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謝聽瀾拿著虎符,帶上三千兵,趕赴邊關跟大軍匯合,並正式開啟對漠北的征伐大業。
可憐的漠北皇族還以為他們的太子和使臣一行,能完他們自以為是的計劃,卻沒想到雍國攝政王本不按牌理出牌,還沒等漠北使臣離開雍國境,邊關大軍已經整軍待發,計劃著要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平遙長公主負責後方軍備糧草之事,每天著個大肚子督促兵部辦事,兵部把責任推給戶部,說戶部沒撥銀子,平遙長公主著個肚子去找戶部,一旦戶部說沒錢,就威脅要抄家,先從戶部尚書和兩位侍郎開始。
作為掌管國庫之人,戶部尚書家裏絕對不可能沒錢,這些年撈油水都不知撈了多,他可不敢讓平遙長公主有機會抄家,隻能盡可能地配合。
一個前方打仗,一個後方支援。
姬蒼依舊每天上朝,而沈凝則一心一意訓練飛軍,其他事本不管。
時間就在這種忙碌而張的氣氛中,一天天過去。
十月中旬,平遙長公主晚間肚疼發作,於次日一早生下一個大胖兒子,意味著將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裏坐月子,養,不能出門。
兵部和戶部員們齊齊鬆了口氣。
然而他們這口氣鬆得太早了。
秦羽墨在公主府照顧兩天之後,被平遙長公主趕到兵部接替的職責,並且需要每日匯報兵部員們的進展,同時也是讓秦羽墨獨自曆練,還讓另外兩位駙馬當他的助手。
這無疑讓兵部員的不滿更上一層樓。
但是很憾,他們的不滿依舊沒人在意。
除了糧草之外,秦羽墨還每日詢問棉的趕製進度。
早在九月底,平遙長公主就督促戶部撥銀子,給邊關將士做好寒,北疆天氣嚴寒,進冬季更是冷得刺骨,沒有像樣的寒,大軍怎麽能吃得消?
而這些服分批給不同的商戶去做,質量上有保證,用的都是好棉,若有以次充好之人,誅九族。
就算是重利的商戶,在將士的棉也絕不敢摻假。
棉送到漠北時,謝聽瀾帶著將領們把服一件件分發下去,服拿在手裏時,小兵們一個個意氣風發。
年關之際,邊關送來了捷報,連同漠北皇帝親筆書寫的求和信——當然,在這之前,漠北鋪天蓋地的謾罵和囂才是最兇猛的。
他們斥責雍國毫無理由地掀起戰爭,不講武德,枉顧兩國結盟的請求,還把漠北太子囚在雍國作為人質,這是完全沒有道義的行為。
他們要求雍國立即釋放太子和使臣,並斥責姬蒼此舉會引起天下公憤。
然而當雍國大軍接連拿下他們三座城池時,漠北不敢再罵了,那些謾罵指責的信件被謝聽瀾全部燒掉,接下來就是不斷的求和,請求停戰協議。
謝聽瀾毫不理會,該打還是打。
他年時就跟在姬蒼側,戰法雖跟他不同,但行事風格著實有些相像,讓漠北對他的戰本不著頭腦,怎麽打怎麽吃虧。
而對於漠北的求和,姬蒼隻是輕飄飄地把求和信扔進香爐裏,然後製定下一步計劃。
朝中之事由言卿塵輔佐,姬蒼要省心不。
秦羽墨這段時間曆練得有模有樣,跟在平遙長公主邊,除了膽識和心,威嚴也有了點,不再是以前那副自卑拘謹的心態。
白天穿梭於兵部和戶部,晚上回公主府照顧平遙和孩子,經常抱著孩子舍不得放手,聽說平遙剛生產那晚,秦羽墨第一眼看到孩子,激得眼睛都紅了。
大概是回憶自己前半生的不幸,想到如今有妻有子的圓滿,朝中亦漸漸站穩腳跟,算是有了自己的事業,活出了人生的意義,讓他一時不知心酸還是幸福,緒稍稍失控,被平遙取笑了好幾天。
年節有了捷報,姬蒼下令煙火燃放一整夜,讓全城的百姓都看到雍國的日漸強大和繁榮昌盛。
或許一年,或許兩年,最多三年。
這天下各都將豎起雍國的旗幟,他們的百姓都將為雍國的百姓,從此天下再無戰爭,百姓安居樂業,不必再戰之苦。
二月大地回春。
漠北大地上的捷報雪片般飛來,滿朝文武在高興的同時,亦震驚於謝聽瀾的戰,忍不住心生懷疑。
謝聽瀾不是文臣嗎?怎麽上了戰場猶如得了神助一樣?
