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農門貴女有點冷 第149章 原來還是窮人

《農門貴女有點冷》 第149章 原來還是窮人

這一天的午後,昇平巷順數第三家的院子裡緩緩的飄出了一陣奇異的氣味。

起初是有些淡淡的苦味,讓人一聞就知道這肯定是有人在煎藥。可漸漸的,這苦味沒有了,隻有越來越濃重的臭味,像是從裡翻攪出了一大盆臭魚,惹得鄰近人家紛紛捂鼻,更有那脾氣大的人站在門口沖著巷子的兩邊喊道:「誰家的馬桶倒了?咋這麼缺德?這是想要臭死誰呢?」

無妄捂著口鼻守在灶房的葯爐前,在外麵的兩隻眼睛裡滿滿的都是苦——蘿姑娘,你確定這隻是有點臭?

嘔,他有點想吐。

門口探出了一顆腦袋,又迅速的了回去,無妄的眼神好,沖著門口就喊道:「幹什麼的?給我死進來!」

推推搡搡的出現兩個人,站在門口就不敢再往前一步了,綳著臉憋著氣,多一口氣都好像要死過去一般。

無妄更氣不打一來,指著他們罵道:「幹嘛呢?在外頭鬼鬼祟祟的,心疼你家統領我,想來替我煎藥?」

兩人嚇得連連搖頭,平時說說笑笑、油舌,現在卻閉著一口氣都覺得是折磨。

他們為什麼要不知死活的跑來看這個熱鬧?遠遠的待著,是嫌不夠臭還是嫌坐著不夠舒坦?

和廚房隻隔著個院子的院正房西次間裡,瑾兒圍著被子坐臥不安,一會兒鑽進被子裡,一會兒又坐起來探出個腦袋,剛一口氣就又連忙把口鼻捂進被子裡,出兩隻充滿著不安、驚慌,還有不耐和煩躁的眼睛,全然不是剛才麵對雲蘿時的天真可

「向淩泉呢?他死哪裡去了?」

旁邊的綠丫鬟也被熏得頭疼,連表都是恍惚的,說:「向……向大夫出門了,說要去藥鋪看看此地的藥草。」

Advertisement

覺得,他更有可能是不了家裡的這個味兒,躲到外頭避難去了。

瑾兒用力的捶了下被子,撓著頭髮就像個小瘋子,「廢!」

發泄了一通,他抬起頭來問道:「舅舅呢?」

「舅爺在前院。」

他眼珠一轉,指著丫鬟就說道:「去,你把那葯給我倒了!」

丫鬟嚇得幾乎要一團,連連搖頭說道:「公子,煎藥的是舅爺邊的無妄統領,奴婢不敢。」

「廢!」

一個白玉環當頭砸了過來,落到上時已經沒什麼力道,但氣勢卻不小,嚇得「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

「賤婢,竟然故意作弄我!」他咬著手指惡狠狠的說道,「你讓人去把那個賤婢給我抓回來!」

麵糰似的小人兒,那雙在半個時辰前還清澈人的桃花眼,此刻卻充斥著滿滿的惡意,整張小臉都顯得扭曲而猙獰。

景玥聽了下屬的稟告之後,沉默了會兒,忽而意味不明的輕笑一聲,「由他去。」

會有人教他做人的。

無妄蒙著口鼻全副武裝,包裹得比上陣殺敵時還要嚴實,拎著個漆盒從廚房出來,凡他所經之,人人退避。

「爺,葯煎好了。」

景玥當即放下書站了起來,「走吧,爺親自給小公子送葯。」

若是另有需求,他也不介意再親手喂他喝下。

普天之下,有此榮幸的人可不多。

金尊玉貴長到四歲的瑾兒小公子遭了有生以來最大的磨難,天天不應,地地不靈,邊的下人也一個個都了鋸的啞,往日有多囂張,今日就有多鵪鶉,麵對著景玥更是連吭都不敢多吭一聲。

他們哪裡敢跟這位爺作對呢?又不是活膩味了。

「舅舅。」

小公子眼淚汪汪十分可憐,景大魔王卻毫不為所,親自開啟漆盒端出葯碗,「是你自己喝還是我餵你?」

Advertisement

刺鼻的氣味加上詭異的形狀,瑾兒小公子一個沒忍住,「嘔」一聲吐了出來。

景玥後退了一步,似乎十分驚訝地說:「你不是很喜歡吃藥嗎?」

小公子看著冷酷無的舅舅,終於「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可是,難道他以為隻要哭了就能逃過吃藥的命運?

