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
晨起時天沉沉的,好在下了通宵的雪在此刻倒是停了。
毓慶宮里,郭公公正指揮著人手把通道清掃出來。
見汪狗子從正殿出來,他轉又問:“殿下醒了嗎?”
“還不曾睡醒,”汪狗子輕聲道,“估著再有半個時辰也該醒了,小的先讓小廚房里備著,等用過了早膳就能喝藥。”
郭公公贊同地點了點頭。
大殿下雖然被廢去了太子之位,但拋開那些僭越的部分,大上的吃穿用度與原先差別不大。
宮里固然有不捧高踩低的,卻也不至于真有蠢貨、踩到大殿下這兒來。
即便是他們這些底下做事的人,出去行走亦沒有被下過什麼臉。
畢竟,大殿下病中,太醫院依舊是每日一早一晚來請脈,圣上那兒的態度也能從中窺見一二。
至于以后如何……
郭公公轉頭看了眼正殿方向,那得看大殿下的了。
先不說那位子不位子的,別再與年前似的、突然拔劍劈砍起來,就阿彌陀佛了。
汪狗子忙前忙后,等回到殿時,李邵已經醒了。
更梳洗、用膳吃藥。
不得不說,這幾日的李邵格外好伺候。
就好像那天折騰了一場之后,整個人的神氣都被走了似的,不挑剔人,也不抱怨事兒,閑著就在發呆。
午前,安院判來了一趟。
一面請脈,一面詢問李邵狀況,睡得如何、胃口怎樣、哪里不舒坦?
李邵一一作答。
安院判著胡子,末了簡單調整了下方子,又與李邵道:“殿下的恢復許多,這兩天也沒有反復起熱了,只是病去如,還要多養一養。”
李邵看了他一眼,低低應了聲。
郭公公送安院判出去,里頭只剩下汪狗子。
汪狗子正收拾桌面,突然聽見李邵問他:“我的病當真好了嗎?”
“您……”汪狗子一時沒領會,只道,“太醫說您恢復了,只是需要休養,您莫要擔心,可是上沒勁兒?燒退后都這樣。”
“不是,”李邵打斷了汪狗子的話,“我就是沒想明白,我那天劈東西做什麼,我怎麼會突然拔劍的?”
汪狗子愣了下。
饒是他天天跟著李邵,見慣了李邵想一出是一出的,也被這個問題弄得一頭霧水。
那能是為什麼啊?
脾氣上來想劈就劈了,這對大殿下來說,不是很正常嗎?
都過去好幾天了,竟然還在思考緣由?
腹誹歸腹誹,汪狗子眼珠子一轉,還是順著李邵道:“您當時額頭燒得滾燙,病中行事哪有那麼多的緣由?您看,您現在退燒了,這不就開始琢磨起‘為什麼’了嗎?”
李邵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也對。我若不是病糊涂了,定不會那麼做。”
汪狗子這就聽明白李邵的傾向了,當即道:“說的是。突然拔劍太嚇人了,劈著些東西也就罷了,萬一傷到人,殿下肯定是斷斷不想的。”
“是這個道理,”李邵又道,“無端端的,我什麼手?我又不是瘋了!”
他踹過錢滸和劉迅,是那兩人背著他胡行事在先。
他也找過徐簡的麻煩,上麻煩而已,他也不對跟徐簡手。
他吃酒看斗睡人,可他不會莫名其妙兵。
在李邵自己心目中,他就不是那麼個窮兇極惡之人。
肯定是發燒發糊涂的關系!
