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十一年九月癸亥,太子薨。戊戌,皇帝崩于勤政殿,謚曰懷仁皇帝。
王皇后立六皇子齊王為新帝,汝南侯韋襄稱王皇后弒君,挾貴妃韋氏、趙王、韓王、燕王反叛,圍困京城,大將軍崔珩率五萬軍殊死抵抗。
十一月,長沙王奉詔京討逆,世子霽將韋氏叛黨圍于秦州,城破,韋襄自盡,天下大定。
京畿百姓簞食壺漿,迎長沙王京,中山王等宗室及重臣上書,備言國不可一日無君,而齊王年不能理政,請長沙王以社稷為重,繼承大統。長沙王辭而不,中山王等一再請愿,三請三讓之后,長沙王乃。
正月,長沙王于太極宮登基,立世子霽為皇太子。
三月,皇帝舊疾復發,傳位皇太子,自尊太上皇,往廣州養病。甲戌,皇太子霽登基,大赦,改元,賜外及五品以上子為父后者勛、爵, 民酺五日。丁未,立皇太子妃嚴氏為皇后。
*
年節后,天氣漸暖。
一場春雨之后,宮觀樓臺在下煥然一新。大街上,依舊熙熙攘攘,去年的事仿佛早已經在人們的笑臉之中淡忘。
寶相庵前,青石鋪就的路面打掃得干干凈凈。
一輛馬車轔轔而來,在寺院的山門前停下。
寺里的住持早已經等候在這里,迎上前,恭敬一禮:“阿彌陀佛,貧尼顯慧,拜見中宮。”
漪如看著顯慧,還了佛禮。
寶相庵是皇家寺院,今日并非吉日,來上香的人并不多。漪如沒有讓侍衛驅趕閑人,只與顯慧便走邊說著話,往寺而去。
“我記得,這里的住持,原本是一位顯能的。”漪如道,“去了何?”
顯慧的神有些訕訕,念了聲佛,低聲道:“中宮有所不知,去年大之時,顯能因收賄賂,被王皇后……便是如今景寧宮里的王太后下了獄,沒多久就圓寂了。”
漪如了然。
這位顯慧并不認識,但顯能是認識的。
因為上輩子自己在這寶相庵里的時候,顯能就是住持。在顯能的手上,漪如度過了自己上輩子最痛苦,也是最清醒的日子。
至于賢能那賄之事,漪如大約能猜到,那是與太子的死有關。
給太子下毒的江良娣,是在寶相庵出的家,也是在寶相庵里自盡。王皇后將一應涉事之人都置了個干凈,其中也包羅了顯能。說起來,賢能算是無辜累,但也當真知道的人寥寥無幾,就算是漪如和李霽,也是在長沙王京之后,才得知了原委。
至于皇帝的死,那更是一樁丑事。勤政殿的門十分結實,徐氏在里面反鎖了,外頭無論如何也撞不開。大火之后,人們只在火場里找到了兩燒焦的骸骨,一抱著另一,場面駭人。
但王皇后只是宣稱皇帝病逝,對勤政殿的大火只字不提。畢竟徐氏是的弟媳,一旦追究起來,首當其沖的就是王家。
王皇后雖窮途末路,但到底做了一件對的事,那就是將長沙王迎京中。此舉,不但安定了天下,也讓王家免于了滅頂之災。
長沙王將先皇帝和先太子追謚,葬帝陵。而后,王皇后得了太后的名號,自請到京郊的景寧宮里去吃齋養老。至于王承業,聽說他帶著所有姬妾兒回老家去了,再無消息。
李霽當上太子那天,是漪如唯一一次見到王皇后的時候。漪如看到,幾乎認不出來。上穿著喪服,雖仍舊有群的宮人伺候著,漪如卻覺得,那臉上已經如死灰一般沒有了活氣。據說去景寧宮的時候,隨的什只有一只小小的匣子。那里面裝的是太子小時候的玩,每天夜里,王皇后要抱著才能睡。
寶相庵的正殿上,香煙裊裊,佛音莊嚴。
漪如拜了佛,起,將目向四周。
眼前的景致,并不悉。
漪如對寶相庵的印象只停留在了那個破舊的小院里,對外面這金碧輝煌的佛殿并無知覺。只有那殿上的鐘聲仍舊悉。上輩子,每天都聽著它,一聲一聲,在煎熬中被憤懣折磨。
漪如暗自深吸口氣。
這是這輩子以來,第一次鼓起勇氣回到這里。雖然仍會到心慌,但預想之中的那溺水般的驚恐并沒有襲來,漪如想,也許是自己知道,那一切終究是過去了。
沒多久,在迎接的一眾尼姑之中,漪如看到了兩個曾經悉的面孔,一老一小。
二人仍是上輩子的模樣,顯然平日里也是干些打雜的活,站在不起眼的位置,僧袍打著補丁。
漪如走過去,不但喚出了們的法號,還行了佛禮。
“二位師父別來無恙。”說。
兩名尼姑寵若驚,連忙還禮。
顯慧見狀,忙道:“原來中宮認得們?”