太天真了。

不管怎樣,葯還是要喝的,而且一天三頓,一頓都不能落下。

不出一天,團兒似的白玉小公子就變了蔫的乾癟小白菜,心疼得他邊伺候的丫鬟和侍從們直抹眼淚,卻誰也不敢助他逃離魔爪。

他哭也哭了,鬧也鬧了,在發現這些都全無作用之後,終於安靜了下來。

景玥看到他這麼快就乖順下來,也不知是驚訝還是嘆的說了句,「小小年紀就這麼識時務。」

識時務的小公子轉頭就趁著人不注意的時候溜出門,跑了。

兩天後,雲蘿又在家裡看到景玥的時候,有些意外和驚訝,「你外甥還在裝病?」

這可厲害了。

景玥搖頭,說:「他跑了。」

「跑了?」

「嗯,趁人不注意,從後門溜出去,跑了。」

雲蘿看他臉平靜,半點沒有四歲外甥一個人跑出去萬一被柺子拐走了怎麼辦的擔憂,問道;「那你來我家做什麼?」

他就沖著笑,「我來視察開荒的進度,順道來看看你。」

還真是一點都不擔心呢。

他都不擔心,雲蘿就更不會有這種不必要的擔心了,轉而問;「吃午飯了嗎?」

於是,景小爺又在家蹭了一頓午飯,吃的是早上賣剩下的包子饅頭和米糕,半盆米飯,幾樣家常小菜,他卻贊包子的餡料調得好。

劉氏正在為飯菜簡陋而難為,聽他這麼說,頓時就笑著說道:「都是照著小蘿的主意做的,自己手不,鬼主意卻不。」

Advertisement

景玥笑看了雲蘿一眼,「何時能嘗嘗你的手藝?」

雲蘿頭也不抬,「你不會想吃的。」

「你怎麼知道?隻要是你做的,再難吃我都能吃下。」

回頭劉氏還跟雲蘿說,瞧那天景公子出場的架勢,兇的讓人心裡瘮得慌,卻沒想到竟是個隨和的,冷包子都能吃得津津有味,竟是比金公子還要好招待,一點都不像富貴人家的公子爺。

這話如果讓他邊的那些人聽見,怕是要以為他們認識的不是同一個人。

兇殘冷酷纔是他家爺的標配啊,隨和好養活什麼的,那都是裝的,裝的!

日子平靜的劃過,各人都有各人的事,做工的做工,開荒的開荒,伺候莊稼的伺候莊稼,養病的養病,離家出走的離家出走……

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鄭大福當日病得兇猛,雖然當天晚上就退了燒,但之後又斷斷續續的小燒了幾場,好像要把他的掏空似的,人也迅速的萎靡了下去,老態畢現。

年被鄭收從學堂裡回來,伺候了兩天就又回鎮上去了,本在孃家伺候親爹的李氏急匆匆趕回來,替代鄭年在老爺子的病榻前盡孝。

不知是不了家裡的吵鬧折騰,還是終於想起了還有一件要事被耽擱已久,鄭文傑突然開始收拾行囊要到縣學報道讀書去了。

「早不去、晚不去,偏偏在這個時候去,真是好孝順的大孫子。說啥耽擱許久,這是才發現耽擱了許久啊?栓子都已經在縣學讀了半年了。」鄭收對此十分不滿,忍不住就跑來找鄭穀嘀咕抱怨。

