拍了他一掌,「有你這麼說話的嗎?」

文彬卻說:「我有每天鍛煉,三姐還教了我一些拳腳工夫。」

劉氏看著外麵那些書生,不擔心的跟鄭穀說道:「栓子上的傷都還沒好全呢,也不曉得能不能得住,要不我們要那門口去迎一迎?」

穀也正有這個意思,而同樣擔心婿的鄭慶和小胡氏都沒有意見,就讓幾個小的和老人家們等在包廂裡,他們則到了貢院門口去等候。

這一等,就又等了近一個時辰,在火辣辣的大太底下,所有人都汗津津的,終於,他們在出來的考生中看到了李三郎,並在不久後又等到了李繼祖和栓子。

李三郎還好,他向來不是那些文弱書生,出來時的狀態跟袁承差不許多,栓子卻是被李繼祖扶著出來的,那臉白得跟鬼一樣。

穀和劉氏都嚇壞了,連忙把他攙進了茶樓裡。

「二伯、伯孃不必擔心,我就是手臂有些疼。」雖定了親,但現在也不能直接喊嶽父嶽母,便依然是從小的稱呼。

雲蘿給他檢查了一下,跟他說:「骨頭都還沒長好呢,接下來你都盡量不要用這隻手,多養些日子。」

栓子自是點頭應下,赧然道:「我以為沒有大礙了,先前書寫也無事,沒想到考試第二場的時候就開始痠疼,後來都有些忍不住了。」

鄭七巧責怪了他一句,「你這孩子也太不惜自己了,左右你年紀還小,再等個三年有啥要的?傷筋骨一百天,更何況你這手臂當時可是被直接折斷了的,至也得養上一年半年的才能全好。」

栓子越發紅了臉,對上雲萱擔憂的目,他屈指撓了下臉,「姑婆教訓得是,是我太著急了。」

人既然都已經接到了,他們也不在茶樓裡多留,稍作休息就出了舉人巷,登上馬車一夥人全都回到了袁家的宅院。

讓四個考生到屋裡去睡,其他人一直到用了晚飯之後才告辭回到了衛府。

接下來的三天,雲蘿帶著他們逛街,跑馬,並在袁承他們休息夠緩過勁也加進來的時候去了小舜鎮,瞻仰了一番無數學子們嚮往的聖地——江南書院。

書院裡麵雖然進不去,但登上小舜山,繞著書院的圍牆轉一圈也讓文彬他們興異常,山下小舜鎮上更是文房四寶、書籍畫冊應有盡有,走了一天,就連鄭穀他們都覺得上好像多了點學問。

眨眼到了八月十四,這天,衛府開門迎客,各路車馬絡繹而來,幾乎將衛府門前的那條路都給滿了。

老夫人早已經為雲蘿準備好了錦華服,看著穿戴一新,無論樣貌還是氣勢都不比見過的任何一個貴差,更是心滿意足、喜逐開。

這幾個月來,外麵有關於衛家大小姐的流言可不也是有所耳聞的,究竟是不是鄉下丫頭上不了檯麵,今天就讓他們都來看一看!

賓客已經開始上門,老夫人帶著雲蘿到了正院,與前來的各家夫人和小姐們一一見禮。

「早就聽聞大小姐是個玲瓏水晶般的人兒,今日可算是見著了,真是聞名不如見麵,跟大小姐比起來,我家這兩個丫頭就跟那小花小草似的。」

「大小姐的樣貌與小侯爺頗為相似,真不愧是嫡親的兩兄妹,都是一樣緻剔的人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