這麼想著,李邵心稍霽。
“父皇這幾日如何?”他問汪狗子,“我想見父皇,我也要與他解釋一番。”
汪狗子便道:“小的不曾聽說圣上的狀況,但每日郭公公都會去前報您的況,圣上依然很關心您。
您想見圣上,回頭讓郭公公去時捎個話。
殿下,小的說句僭越的,您雖不再是皇太子了,但您的份依舊不變,您依舊是圣上的嫡長子,是圣上重的先皇后唯一的兒子。
您康健起來,好好與圣上說一說,以父子之間多年,您還怕不能挽回圣上的心意嗎?”https:/
提起被廢的太子之位,李邵的面不太好看。
可緒最激烈的那一陣他厥過去了,醒來之后木已舟,又養了幾天病,倒也沒有再為此大起大落。
李邵哼了聲:“我知道輕重。”
汪狗子恭謹低了頭。
不得不說,圣上還是了解殿下的。
選在封印前最后一點時間到東宮下圣旨,把殿下反應最激烈的那一陣全在年節里,也省得天天上朝會那麼多人盯著更刺激殿下。
當然,這對汪狗子來說也是好事。
他正好趁著這些時日,多安、開解李邵,讓李邵明白東山再起是完全可行的。
下午。
聽郭公公說大殿下恢復過來了,心也平復許多,甚至還在后悔那天事不太冷靜,圣上便讓曹公公來了一趟毓慶宮。
曹公公笑瞇瞇與李邵行禮,說了些年節里的好話,同時也在觀察李邵。
雖然圣上上沒有多言,但曹公公看得出來,圣上對大殿下的反思還是欣的,至于欣能有多,還要看大殿下的態度。
大殿下今日表現比曹公公預想的要好。
不止沒有拔劍的歇斯底里,也沒有表現出對被廢的不滿、不安,整個人看起來可以說是“平和”。
這讓曹公公覺得不可思議。
于是,在說了圣上、皇太后、皇貴妃等人的心之后,畫風一轉,曹公公提起了徐簡。
“輔國公沒有進宮拜年,只郡主來了,初一時給皇太后與皇貴妃賀了新年,昨兒又到慈寧宮陪著打了場馬吊,”曹公公語速不快,一直留心著李邵,“聽說輔國公的依舊不太舒坦,也只去誠意伯府拜了年,旁的一都沒有去。”
李邵聽著,冒出來一句:“不進宮,除了岳家,他也沒有旁的地方能去。”
曹公公抿了抿。
大殿下這麼說也沒錯,口氣亦正常,反正沒有一點兒先前在前與圣上狀告輔國公居心不良時的憤恨。
莫不是真想開了?
“又說到了上元燈會,”曹公公繼續道,“皇太后有幾年沒有看燈了,聽郡主說的來了興致,想當天上城樓看看,還使人問了圣上。”
“看燈?”李邵疑,“父皇答應了?”
“陪太后娘娘看燈,自是答應了。”曹公公道。
李邵的眉頭倏地皺了起來。
這麼多年,印象里,父皇幾乎就沒怎麼湊過這種熱鬧。
倒也不是喜歡不喜歡的事兒,而是,很麻煩。
雖不曾聽父皇親口講過其中容,但李邵多還是能看出來緣由。
燈會本是與民同樂,哪怕只是在皇宮的城墻上,與老百姓隔了好遠,但意思到了,且召文武百作陪,亦是君臣一心。
這一種,前幾年父皇還辦過一回,而他也跟在一旁,遙遙看燈。
看不出燈形,吹一陣冷風,沒多意思,就是個儀式。
而另一種多年未辦。
沒有文武百,只有皇親國戚,后宮嬪妃們一道觀燈。
那可是個在父皇跟前臉的好機會,但凡有點兒心思的,一個個花枝招展,不止自己要俏,還要把旁人比下去,弄得迎面吹來的北風都全是酸味。
而他那幾位弟弟妹妹,“該笑”時笑,“該哭”時哭,眼睛彎著還是垂著,就看他們母妃琢磨了。
李邵看著就煩,也因此推斷父皇不喜歡那樣的麻煩。
皇太后若觀燈,自然就是這一種。
李邵琢磨著這些,難免急了些:“皇貴妃娘娘一道?其他娘娘也一道?”
曹公公道:“是。”
李邵的臉沉了下來。
父皇竟然答應了。
父皇僅僅是為了孝順皇太后?
在廢太子的這個當口上,父皇想做什麼?
寧安又想做什麼?!
“我到時候去嗎?”李邵又問。
“您是大殿下,”曹公公依舊笑瞇瞇的,“只要您的恢復了,自是應當一起,圣上也說,好些年沒有與殿下您一道觀燈了,他最懷念的還是您小時候,您拿著一盞鹿燈,夜深了都舍不得放下,只好懸在您床頭。”
提起陳年往事,李邵平復了些:“我也記得。”
話說得差不多了,曹公公正告退,李邵突然問他:“我何時能去見父皇?”
曹公公模棱兩可。
“我已經大好了,又不會過了病氣給父皇,”李邵擰眉,“難道要到燈會上才能見著父皇?”
