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偏袒就意味著沒有寵,沒有寵就不敢恃寵而驕更不敢主生事,所以后宮的人無須朱氏多管就一個個安分守己誰也不敢有半點不規矩。
就算今日的事落人笑柄又如何?誰敢當著的面笑?誰又敢因此就挑釁為皇后的權威?
同樣是笑話,這個笑話好歹還有皇后的位份。
“可今日坐在那的若是姚小姐的話,陛下一定不會說走就走的……”
宮小聲嘟囔道,心里到底還是替自家主子不值。
先帝駕崩前做了兩件事,一是將姚小姐許配給了秦王,一是將們小姐定為了太子妃。
這太子妃看似榮,可誰不知道陛下心中屬意的是姚小姐?
京城因此多有流言,說們小姐這皇后之位是撿來的。
天知道們朱家從上到下也沒人稀罕這個皇后之位,明明是先帝強買強賣。
朱氏聽了卻笑著搖頭:“咱們這個陛下啊,是個冷心冷的人。”
便是姚小姐又如何?當初還不是被他說放棄就放棄了?
如此“深”,換做可不稀罕。
……
魏弛從清水苑離開之后第一時間回了宮,召集了幾位重臣議事。
朔州的奏報就放在眼前,上面的容卻讓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金人犯境,朔州鎮安軍奉朝廷之命出征抵外敵,將金人趕出大梁國境,并趁敵人逃竄之際追出數百里,一舉攻下大金城等地。”
“秦王出兵了……”
“不是秦王,是鎮安軍。”
鎮安軍不是朔州兵馬嗎?朔州兵馬還不就是秦王兵馬?
這話在那員腦子里想了想,但并未說出來。
“金人如今自顧不暇,怎麼會從朔州南側攻打我大梁呢?”
那不是主生事嗎!
眼下大梁不派兵攻打大金大金就應該謝天謝地了,又怎麼會主對大梁發戰事?
“上面說是有一隊金兵逃竄時進了我大梁邊界,鎮安軍為了將他們趕出去就出了兵馬,然后……”
然后發現金人守備虛弱,就順勢把他們趕到了百里之外。
說得好像大金境一人沒有,奪取城等地如探囊取一般。
呸!
放屁!
胡說八道!
看過軍報的人心里都啐了一聲。
城要地,就算大金和南燕開戰,又豈會因此就守備松懈?
當初陛下明明是讓秦王從上川境出征,如今他卻從反方向越境而出,這分明是無令擅自出兵!還打著守衛疆土的名號!
可眼下城已經被打下來了,從城往東更有大片富饒土地,要還是不要?
這個答案太簡單了,本不用想。
不要就立刻下旨讓鎮安軍回防,不得再前進一步,但即便如此,也無法借機責罰秦王。
一來秦王沒有直接出兵,二來鎮安軍已經明白說了是金人犯境在先,就算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個借口,但誰也沒有證據。
沒證據就不能定罪,勉強定罪反而讓人心寒,畢竟鎮安軍已經打下了城,這是大功一件。
可鎮安軍的功就是朔州的功,朔州的功就是秦王的功,哪怕朝中人上不說,心中卻也都明白,秦王此舉功在社稷。
魏弛前腳剛在朝中敗壞了他的名聲,他后腳就憑著實打實的戰功又打了魏弛的臉,就好像親自站在他面前告訴他,那些謀詭計都沒有用,憑本事說話才是道理。
“陛下應派人監軍才是。”
有人提議道。
“沒錯,還應派人接手城等地防務。”
秦王再怎麼厲害也只是個藩王,不是國君,他打下的土地是大梁的,大梁的土地是陛下的,理應給陛下才是,不就是造反,是謀逆!
魏弛尚未說話,他們已經替他做出了決定。
魏弛知道,這又是新一的博弈。
鎮安軍善戰,城富饒,大金被南燕牽制了兵馬左支右絀,短期無法調更多兵馬馳援,此時無論誰去都是唾手可得的功勞。
誰能借此機會把自己的人安過去,誰今后在朝中就能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這殿上的人并不是真正關心他這個君主,也不是真正關心大梁社稷,像姚太傅那樣真正的忠正之臣之又,大多數人都像這些人一樣,關心的是自己能從這件事中得到多好。
可笑他為一國之君,卻像是一條搖尾乞憐的狗,面對秦王高高在上隨手扔來的骨頭,只能張叼住,連拒絕的余地都沒有。
殿中眾人都看向他,他看穿了他們所有的心思,卻只能緩緩點頭。
“眾卿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
……
胡城郊外,崔顥將魏弛派出的監軍和接手城等地防務的人選告訴了魏泓。
魏泓聽了微微挑眉:“季淮安?”
“是,”崔顥點頭道,“陛下力排眾議欽定的人選。”
魏泓輕嗤一聲:“他這是做什麼?打一掌給個甜棗嗎?”
季云婉回京途中“意外”亡的消息魏泓已經知道了,至于這“意外”是怎麼來的,魏泓自然也知道。
舍棄一個兒換家族平安,這確實是季淮安能做出的事。
但沒想到他那個侄兒還真的在季云婉死后開始提拔季家了,這可不像他的風格。
這個世界妖物橫行,正待英雄兒女書寫傳奇。可惜,你不是冰清玉潔的女主,不是身嬌體貴的反派女二,而是人人討厭的炮灰女三。
豐州沈氏繡坊之女沈婳,自幼嬌縱,生的朱唇粉面,冰肌玉骨,可惜身子虛弱,走三步喘四聲,命不久矣。 沈家逐漸沒落,她的親事也跟著一再耽擱。 侯府世子崔韞矜貴冷峻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