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山河美人謀 夜遇太子

《山河美人謀》 夜遇太子

今日的朝堂很安靜。

無人喧嘩、無人爭吵抓臉,就連一直喜歡吃東西的某位朝臣,也只是把胡餅掏出來,又依依不舍塞回去了。

國難臨頭,不吃也罷。

宰相和幾位朝臣湊在一起低語,不用看,便知是兵部和戶部的。

兵部掌選武外敵,戶部劃撥財賦,保證糧草充足。轉眼便是秋季,如果戰爭遲遲不能結束,還要考慮冬和軍械供給。

太子李璋側坐座,耐心地等他們商量。過了半晌,才詢問道“議好了嗎?”

幾位朝臣連忙散開,高舉笏板回稟。

兵部尚書宋守節神矍鑠,板比平時站得更直,渾然不懼道“據報,突厥十五萬大軍南下,我河東道只有七萬守軍。雖敵眾我寡,但行軍大總管葉長庚曾跟隨太子殿下在西北歷練,河東道府兵兵強馬壯,定能衛護我大唐江山。”

眾人神隨之振。這個時候,穩定人心很重要。

戶部尚書抱病告假,由戶部侍郎崔汝毓代為回稟。

原戶部侍郎嚴廉被誅后,圣上拔擢博陵崔氏子弟崔汝毓,由他接任戶部侍郎。

崔汝毓三十來歲,科舉仕,相貌堂堂、為人謙和。他說話時總是先停頓一瞬,狹長的眼眸微微睜開,措辭嚴謹、滴水不

“戶部將全力以赴,力保河東道守軍糧草供給。其他一應軍需,只要太子殿下允準,戶部必將竭力配合、不敢怠惰。”

李璋很滿意。

這是他主政后的第一場戰爭,此戰關乎他的威信,只能贏,不能輸。

不過他剛要頷首,決定退朝,便聽朝臣中有人冷笑一聲。

Advertisement

“宋尚書說得真輕巧,”那人涼聲道,“還請各位退朝后,莫要把突厥的兵力宣揚出去。不然河東道以七萬守軍對抗十五萬敵軍,百姓恐怕都要棄城逃跑了。”

誰啊?

說話這麼難聽。

朝臣紛紛看去,見到那人的臉,便也不奇怪了。

說話的是京兆府府尹劉硯。

他高舉笏板,出列道“臣

調河北道、河南道府兵,支援河東。”

“不用劉府尹關心,”宋守節嗆聲道,“兵部早有對策,只是調兵乃軍機大事,不可宣之于朝堂。”

劉硯放下笏板冷笑一聲“最好是有對策,不是對付,到最后朝堂對罵,也只能說句對不起。”

宋守節臉,氣鼓鼓地看一眼兵部侍郎姜敏。

姜敏會意,道“劉府尹請安心,即便突厥打到長安,我兵部也會各個披甲上陣,保護府尹安全。不會說對不起,也不會相對而泣的。”

劉硯冷哼道“總之,此事非同小可,就有勞各位了。”

有了這個小小的沖突,早朝后,李璋有意無意詢問李璨“劉硯……是楚王的人?”

“劉硯啊?”李璨正在吃一塊隴右道送來的瓜,聞言拿起帕,輕輕角,道,“他是圣上的人。”

劉硯在京都沒什麼朋友,摳門、軸、說話的難聽程度跟言不相上下。他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待了許多年,考績總是不好不壞,也便沒有挪過。

“圣上病了,”李璋走過來,給李璨添了一盞茶,問,“他還是圣上的人嗎?”

李璨端起茶盞,放松的一瞬間繃,想了想道“他如今是太子殿下的人。”

Advertisement

李璋不置可否地笑笑,看向窗外。

外面很安靜,偶有宮婢侍小心走過,極目看去,也沒有見到那個紅影。

不知在宮里住得慣嗎?

走路的速度很快,快到宮中服侍的婢很難跟上。

穿過兩條甬道,消失不見時,婢才走到第一條的岔路口,左右看看,不知該往哪里去。

會不會是去了賢妃那里?

猶豫半刻,只好揣測著,

向圣上養病的宮殿走去。

而此時葉已經到達中書省。

院、中書省、史臺這幾個挨在一起,距離命婦苑很近,這是葉愿意住命婦苑的原因。

院輔佐宰相、分掌軍政;中書省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史臺負責糾察員、肅正綱紀。

同往常一樣,在樞院門口站了站,又走到中書省,詢問有沒有楚王的消息。

這里的人已經見慣不慣,一位員回答道“還沒有。”

想走進去看看,他們并不阻攔。只是只能走進院子,卻不能走進任何一間房屋,不能看到任何一冊文件。

如今已不是朝臣,只是楚王妃,這些人容如此,已經很不容易。

很識趣。

離開,卻聽到有人喚了一聲“楚王妃稍候。”

寬闊的道路盡頭,慢慢走來一行人。

一個小侍扶著高福,走在最前面。

高福憔悴了很多,對葉,溫和地笑著。

“高總管!”葉欣喜地回應,幾步走到高福邊,想詢問高福皇帝的病,卻發現高福后的侍,人人捧著箱子,里面放著什麼雜

Advertisement

他們的神也不太好,雖然極力克制,卻有些悲憤。

“出什麼事了?”葉問。

“圣上病重,”高福一面引著葉向外走,一面解釋道,“奴婢已無力侍省要事。太子殿下安排賢臣接任,容奴婢專心照顧圣上了。”

高福說著向前走,卻發現葉并沒有跟上。

一襲紅,站在斗拱紅柱下,咬道“你是侍監,他這是奪權。”

圣上才病了多久,太子就藏不住了。

撤換掉圣上的心腹,一點一點,換上自己的爪牙。

“噓。”高福又緩緩走回來,神激,卻低聲提醒葉,“王

妃慎言。這是宮里,說話要小心。”

知道這是宮里,也知道太子一手遮天,但是自從認識高福后,沒把他當作奴婢看待。

他總是那麼溫和,揣著善意,有時候簡單一句話,便能緩和氣氛,讓皇帝出笑容。

初時很怕見到皇帝,因為有高福在,才安心了些。

侍省傳達詔旨、守宮門、管理宮事,李璋是要把整個皇宮把控在自己手中了。

“走吧,”邁步道,“總管去哪里?我送你。”

“奴婢何德何能,有勞王妃呢?”高福笑起來。

他示意一名捧著木匣的侍走近,在里面翻找了一會兒,出一個木質的磨合羅娃娃,雙手捧著,遞過來。

“乞巧節臨近,這是宮里做的小東西,王妃若不嫌棄,拿去玩吧。”

接過來,道了聲謝。

從沒有認真過過乞巧節,也不怎麼喜歡小娃娃,覺得高福也應該不會喜歡娃娃。

所以回到寢殿后,葉認真找了找,終于擰開娃娃的頭,在空心的里找到一枚鑰匙。

鑰匙上拴著布條,上面只有兩個字“中書。”

這是中書省的鑰匙。

有了中書省的鑰匙,出就方便了。

當然,不能白天出

傍晚時分葉又去了一次中書省。躲在暗,等員下衙,避開守衛,開門進去。

有些暗,的目掃過桌案,小心翻一冊冊文書,終于看到河北道和河南道的兵馬調令。

的眉心微微蹙起,仔細看了一遍,把文書放回去,屋已暗得看不見字了。

當然不能點燃燭火。

可是一團卻突然在屋外亮起,同時傳來護衛的聲音。

“拜見太子殿下。”

“開門。”李璋的聲音焦灼冷。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