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172頁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172頁

齊王一行回到長安時,已是鶯飛草長的時節。

長安城里春景妍,城南曲江一帶柳拂岸,杏花如云,隨可見穿著輕薄春衫打馬游春的都人士

可這明祥和的麗春景象與馬車中的桓煊沒什麼關系。

他回到王府,立即盥洗沐浴,換上朝服,去蓬萊宮中請罪。

皇帝剛與朝臣議完政事,與太子一起從思政殿出來,一見三子,抄起紫檀拐杖便要往他上砸。

好在太子攔住了他:“阿耶息怒,別氣壞子,臣工們見了也不像話。”

轉頭對桓煊斥道:“三郎,你也太胡鬧,你知道你私自出京,阿耶為你擔了多心?”

桓煊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向皇帝俯首道:“兒子罪該萬死,請阿耶責罰。”

皇帝抿不語,臉上怒容毫不減。

太子勸道:“阿耶,先回寢殿再說吧。”

皇帝瞥了三子一眼,點點頭。

到得溫室殿外,皇帝向桓煊道:“你去階下跪上兩個時辰。”

桓煊沒有二話,立即依言跪倒在地。

太子扶著皇帝回了寢殿,親手奉了參湯,溫言勸解道:“阿耶別與他置氣,三郎就這子,他已知錯了。”

頓了頓道:“兒子看他清減不,臉也憔悴,想是一路上舟車勞頓,連跪兩個時辰,恐怕不住。”

皇帝冷哼一聲:“跪兩個時辰算什麼,朕不打死他已算容了。”

太子目,正再說些什麼,皇帝揮揮手道:“你不必替那逆子求,就讓他跪著。”

Advertisement

他重重地將龍泉窯青瓷碗往紫檀案上重重一磕,參湯灑了一案。

“此事你不必理會了,”皇帝向太子道,“你宮里近來也多事,早些回去吧。讓他跪足兩個時辰再說。”

太子只得道:“那兒子便先告退了。”

桓煊一場大病后又連月長途跋涉,氣虛弱,跪了不到一個時辰,額上便沁出了冷汗,他咬牙繼續跪著,從午后一直跪到日暮。

最后一縷殘抹過琉璃瓦,終于有個中快步跑下臺階,將他從地上扶起,扶他上了步輦:“齊王殿下,陛下有請。”

桓煊在冰涼冷的金磚地上跪了兩個時辰,膝蓋幾乎失去了知覺。

降輦走進皇帝的寢殿時,他的雙仍有些打

皇帝看著蒼白慘悴、形銷骨立的兒子,角牽了一下,眼中掠過一不忍。

“你這回也太不像話了。”他重重地拍了一下幾案。

桓煊再拜頓首:“請阿耶責罰。”

皇帝沒好氣地乜他一眼:“你想再跪兩個時辰,把這雙跪廢了?”

頓了頓,冷笑道:“廢了也好,省得你為了個婦人往千里之外跑。”

桓煊垂著眼簾不發一言,濃的睫投下青藍的影子。

皇帝忽然就想起另一張臉,另一個兒子,他沉沉地嘆了口氣:“千里迢迢地跑過去,人找到了?”

桓煊抿了抿,搖搖頭。

皇帝挲了一下幾案邊緣的弦紋:“你剛打下淮西,朝中那麼多眼睛盯著你,就怕找不到你的紕,你還鬧出這些事來。”

Advertisement

頓了頓道:“武安公世子的事是你做的?”

桓煊并未辯駁,臉上也沒有毫驚異之,皇帝有心要查,他和趙清暉的這點恩怨瞞不過他。

皇帝沉下臉,又拍了一下幾案:“胡鬧!為個婦人就向人家武安公的獨子下手,你朕怎麼向人代?”

頓了頓又道:“最近那麼多朝臣彈劾你,武安公在背后出了多力,你可知道?朕便是想包庇你,總要給群臣一個代,這件事你打算如何收場?”

他說完,便用鷹隼似的眼睛盯著桓煊。

桓煊再拜頓首;“臣為將帥,擅離職守,請陛下降罪。”

他說著從腰間解下一,雙手呈上,赫然正是神翼軍虎符。

皇帝沉半晌,終于還是接過虎符:“也罷,朕暫且替你收著,先堵上悠悠眾口再說。”

頓了頓,拍拍兒子的肩膀道:“怎麼去了幽州一趟,比打了場仗還憔悴,趁著邊關無事,你好生將養,若烽煙再起,朕還要你為江山社稷效力。”

桓煊道了聲“遵命”。

皇帝道:“起來說話吧。”

桓煊謝了恩起,皇帝賜了坐榻:“你一回京便宮,午膳都沒來得及用吧?”

向中道:“去傳膳。”

頓了頓又道:“廚下先送些參湯來。”

桓煊陪著皇帝用罷晚膳,出了蓬萊宮,便即回了齊王府。

翌日,他讓高邁將自己的品從山池院搬回齊王府,把高嬤嬤和一眾仆役撤回王府,連同福伯和閽人也撤了回來。

Advertisement

隨隨為數不多的被他一件件親手裝進箱子里,放在住過的小院子里。

最后,一把大鎖落下,整座山池院便了一座荒宅。

……

桓煊回京第三日,皇帝下了正式敕書,因齊王憂勞疾,暫且解除神翼軍統領一職,由副將暫領兵權。

不出半日,消息便傳遍了長安城。

太子聞訊后,親自去齊王府看胞弟,叮囑他安心將養。

第二個來“探病”的是大公主。

見到桓煊的模樣嚇了一跳,去了幽州一趟,他又瘦了不,說瘦骨嶙峋也不為過,臉上更是一也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