“哪兒的話,”曹公公安道,“實在是天氣寒冷,擔憂您,圣上才不舍得您往來一趟,毓慶宮到底不比東宮,離書房有些遠。”
李邵繃著臉不說話了。
曹公公退出來后,急急回到前。
圣上很是關心李邵的狀況。
“殿下看著是好了,”曹公公斟酌了一路說辭,此刻亦十分謹慎,“看起來不似接旨那日那般浮躁,平和了許多。小的與他提了輔國公與郡主,殿下亦沒有像原先那麼不高興。殿下很是想見您。”
圣上聽完,良久嘆了一聲。
他對邵兒那日拔劍之舉自然很是不滿,但邵兒能夠冷靜下來,亦是他所希看到的。
“他得明白,即便是皇子,人生也有大起大落,”圣上頓了頓,又繼續道,“他得學會控制住脾氣……”
曹公公垂首不語。
圣上不止是在說大殿下,更是在說他自己。
也正是因此,父子之才格外深厚。
話說回來,以他曹公公的立場,又何嘗不盼著大殿下莫要辜負圣上的一片心呢?
轉眼便是十五。
午后,林云嫣便抵達了慈寧宮。
“打馬吊,用晚膳,觀燈會,”聞太妃掌笑著,“安排得明明白白。”
林云嫣笑了起來:“我請您觀燈,您等下贏我一些。”
“你呀你呀!”聞太妃打趣道,“都說‘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你這孩子竟然來約我們老太婆。”
“我倒是想和國公爺上街看花燈去,”林云嫣說得直接,“可他得養傷,我一個人上街沒意思,那天才想起來與皇太后說說。”
聞太妃笑容慈。
說得越直接,越沒有惹事的意思。
等華燈初上時,林云嫣陪著皇太后、聞太妃一塊到了南宮門下。
此燈火通明,不嬪妃都到了,紛紛見禮,等圣上抵達,才依次步上宮墻。
林云嫣抬眼看去。
廣場上也安排了花燈,與遠長街上的燈火遙相輝映,讓皇太后連聲夸贊。
林云嫣卻在想,這樣的燈火閃閃,自不似定國寺大火,與圍場那夜的火把有那麼點像,卻又了些意思。
再細細分辨,便明白過來了。
一來距離遠了許多,二來居高臨下,不及從棚子里出去時火把那撲面而來的覺。
況且,李邵當時昏昏沉沉,看東西難免模糊與混淆,今日……
林云嫣轉頭,尋找李邵影。
李邵沒有站在圣上邊上。
他原是跟著的,只是才與圣上說了幾句話,李臨就湊過來搖頭晃腦念叨些觀燈詩詞,聽得他好笑不已。
更好笑的是,李勉為了不被李臨比下去,不背陳詞,只做新詩。
李邵看了眼李勉的母妃柳貴人,李勉那崽子似的子,被著當著這麼多嬪妃的面絞盡腦想詞,也是“不容易”。
而李邵更佩服二公主的母妃,公主三歲出頭,就敢抱著在寒冬里上城墻。
如此比起來,顧婕妤是想作妖也沒得作,李太小了,看了今年的燈,容易沒有明年。
把弟弟妹妹們差不多都點評了一遍,李邵不由煩悶。
就為了這麼幾個不曉得能不能長大的東西,如顧恒那樣在朝堂上費盡心機、槍齒戰,急得仿佛父皇已經七老八十了!
至于徐簡,徐簡就更莫名其妙了。
害得他被廢了太子之位,徐簡到底有什麼好?
難道徐簡還能看得上那三個小的?
李邵不耐煩,干脆沿著宮墻往靜走。
林云嫣張了一陣尋到了人,低聲與皇太后道:“大殿下在那兒,我過去問個安。”
皇太后垂眼看。
“您放心,不會有矛盾的,”林云嫣笑了下,“拜年而已,圣上在、您也在,大殿下還能沖我發火不?”
皇太后哭笑不得,叮囑道:“別招惹他。”
悄無聲息地,林云嫣沒有引起別人注意,到了李邵邊上,恭謹行禮。
李邵瞥了一眼,又收回了視線。
怎麼也比李勉那幾個順眼些。
他清了清嗓子,問:“是你有話說,還是徐簡有話說?”