就算是以前攝政王在邊關時,也沒像他這麽勢如破竹,收拾漠北城池跟收割莊稼似的。
所以說幹一行懂一行。
姬蒼跟漠北打仗時,漠北最勇猛的三名主帥在一年半之接連死在他手上,他們訓練出來的鐵騎在姬蒼手裏折損大半。
若不是先帝病得嚴重,急召他回來,姬蒼那時候說不準還真能一鼓作氣滅了漠北。
也正因為如此,漠北眼下才擔心雍國起兵,因為他們損耗的元氣尚未恢複,招兵買馬需要時間,新兵訓練需要時間,購買裝備需要時間和錢,相對來說,這些都好辦。
但漠北擅長領兵之人已經被姬蒼殺得所剩無幾。
所以此次謝聽瀾攻勢之猛,漠北城池淪陷之快,完全在姬蒼意料之中。
漠北的戰事甚至不需要他費心關注,他的力都放在了西周皇族。
三月初,南疆邊關傳來第一封來自西周的文書。
重生相府嫡女,大門不出,二門難邁。 隻剩下,鑽狗洞了…… 親爹把持朝政,皇帝欲除之而後快。 逼宮立後,半道殺出來個紈絝男,替君分憂要娶她? 兩情相悅,毀她閨名。 情投意合,汙她清譽。 此仇不報,枉為奸臣之女! …… 這是一個香藥世家傳人,在古代以香入藥,以藥活人,鬥破各類奇葩,拖老爹後腿,挖夫君牆角的故事。
上元燈節,帝后雍園設宴。 明爲君臣同樂,實爲定北王殿下擇選王妃。 宴上承恩侯之女盈盈叩拜,願獻一曲瀟湘水雲,末了還嬌柔道:“臣女不才,獻醜了。” 上首身着黑色錦衣的男人冷淡打斷,“知道醜,就別獻了。” 滿座寂靜,無人敢出言駁斥。陪坐末席的明家小小姐遙遙偷瞥,只覺定北王殿下狂悖無禮,囂張至極,實非良善之人。 後來洞房花燭夜,合巹酒盡,紅燭熠熠。 明家小小姐哆哆嗦嗦爲男人寬衣解帶。 男人忽道,聞她平沙落雁一曲名動上京。 她佯作端莊福了福身,卻緊張到忘了拒絕,只試探道:“妾身不才,那……獻…獻醜了?” 她擡眸偷瞥,卻撞進一雙似笑非笑的眼裏,“不醜,本王只覺,吾妻甚美。”
李繕是當朝安北將軍,面冠如玉,武略齊全,前途無量。 謝家看中李繕,將長女和他定親,然而李繕在戰場上失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謝家怕李家壞事,忙把長女嫁給別人。 不成想,李繕失蹤時帶領將士,直搗胡人王庭,大獲全勝,得封安北侯。 謝家只能將出嫁的姑娘,換成謝家次女。 … 謝家次女窈窈,生得姿容天成,嬌豔動人,性子軟和,從來是得過且過。 母親很是擔心,在她出嫁前,再三叮囑:“你夫君性子狂悖囂張,不是個好相與的,況且,我家毀約在先,他多有不滿。” “你嫁過去後,若你受不住他那性子,你便哭,你哭起來好看,總能將他的心泡軟的。” 謝窈窈引以爲箴言,事事不與他爭,但求無過。 只是後來,李繕第一次吮住她雙脣的力道,極重,謝窈窈雙眼漣漣,聲音輕嬌:“夫君……” 李繕沉着俊眸,拇指輕揉她的淚痕。 手卻還是按着她的腰,再次低頭。 謝窈窈:“……” 白哭了,夫君的心怎麼泡不軟啊! … 得知謝家出爾反爾在先,卻捨不得李家的富貴,換了次女嫁過來時,李繕冷笑:“李家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進的?” 後來,窈窈養的小狗走丟了,窈窈眼尾泛紅,眼淚如珍珠一顆一顆地掉。 李繕一邊抿着她的淚,一邊沉着氣,生疏地哄道:“別哭了,它不給你當狗,我給你當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