穀卻不是多的人,何況那還是他親侄子,所以隻說:「前程也是頂重要的,爹盼了這麼多年,不就盼著他們能在科舉上更進一步,耀門楣嗎?文傑也確實在家裡待了不時日。」

Advertisement

收仍然意難平,跟二哥說不到一塊兒,就湊到了雲蘿這邊,「你說他們是咋想的?要說想去讀書,早就該過去了,一直拖拖拉拉的我還以為他是不想再考舉人了呢。」

雲蘿最近倒是難得的對大房有幾分關注,聞言說道:「他不是一直都忙的嗎?」

收臉古怪,忙啥?先是惦記餘家的小姐結果被餘公子打上門來,後來忙著相看娶媳婦,再之後娶了媳婦忙著生孩子,雖然那孩子好像不是他的。

這麼想想,似乎還真的忙的。

雲蘿看了他一眼,忽然問道:「三叔你這幾天都沒有出去趕車?」

收的臉微僵,訕笑著說道:「這不是在伺候你爺爺嗎?」

雲蘿搖頭,「爺爺現在隻需要慢慢養著就好,不需要人天天守著,再說你也沒整天守在老屋吧?看你好像閑的。」

被揭了底,鄭收話頭一轉就又說:「趕車能掙幾個錢?現在大夥兒都去作坊做工的做工,剩下的但凡是家裡有個空閑勞力就都往後邊開荒去了,誰還天天有事沒事的往鎮上跑?」

這話說的,好像他以前就有多勤勞似的。

雲蘿眼角微耷,「沒人搭車,你可以去鎮上拉活,哪怕隻掙一文錢,也總比你在村裡閑晃的好。要不,你去開荒?」

收剛想要反駁的話在聽到最後一句的時候瞬間全嚥了回去,他連自家的田地都不願意種,去開荒?

雲蘿又問他,「家裡的銀子還剩下多?」

脖子,說:「這個我咋曉得?都在你三嬸手上抓著呢,平時想讓拿出一兩銀子來都要唸叨上半天,再沒見過比更摳搜貪財的婆娘。」

他其實也有些後悔當年把作坊的紅利換了銀子,主要是沒想到那東西竟然真能這麼掙錢,這幾年他眼睜睜看著二叔和二哥家每年都能分大筆的銀子,他雖不知道數量有多,但兩家的日子卻可見的越過越好了,想來一年幾十兩銀子總是有的吧?

真是讓人眼紅得很。

原來,他也是有這個機會的,每天啥都不做就能有花不完的銀子!

不過想想家裡的幾百兩銀子,他又安心了,畢竟作坊掙得再多,分出的那一紅利恐怕也沒多,還不曉得要累積多年纔能有幾百兩銀子呢。

幾百兩銀子,他覺得他啥都不做,躺著也一輩子都吃不完。

況且,他這不是還在時不時的往家裡掙錢嘛!

看在雲桃和雲梅的麵上,雲蘿跟他說:「你知道文彬一年要花多銀子嗎?」

「十兩銀子總是要的。」書院的束脩就是每年十兩銀子。

再說分家前,家裡也有兩個讀書人,對這種事他自然心裡有些數。

雲蘿卻覺得他瞭解得遠遠不夠,「不說束脩,一年單隻是每天來回的車資就至一兩銀子,筆墨紙硯、各類書籍,文彬現在還小暫時不用鑽研騎,但樂卻需要慢慢的學習,這些都需要額外花費,文彬已經用得很剋製,卻每年仍要花費近十兩銀子。還有去書院讀書總不能穿得太差,每年春夏秋冬各置辦一裳,也要錢。」

收聽得心驚,他以前也隻以為讀書最費的就是束脩,其他的還要什麼花費他是真沒個的數目,畢竟錢都在孫氏的手上,決定都是鄭大福下的,哪裡要花錢,要花多錢也不會來跟他商量。

「咋要這麼多?」十幾文錢的一支筆,二三十文的一刀紙,一墨能用上很久了吧?咋還每年都要買新書?讀書就讀書,咋還要學樂

「不止呢。」雲蘿毫不猶豫的繼續給他施加力,「起初幾年是最省錢的,等到要開始科舉了,銀子更是花如流水。去年文彬隨先生去縣城見識了一下考場的氛圍,兩次來回總共不到十五天,費了三兩銀子。若要去府城,往年大伯和大哥去的時候你也有數的,隨攜帶了至八兩銀子,雖然到最後可能都有剩餘,但剩下的並不多。」

在鄭收扳著手指算的時候,雲蘿又問了他一句:「等小一和小二再大一些,你和三嬸也是想要送他們去讀書的吧?」

此乃暴擊。

收忽然抓著的手,張兮兮的說道:「小蘿啊,你給三叔算算,像文彬這樣的,一年要費多銀子?」

「不管用不用得上,我爹孃每年都給文彬準備著三十兩銀子。」看到鄭收的臉都青了,想了下,說,「其實日常的花費還可以再省一點,隻是我家雖比不得大戶人家有錢,但暫時也不缺這十兩銀子,就盡量的讓文彬平時使用的筆墨紙張都好一些,書也多買了幾本,出門在外就讓他盡量寬裕些。但再怎麼儉省,一戶人家若是每年沒有二十兩銀子的收,最好還是不要送孩子去讀書,除非你隻是想讓他們讀兩年認識幾個字而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