沉穩大師兄為何全身發紅?瘋批二師兄為何深夜慘叫?優雅三師兄為何血流不止?清冷四師兄為何熱情如火?陽光五師兄為何夜不能寐?傲嬌六師兄為何疲軟無力?妖艷賤貨七師姐,又為何頻頻臉紅心跳?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鹿悠悠吹了一下額前碎發:“都是姐干的,怎麼?有意見?”某人:“悠悠,那些都是不相干的人,你有什麼想法沖我來。”
從軍六年渺無音訊的夫君霍岐突然回來了,還從無名小卒一躍成為戰功赫赫的開國將軍。姜肆以為自己終于苦盡甘來,帶著孩子隨他入京。到了京城才知道,將軍府上已有一位將軍夫人。將軍夫人溫良淑婉,戰場上救了霍岐一命,還是當今尚書府的千金,與現在的霍岐正當…
二十一世紀盛世財團的當家人,含恨而死,穿越成異世相府二小姐。初醒來驚才艷艷,護幼弟,打惡奴,斗嫡姐嫡母,震懾父親。 她囂張,狂妄,卻引來各色優異男子爭相追捧。 天啟國太子,謫仙般的人物,獨對她伸出溫暖的手。“清靈嫁我可好。” 天啟國的殺神王爺,他將她禁錮在懷中,咬著她的耳朵說:“莫清靈,我們才是一個世界的人,我們都屬于黑暗。” 有的人,你認為他才能與你比肩,卻發現,一切只是陰謀。 有的人,你認為你與他只是陌路,卻發現,他才能與你攜手天下。 世間之情孰真孰假,縱使是再活一世,她依然看...
文案:下本古言開《高臺明月(先婚後愛)》不喜棄文即可,謝絕惡言傷害作者。感恩。皎皎明月x野蠻生長1)陳夕苑,帝女,鐘靈毓秀若華光。身有麒麟骨,貴不可言。她自幼聰穎,書畫藥理權術無一不通,提到她的名字無不贊譽有加。顧紹卿和她完全不一樣。西地,乃至整個瀧若最瘋的那只狗,不出聲,一身煞氣就足以叫人膽寒。這樣的人,任誰看都是配不起瀧若明珠的。2)并臻二年,永嘉帝因病去世,長公主陳夕苑成了下一任國君。門閥士族欺她勢單力薄,紛紛而動;北疆異國一再挑釁。衆人皆道:陳夕苑這女帝頂多做兩年。可他們并未等到篤定的場景。朝堂內,女帝手腕強硬,絕不妥協;各地,少年英雄紛紛冒頭堅定為國駐邊,顧紹卿這只瘋狗成了最耀眼的那個。年僅二十的異姓王,戰功赫赫可蓋主。衆人又道,顧陳對峙的時代開始了。3)又一年春至,天下安平。鎮北王回帝都,整個帝都都如臨大敵。一個不留神,這天下就要易主了?誰也想不到,此刻雍華宮內,女帝正在看折子,而鎮北王在不遠處的躺椅上陷入沉睡。睡醒後的第一句話:“陳夕苑,折子能有我好看?”第二句話:“陛下還記得當年偷親臣的事兒吧?如今天下太平,該負責了吧?”雍容絕豔的女帝聞言,忽而笑得像個小孩子。她拿起一份折子丟向顧紹卿:“那就賞三哥一個皇夫當當。”強強青梅竹馬,雙向奔赴。*下本古言開《高臺明月》一身野骨門閥梟雄x溫柔豔極大美人女主視角暗戀成真/男主視覺的先婚後愛/年紀差,大型真香現場1)昭順三十六年,帝王老邁昏庸,內廷四子奪嫡,八方群雄并起,嶺東季與京便是其一。他出身草莽,卻是神力蓋世果斷殺伐。年紀不過二十有四,便手握十萬精兵,牢牢控住嶺東。同一年,家中令他履行一紙婚約。妻子是松陽世家的小女兒--林青黛。據說婚約原先定下的林家嫡長女,因故才換了嫡次女。季與京并不在意這些。娶誰對他而言,沒差。2)林青黛,高臺明月,身嬌體軟貌美如花,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她替姐姐嫁到嶺東、嫁給一個上不了臺面的莽夫,整個帝都都在憐惜她,姐姐更是萬分愧疚。林青黛反過來安慰姐姐,“姐姐莫要擔憂,此番,黛黛心甘情願。”有些話她沒說,多年前,她就見過了季與京。至那之後,她就再沒忘記過他。3)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這門婚事,包括季與京自己。這會兒他怎麽也想不到未來有一日,他會親自折竹造工藝繁複的鳳凰紙鳶,只為搏妻子一笑。起初,季與京的眼裏只有王侯霸業。後來,他的目光總在追尋林青黛。內容標簽:宮廷侯爵豪門世家天之驕子成長正劇陳夕苑顧紹卿一句話簡介:公主x瘋批,青梅竹馬雙向守護立意:相互扶持,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