“許久以前見過。”漪如道,“只是日子久遠,只怕二位師父已經不記得我了。”
眾人皆錯愕。
小尼姑面紅耳赤,不知所措。老尼則鎮定得多,忙道:“恕貧尼有眼不識泰山,竟唐突了中宮。”
“師父客氣,何言唐突。”漪如道。
顯慧是個識趣的,也忙在一旁說起了吉利的話。
漪如不多言,只讓侍從取來金銀,賞賜了兩位尼姑,又給寺里捐了燈油,而后,離開佛殿,往后面走去。
這寶相庵,有不的院子,平日里供皇親國戚們來清修。而其中的一間放雜的小院,就是上輩子漪如最后住的地方。
不過當漪如來到這里的時候,只見那小院已經不見。原址上,擴建起了一所三進的宅子。
“此,就是先太子妃溫氏的居所。”顯慧忙對漪如道,“太后令溫妃出家,溫妃將修行之所定在了本寺,這宅子,就是太后下旨修的。”
漪如沒說話,只著那院子的墻頭。
一樹梨花探出枝條來,雪白的花朵,繁茂而素雅。
上輩子住在這里的時候,這棵梅樹也在。
木魚和誦經的聲音從里面傳來,漪如正要進門,顯慧忙將攔住。
“中宮。”說,“溫妃脾甚是古怪,只怕會沖撞了中宮……”
“無妨。”漪如說罷,徑直。
進門之后,只見迎面是一佛堂。一個帶發修行的子著僧,跪在團之上。
似乎聽到靜,停住,回過頭來。
正是溫妘。
“你終于來了。”似全然不意外,聲音輕輕的,無悲無喜。
*
落在院子里,草蔥郁。
“姊姊過得好麼?”漪如坐在榻上,問對面的溫妘。
溫妘手里捧著茶杯,淡淡一笑。
“你許久不曾這麼喚過我了。”說,“自從我當上太子妃之后。”
“姊姊說過,你我永遠是姊妹。”漪如道。
溫妘看著,眸中似浮起一陣漣漪。
“你終于當上了皇后。”自嘲一笑,“聽說當年曾有相士對文德皇后說,你有皇后之相。果然該是你的,便不會走空。而我如今除了太子妃的名頭,什麼也沒有了。你來看我,便是想看看我是如何落魄的,對麼?”
漪如看著,只見溫妘的目里滿是不甘和憤恨,恍然間,漪如想到了上輩子的自己。
“姊姊恨我,是麼?”說,“從前,姊姊喜歡太子,后來,姊姊想當皇后。可這兩樣東西,都恰恰落在了我上。在姊姊眼里,我總是盛氣凌人,總以為一切皆理所當然。別人理所當然對我好,捧著我,事事讓著我。將別人踩在腳下,擋了別人的路,我卻總是裝作什麼也不知道,對麼?”
溫妘怔住。
看著漪如,狐疑且躊躇,言又止。
“姊姊如何想我,是姊姊的事,我問心無愧。今日我來此,亦并非是要笑話姊姊。”漪如道,“我不過想告訴姊姊一聲,這出家既然是太后的意思,那便并非無可回轉。姊姊若想離開這里,亦可自由決定,不會有任何人阻撓。”
溫妘的神微微變了變,方才的慍怒之仿佛一下消失不見。
“你……”有些不敢相信,“你是說,我可不必出家。”
漪如道:“我看了許多舊例,太子和親王的孀,寡居或改嫁并無規定,也不曾有人說過定要出家。姊姊尚年輕,也無子,不必將日子都耗在佛寺之中。”
溫妘面不定,好一會,出一抹苦笑,搖了搖頭。
“即便如此,我也暫不會離開此地。”低低,“我有我的罪孽要贖。”
漪如沒說話。
方才在佛堂上,看到了幾個靈位,除了太子之外,還有兩個。一個是江良娣,一個是那位夭折的皇孫。
“如此,”漪如道,“一切全憑姊姊心意,我告辭了。”
說罷,站起來。
溫妘看著的背影,忽而將住:“漪如。”
漪如回頭。
溫妘目深深:“聽我一句勸,那宮里是個吃人的地方,無論什麼人進去,都會變。”
漪如聽了,沉默片刻,道:“我從前也這麼想,故而我遠離了去。”
“現在呢?”
