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渣男逃婚,我當場改嫁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養娃樂趣

《渣男逃婚,我當場改嫁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養娃樂趣

裊裊涼風,凄凄寒零。

時間不知不覺,已深秋,昨夜下過一場秋雨,清晨寒氣重,離開被窩后,就明顯到寒氣侵襲過來。

孟瑾瑤穿上先前在錦繡坊定做的深秋,再佩戴上新買的首飾,吃了早飯,然后去壽安堂給顧老夫人請安,剛進屋,在場的人便覺眼前一亮,瞧著致又華貴的打扮,仿佛要去參加宴會似的。

只見穿紅金線繡花纏枝的,頭戴金累紅寶石步搖,耳戴明月珰,正邁著蓮步款款而來,擺翩躚,雍容華貴,明艷不可方

孟瑾瑤給顧老夫人行禮請安后,便在顧老夫人下首的位置坐下。

張氏好奇地問了句:“三弟妹,看你今日似乎心打扮過,還穿得這般喜慶,是要出門赴宴?”

孟瑾瑤微愣,旋即笑道:“不是,只是覺得子好看,這才稍作打扮一番,不然總覺配不上這子。”

陳氏打量著話問:“看子的樣式,應該不是府里繡娘做的吧?”

孟瑾瑤如實道:“子出自錦繡坊的。”

聞言,陳氏與張氏了然,出自錦繡坊的,那必定是小叔子準備的,小叔子到外地辦差,還把家里媳婦吃的穿的用的都安排好。

顧老夫人的目也落在小兒媳婦上,看著小兒媳婦這打扮雍容華貴又大氣,那小臉上似乎又長了點角含笑坐在那兒,像朵富貴花兒似的。

雖然是以兒子的名義給兒媳婦置辦東西,但實際上是讓人置辦的,多年過去,又讓驗到養孩子的樂趣,且還把孩子養得很好,莫名的就有種,這養兒跟養兒子的覺就是不一樣。

張氏羨慕道:“三弟妹,三弟對你可真是微,不像他大哥,跟榆木疙瘩似的。”

Advertisement

孟瑾瑤微微低下頭,作狀,反正不太好意思回答的話,就像個害小媳婦那般低下頭,旁人也就懂了。

顧老夫人溫言道:“老大媳婦,老大枝大葉慣了,你若是想要什麼,要親自與他說才行。不然,他不知道你想要什麼,你又在心里生悶氣,豈不是要氣壞自己?”

“母親說的是。”

張氏連忙點頭應和,心里也郁悶,那丈夫有時候真是笨得讓惱火,生氣的時候,丈夫都意識不到,甚至在朔日,晚上特意穿了件薄如蟬翼的寢并眼神暗示,可卻像沖瞎子拋眼似的,人家還問眼睛怎麼了,搞得瞬間沒了想法。

顧老夫人又道:“他們幾兄弟的父親當年就是如此,沒有明示的話,都不會意識到這方面,老大在這方面是隨了他父親。”

說的也是實話,老侯爺當年的確不是多的丈夫,無論是對妻子亦或是妾室,都算不上,后宅的事也從不過問。不過,老侯爺除了做丈夫沒做好,做臣子、做父親、做朋友、做老師、做兒子都做的不錯。

后來忍夠了,有什麼不痛快的就直說,直接要求丈夫要如何如何,丈夫心里不高興,覺得麻煩,但在不與婆母有關,沒有沖突的況下,好歹會滿足一下的要求,讓心里好些。

張氏聽罷,就想起公爹,公爹的確不是那等心的丈夫,不過也與婆母相敬如賓,自家夫君年輕時,或許比公爹好點,年輕時起碼會哄哄,公爹那等嚴肅的人,約莫是不會拉下面子哄人的。

這麼一對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張氏又得到了安,含笑回應:“多謝母親指點。”

顧老夫人宣布另一件事:“我與幾個老姐們約好,明日去寺廟里小住幾日,家里的事老大媳婦和老二媳婦理好,老三媳婦懷著孕,莫要勞。”

Advertisement

此言一出,顧萱宜當即就接話:“祖母,我陪您去祈福。”

顧老夫人詫異,這個孫平時聽到要去上香,都恨不得躲得遠遠的,今兒是怎麼回事?

顧萱宜約莫也發現自己的反應異常,便道:“孫近來有所悟,但想法還是有些模糊,覺需要離佛祖近一些,才好參。”

顧老夫人頷首:“難得你也有靜下心參悟道理的時候,那等會兒回去收拾行囊,明早就隨我一起去凌云寺。”

顧萱宜笑盈盈地應下:“是,祖母。”

張氏心里郁悶,知道兒打的是什麼主意,就是想躲著,寧可去寺廟吃齋念佛,都要躲著

這也是為兒好啊,嫁過人的姑娘,即便是完璧之,可沒過婚的男子,還是有人會介意的,若是年紀大了會更加介意,趁著現在年輕才好找夫婿。

多跟出門參加宴會,找機會多見見人,沒準兒就遇上不錯的人,豈料兒竟不理解的一番良苦用心,還如此抗拒。

-

出了壽安堂。

顧萱宜就以最快速度回自己的院子,生怕被母親嘮叨。

張氏見狀,又氣又無奈,丈夫不爭氣且不心就算了,兒也不爭氣,不能理解的一片苦心,幸好兩個兒子爭氣,大兒子已中舉,小兒子也中了秀才,不然這日子可怎麼熬?

張氏轉眼看孟瑾瑤,請求道:“三弟妹,萱宜如今跟你親近,你幫我勸勸,姑娘家哪能不嫁人的?”

孟瑾瑤溫言道:“大嫂,這種事有時候你得越就越抗拒,再等個一年半載,估計就想通了。”

張氏發愁:“再等一年半載,明年就十七了,我這也是為了好。”

“十七歲又怎麼了?”

Advertisement

陳氏不以為意地搖了搖頭,有點瞧不上張氏的做法,淡聲道:“我們顧家的姑娘不愁嫁,大嫂這般上趕著帶萱宜去相看,生怕萱宜沒人要似的,這在外人眼里就是萱宜上趕著要嫁人,豈不是在外人面前輕賤了萱宜?”

張氏被這話噎住。

陳氏瞥了一眼,接著道:“母親也曾與你說過,萱宜的婚事不著急,上一回大嫂就因之過急害了萱宜。先前嫁到武安伯府,雖然是萱宜不聽話一意孤行,可沒有大嫂牽線,萱宜哪會遇上前姑爺?”

此言一出,張氏臉就難看了起來,語氣不悅道:“二弟妹,你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好好的提那晦氣玩意兒做什麼?”

陳氏回道:“我只是在提醒大嫂,莫要重蹈覆轍,再次害了孩子。”

言罷,陳氏也不屑與爭論,邁起腳步就離去。

孟瑾瑤也不想被卷進去,只道:“大嫂,萱宜的事慢慢來,我還有點事,就先回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