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177頁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177頁

時的記憶早已模糊,他記不清那到底是哪年的事,但火紅的裳,豁牙,卻不由讓他想起棠梨殿中從天而降的那個小孩。

是哪年宮的?”他不問道。

桓明珪皺著眉頭想了想道:“那年我七歲……”

蕭泠與阮月微同年,比桓明珪小一歲,比他大兩歲,那便是他四歲那年的事,他記不清自己埋雀兒是什麼時候,但他清楚地記得阮月微到太后宮中是第二年冬日,那時候七歲。

所以他在一年前見到的那個紅孩,極有可能不是阮月微,而是蕭泠。

蕭泠和阮月微是姨表姊妹,的母親自然也姓蘇,那宮人口中的“蘇夫人”,很可能是蕭將軍夫人,而不是寧遠侯夫人。

桓煊多年來心頭的那點困和懷疑剎那間都有了解釋,所以短短一年,阮月微的變化那樣大,所以他再也沒有在阮月微上看見初見時的彩,因為他所見到的本不是同一個人。

到恍然大悟,卻并不懊悔。

他認錯人是真的,他在阮月微上傾注的也是真的,無論是不是盲目,無論出自什麼原因,都是他自愿付出的。

沒有人他心悅阮月微,更沒有人他因此把鹿隨隨當替

暴對待,出言傷害,踐踏真心的,都是他自己。

桓明珪沉浸在自己的回憶中,沒注意到桓煊的臉變得煞白。

正長吁短嘆著,有侍來稟,晚膳已經備好,兩人遂移步堂中。

Advertisement

桓明珪不見外地掀開酒壺蓋子嗅了嗅:“郢州富水,嘖,我就知道你這里好酒短不了。人‘死而復生’,算得上喜事一件,當浮一大白。”

桓煊的心沉了沉,他又想起另一個人,沒有顯赫的世,沒有臥薪嘗膽的謀略,更不會死而復生,這世上連記得的人恐怕都沒有幾個。

桓明珪卻毫沒注意到他的神,執起酒壺給他滿上一杯:“今日定要一醉方休。”

桓煊默默地舉起酒杯,一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桓明珪道:“子衡,你今日飲酒倒是干脆。”

在幽州大病一場之后,桓煊便很飲酒了,酒不能讓人忘痛苦,醉時的片刻安寧是賒欠的,醒后只會加倍討回來。

可人總有弱的時候,偶爾也需要麻痹一下自己,今夜便是這樣的時候。

桓明珪的酒量差桓煊許多,酒品也堪憂,半壺酒下肚,便用玉箸敲著瓷杯,荒腔走板地唱起歌來。

桓煊只是默默飲了一杯又一杯,酒壺空了,又有一壺呈上來。

桓明珪自顧自地唱了一會兒,見對面的人并不理會他,便住了,扔了玉箸,忽然長嘆一聲,站起往桓煊邊一坐,嗒嗒地哭起來。

桓煊早知道這廝醉后是什麼德,只是面無表地往旁邊挪了挪。

桓明珪卻不依,拽起他的袖子抹眼淚:“子衡,我心里難。”

桓煊嫌棄地乜了他一眼,想出袖子,奈何醉鬼勁大,揪得格外,他只好拔出匕首把袖子割了送他,坐到對面榻上。

Advertisement

桓明珪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哭什麼,只是心房莫名又酸又脹:“聽到蕭泠還活著,我又想起大哥了……”

桓煊沒說話。

當初他長兄甘愿讓出儲位也要去河朔娶蕭泠,他雖不清楚詳,也知道一些。提起蕭泠,難免就會想起那段往事。

桓明珪趴在案上,帶著哭腔道:“我都是說說的,也只有大哥才配得上蕭泠那樣的人,我想大哥嗚嗚嗚……桓炯真不是東西……”

他忽然直起子,眼神忽然變得清明了些,似有兩團火焰在燒。

“你知道嗎?”桓明珪道,“就在大哥中毒前不久,還欣地拿了桓炯抄的藥師經給我看,說是他送的生辰禮,夸他有心,又夸他的字有進益,誰能想到那狼心狗肺的東西那時候已經在籌謀著害死大哥……”

他罵幾句又哭一陣,哭完了喝兩口酒。

而桓煊只是默默獨酌。

桓明珪忽又嚷嚷著要琴。

桓煊命人取了琴來,桓明珪看了一眼,不滿道:“大哥給你的琴呢?你又不琴,他偏偏將琴給了你,真是暴殄天……”

一邊說一邊撥弄琴弦,一曲《葛生》支離破碎,讓人不忍聽。

良久,琴聲越來越低,越來越緩,桓明珪往琴上一趴,總算不彈了。

桓煊人把他扶到廂房中,自己回了臥房。

……

自驪山溫泉宮與群臣商議之后,又過了兩旬,神翼軍總算有了歸屬,果然是太子推舉的武安公。

然而皇帝并未直接將虎符給他,只是給他加了階,令他兼領暫代神翼軍統帥一職。

Advertisement

即便如此,太子心里的一塊大石頭還是落了地。

初秋,從河朔傳來消息,蕭泠率幽州和魏博軍圍困鎮州城兩個月,城中將士嘩變,百姓開城門迎蕭軍城,德降。

長安城中士庶自然議論紛紛,不過很快他們便將河朔的事拋到了腦后,因為武安公府出了樁驚世駭俗的奇聞。

第71章

長安城中秋風蕭瑟, 秋意漸濃,更鼓盡后,夜幕降臨, 街道上一片冷寂。

平康坊中卻是華燈初上, 舞筵甫張,又一個笙歌酒、紙醉金迷的銷魂夜剛拉開序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