“現在,我會在它吃人之前,先把它吃了。”
溫妘有些錯愕。
漪如卻沒再多言,淡淡一笑,轉而去。
太似乎比方才來的時候又大了一下,屋檐上和樹枝上,仍有雨水殘存,滴滴答答地落下來。
漪如正要離開,才出山門,卻見到了一個悉的影。
李霽上披著裘皮大氅,正立在一棵松樹下,似乎正看著松枝出神。
漪如出驚喜之,走上前:“你怎麼來……”
話才出口,卻見李霽示意噤聲。
“那兩只松鼠在幽會。”他說。
漪如循著他的目去,只見松樹的枝頭上,果然有兩只松鼠在玩鬧,時而追逐,時而頭接耳。
“你怎知它們在幽會?”漪如道,“不是在打架?”
“因為那只小的總在搶另一只的東西吃,像你。”李霽道。
話才出口,他的手臂毫不意外地被打了一下。
李霽出笑容,拉起的手,帶著一道離開。
“你拜過觀音了?”幽靜的山道上,傳來二人的聲音。
“拜過了。”
“觀音怎麼說?”
“觀音說讓你待我好一些,莫總是整日見不到人。”
“有理,你可聽說過一件事?”
“何事?”
“這里的觀音是送子觀音。”
“……”
“嘶……”
完結~~~~~
車還要改,明天發。
【女主穿越,雙潔,互寵,一生一世一雙人】他是君侯府嫡子,卻被人設計被迫娶了將軍府病癆子嫡女,本已做好成為鰥夫準備,卻不想那勞什子沖喜還真有用,再見他那小娘子,竟然可以下床走動了,他覺得做不成鰥夫了,那相敬如賓也蠻好的……可是那心底漸漸浮現的酸酸甜甜、患得患失的滋味是何意?
蘇長樂前世真心錯付,死在了自幼戀慕的四皇子手裏。 再睜眼,她回到被四皇子退婚,淪爲京城笑柄的那一年。 這一次,她決定誰也不要,當個快樂的小傻子就好。 上輩子將她利用得徹底的四皇子,卻發了瘋似的對她窮追不捨。 而蘇長樂,則在他爲她放棄一切時,衝着他的宿敵沈星闌甜甜一笑,轉身奔進沈星闌懷中。 * 一朝重來,沈星闌完美扮演龍章鳳姿、肆意不羈的太子哥哥,順利將惦記兩世的人拐到手。 他抱住蘇長樂,姿態溫柔卻極富佔有慾,擡眸淡道:“四弟自重,她可是你三嫂。” 四皇子看着被沈星闌擁在懷中,姿容絕豔的少女,雙目猩紅,妒忌得發狂。 後來,沈星闌意外發現,這東宮並非只有自己演技一流,那個被他放在心尖上疼寵的太子妃,比他更勝一籌。 沈星闌:囡囡騙得孤好苦 蘇長樂:彼此彼此
一朝穿越,她成為了慕容王府最卑微的庶女! 傳聞,她胸無點墨,癡傻無能,還是一個行動不便的苦命跛子! 人人對她避而遠之,鄙夷不屑,親人手足皆以她為恥,處處排擠她,為難她,更肆意將她玩弄於鼓掌之中。 大婚之日,她和姐姐同時出嫁,姐姐風光無限...
報 王爺!不好了!王妃將鎮北侯府的匾額拆了! 拆了就拆了,她拆娘家那不順眼的匾額有什麼要緊? 報 王爺!不好了!王妃將貴妃娘娘給抽癱了! 癱了就癱了,去貴妃娘家拆了主院兒火速給貴妃做個棺材! 報 王爺!不好了!王妃帶著孕肚去丞相府罵了三個時辰了! 什麼?罵了三個時辰了?速速同本王打上門去給王妃撐腰! 雙潔+虐渣+輕松歡樂=???
某日修國史,論起丹陽公主與其駙馬、亦是當今宰相言尚的開始,史官請教公主府。 公主冷笑:“我與他之間,起初,不過是‘以下犯上’、‘以上欺下’的關係。” 宰相溫和而笑:“這話不用記入國史。” 宰相再回憶道:“起初……” 起初,丹陽公主暮晚搖前夫逝後,她前往嶺南養心,借住一鄉紳家中。 暮雨綿綿,雨絲如注,公主被讀書聲驚醒。 她撩帳,見俊美少年於窗下苦讀。雨水濛濛,少年眉若遠山遼闊。 公主看得怔忡,她搖扇,俯在他耳後提點他: “只是死記硬背,卻文理不通,氣勢不足不暢;家中無權無勢,你又不去交際。這般讀下去,再過十年,你科考也中不了。” 雨水叮咚下,少年仰頭,被她望得面紅之時,又欣慰這位公主可算做個人了。 得公主提點之恩,數年後,少年入朝堂。 之後尚公主,爲宰相,國士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